作者:月归宫阙夕已去日期:2025-03-11人气:2
小班美术:一串紫葡萄(通用2篇)
活动目标:
1.欣赏葡萄的形状、色彩,知道葡萄是一串一串的、上面多下面少、一个靠着一个的,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述。
2.尝试把皱纹纸搓成小球,并在对应位置粘帖,能尽量捏紧。
3.喜欢参加粘贴活动,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葡萄的粘贴,对手工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一串串紫色葡萄的图片。
2.每组若干皱纹纸,每两人一张画有葡萄藤的白纸。
3.幼儿用书:《一串紫葡萄》
活动重点:
欣赏葡萄的形状、色彩,知道葡萄是一串一串的、上面多下面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
活动难点:
能将皱纹纸揉搓成团进行粘贴,能尽量捏紧。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一串串紫葡萄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葡萄是什么颜色的?
引导幼儿发现什么形状的?(圆圆的)一粒粒葡萄长在哪里?(介绍名词葡萄藤)
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这些葡萄是紫色的、圆圆的,一粒粒葡萄像好朋友一样紧紧的靠在一起,长在藤上。
二、师幼共同讨论,学习用皱纹纸团搓的方法。
1.出示皱纹纸、背景
师:老师这里有一串葡萄,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的)
今天我们要给葡萄藤贴上紫色的葡萄,看看老师手里还有什么?(紫色的纸)
——这个纸叫做皱纹纸,它来给大家变个魔术,请你看好了
教师将皱纹纸揉搓成团、捏紧,贴到对应的位置。
师:你看到我的皱纹纸是怎么变魔术的了吗?变出来的小葡萄贴哪里?
幼儿交流。
2.幼儿学习粘贴方法
教师收集幼儿的有效回答,小结:原来把皱纹纸用力卷卷卷,再用手搓一搓、捏捏紧就能变出一颗紫色的葡萄啦,然后把它贴到画好的葡萄上,一个圈圈贴一个葡萄!
师:请你伸出小手,一起跟着老师再变一颗葡萄吧!
教师再次示范,幼儿徒手练习。教师在示范时要强调:搓一搓、捏捏紧,贴到相应的圈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每一张桌子上都准备了紫色的皱纹纸和白色的葡萄,两个小朋友一起贴一张纸上,比一比哪两个小朋友一起贴的最快。现在请每个小朋友都来试一试,用你的小手变出一串葡萄吧!
4.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活动结束。
师:你觉得哪一串葡萄好看?为什么?
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从材料选择上尝试用手揉纸、瓦楞纸和皱纹纸对比,发现手揉纸质感太软,不利于成型,瓦楞纸揉搓不够紧而且不利于黏贴,还是皱纹纸效果最佳且利于黏贴。在底版设计时,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差异来考虑,对葡萄底版的大小进行尝试与调整,为普通幼儿提供想同大小的底版,而能力较强,操作速度快的幼儿提供了大一圈的葡萄底版。通过ppt与儿歌相结合,来帮助幼儿观看制作步骤图,了解、掌握制作葡萄的方法和黏贴一颗颗葡萄的过程。尝试揉搓纸团粘贴葡萄,发展小肌肉动作。巧妙地借助篱笆制作成葡萄架做展板,让幼儿的作品一一呈现,展示效果更佳。在教师示范的时候,可以提供一张手揉纸,每个人跟着老师来试一试,比一比谁搓的葡萄最紧、最圆?幼儿制作的时候更能心中有数。
活动目标:
1.欣赏葡萄的形状,色彩,知道葡萄是一串一串的,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
2.巩固用糨糊粘贴彩纸的技能。
3.喜欢参加粘贴活动,对手工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紫色葡萄一串。
2.紫色皱纹纸,糨糊。
3.背景画葡萄树,老奶奶,各种小动物。
活动过程:
1.利用形象的背景画葡萄树,老奶奶以及各种小动物的纸偶,通过故事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这位老奶奶种的一棵葡萄树,大家来数一数这棵树上有几串葡萄呀?
教师:对呀,只有3串。但老奶奶请了那么多的小动物过来吃葡萄,你们说够不够呀?
教师:所以呀,老奶奶打电话给我叫我的小朋友一起来帮帮老奶奶,你们愿不愿意呀?
教师:那好,那我们大家一起来做葡萄送给老奶奶吧,(拿出一串已经做好的葡萄展示)你们看这串葡萄,有谁来说说看葡萄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教师:对啊,葡萄圆圆的而且一颗一颗紧紧挨在一起。而且每个葡萄仔细看是有大有小的。那怎么做呢?老师来教你们。
2.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制作紫葡萄。
教师做示范:拿一条皱纹纸揉成小球粘在已经准备好的葡萄底画上。一颗颗粘贴好。用“揉一揉,搓一搓,捏一捏,涂一涂,粘一粘”的简单口令与相应动作指导幼儿。
教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来做一做。在小朋友制作过程中时刻强调以上的注意点。
3.讲评幼儿作品。
把几个已经做好的小朋友的作品贴在背景画上,对应开始的故事主题。再对作品讲评。
教师:由于小朋友们的帮助老奶奶的葡萄树上多了好多葡萄。这回小动物们够吃了。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做的葡萄好不好?
活动延伸:
放学回家后,可以做各种颜色的葡萄。绿色,红色。也可以做其他的水果。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