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果汁泡泡糖日期:2025-07-06人气:3
泥土和石头(精选7篇)
泥土和石头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 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区分泥土和石头
1. 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
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 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 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 说一说你是怎能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 老师归纳小结不同的区分方法。
6. 让幼儿再尝试的分找泥土和石头。
一、 给泥土石头洗澡
1. 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 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 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小结。
二、 做泥团
1. 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 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 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
三、 介绍泥土和石头用途
1. 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 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种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 大家都知道石头和泥土的本领。等我们长大,我们要让石头和泥土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 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区分泥土和石头
1. 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
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 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 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 说一说你是怎能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 老师归纳小结不同的区分方法。
6. 让幼儿再尝试的分找泥土和石头。
一、 给泥土石头洗澡
1. 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 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 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小结。
二、 做泥团
1. 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 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 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
三、 介绍泥土和石头用途
1. 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 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种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 大家都知道石头和泥土的本领。等我们长大,我们要让石头和泥土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区分泥土和石头
1.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
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说一说你是怎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老师归纳小结不同的区分方法。
6.让幼儿再尝试分找泥土和石头。
二、给泥土石头洗澡
1.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小结。
三、做泥团
1.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
四、介绍泥土和石头的用途
1.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种植、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大家都知道石头和泥土的本领。等我们长大,我们要让石头和泥土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教学设计:
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从小就和泥土亲密接触,搞得每天手上、衣服上都是灰尘,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他们爱拿着小树枝在泥土上画出一道道痕迹,喜欢把泥土堆成一座座小山,在玩得过程中他们表现得毫无目的。因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探索和和研究,知道泥土的主要特征,体会泥土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的:
1、通过操作和实践,能够区分干泥和湿泥,知道泥土的特性和主要用途。
2、在玩土的过程中,增强了安全和卫生意识。
3、幼儿萌发探索的欲望。
教学准备:
1、玩过挖泥土,找一找泥土里面都有什么。
2、铲子、水、玩土模具,幼儿每人一幅套袖和鞋套。
3、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幼儿带上套袖和鞋套,来到玩土区。
1、老师通过接蚯蚓先生的电话引入活动,介绍今天主要任务是寻找泥土的秘密。
2、交流讨论:我们寻找泥土秘密的时候应当注意哪些?
3、介绍规则:比一比看谁先找到泥土的秘密,电话铃响后,赶快来告诉泥土的蚯蚓先生,它是泥土的好朋友。
评论:活动中我们以寻找秘密引入,这引起幼儿极大地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一开始我们接听蚯蚓先生的电话,向幼儿布置任务。因为幼儿在玩土时常常没有目的,所以我们以蚯蚓先生为主线贯穿正果活动。
二、泥土的特征
1、探索泥土秘密
老师:小朋友们带上玩泥土的工具,去发现泥土有什么秘密。
(1)用玩具做的小熊为什么一碰就没了?
(2)翻过的和没翻过的泥土有什么不一样?泥土翻过的软,没翻过的硬。
(3)为什么用手拿泥土就不见了?泥土易碎、很松。
评论:幼儿在探索时,老师在一旁仔细观察并根据幼儿操作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有目的探索并找到答案。加深幼儿对泥土"硬、软、松、易碎"特性的认识。
2、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老师: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泥土什么秘密?我们通过电话告诉蚯蚓先生(让幼儿集中注意力)
幼儿:我发现泥土很松。
幼儿:我发现泥土软软的。
幼儿:我发现泥土很硬。
幼儿:泥土很容易碎。
三、探索泥土的特性。
1、探索湿泥土的秘密
请幼儿把少量水倒进干泥土里,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水到哪儿去了?
提出问题:泥土里加了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粘在手上?如果继续加水,泥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评论: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感知湿泥土的特征,干泥土变化为是泥土,引发幼儿探索。幼儿一边玩泥土一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完全消除了幼儿的紧张及顾虑。
2、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老师:小朋友们又发现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打来电话,我们一起告诉它,泥土加上水后会发生什么吧!泥土会把水吸进去,加了水的泥土变得很柔软,而且很黏,粘手。
加上水,把塑料螃蟹拿起来,泥土没有松;加上水,泥土会变形,想捏成什么形状就捏成什么形状
四、泥土的用途
1、提出问题:泥土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吗?
