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泥土和石头(精选7篇)

作者:果汁泡泡糖日期:2025-07-06人气:3

导读:泥土和石头(精选7篇)泥土和石头 篇1  泥土和石头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 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区分泥土和石

泥土和石头(精选7篇)

泥土和石头 篇1

  泥土和石头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 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区分泥土和石头