2、幼儿自由讨论并讲述。
泥土可以用来种花草树木。
还可以用来盖房子。
可以用来做艺术品……
五、教学延伸
引导幼儿清理玩泥土的模具。
教学总结;
本次活动我们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题材,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改变了以前毫无目的的玩土状态,老师发挥了主体作用,留给幼儿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通过操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相互讨论、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丰富了经验,达到了教学目的。
活动目标:
1、感受运土的快乐,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
2、能运用工具进行挖泥活动。
3、感受在泥土中探寻各种小生物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运土工具、寻找湿润、松软的泥土。
2、准备多种挖泥工具,如小铲子、小耙子、自制挖土工具等,盛放小虫的容器。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到事先选还择好的活动场地。
2、请幼儿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挖泥,鼓励幼儿在挖泥时仔细观察,玩运土游戏,把这边的泥运到另一边去。
3、用水弄湿泥土,再次让幼儿运土,请幼儿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挖泥。
4、建议幼儿将找到的各种小生物放在带来的容器中。
5、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在挖泥中的发现,说说自己在寻找活动中感到高兴的事。
6、说说湿的泥重还是干的泥重
7、教育幼儿爱劳动。
活动结束:
小朋友集体排队回教室,一起进行探讨。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说一说你是怎能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老师归纳不同的区分方法。
6.让幼儿再尝试的分找泥土和石头。
活动内容:
一、给泥土石头洗澡
1.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区分。
二、做泥团1.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三、介绍泥土和石头用途1.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老师和幼儿一起区分(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老师和幼儿一起区分(种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大家都知道石头和泥土的本领。等我们长大,我们要让石头和泥土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活动目标:
1.在尝试区分沙、石、泥的过程中,感知它们的不同性能。
2.初步了解沙、泥和石头的用途
3.产生探索各种自然物质的兴趣,体验自由创造和集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小石块若干、泥块、泥包石若干,沙若干,小筐、抹布。
2.透明容器3个,每组木榔头、小水桶各一个。
3.陶瓷品、泥娃娃、石建筑物图片、田野图片
4.幼儿剪好指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
——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什么东西,你们认识吗?
二、基本部分
1.区分沙、泥块和石头
引导幼儿观察沙、泥块和石头
——摸一摸、捏一捏与左右同伴讨论是什么?
——用什么办法分出哪是泥块?哪是石头?哪个是沙?(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来区分)
2.比一比
筛一筛
分别用洞眼大小不一样的筛网筛一筛
——说一说,筛时有什么发现(沙最先漏下来)。
敲一敲
用木榔头敲、石头与泥块、沙互相敲。
——石头和泥块敲过后有什么变化(泥块碎了,沙子没有变化)。
掂一掂
石头重、泥块轻、沙子最轻。
将泥块、石头分别放入透明的容器内,倒入水,观察其变化
泥块吸入水后变软、石头不变,沙子会粘起来、能塑成各种形状。
3.教师小结
——石头坚硬不变形,泥块松散易碎、遇水变软,沙是细细的,一粒一粒的,遇水会粘起来、能塑成各种形状;石头重、泥块较轻、沙子最轻。
4.沙、土和石头的用途
——泥土有什么用处?石块有什么用处?沙子有什么用处?
出示陶瓷制品、泥娃娃、田野图片,说一说泥土的用途。
出示石建筑物的图片,说一说石头的用途。
出示沙画和沙制玩具等,说一说沙的用途。
三、结束部分
师幼共同小结。
活动延伸:
1.幼儿用筛好的沙做沙画,体验制作的快乐。
2.在起风时,可引导幼儿观察风吹沙的现象。
3.幼儿尝试将土加水和泥,反复试验将土和成软硬合适的泥团。用泥团自由塑成自己喜欢的东西。提醒幼儿卷起袖子。
上一篇:弹力运动会(通用3篇)
下一篇:认识整点、半点(精选3篇)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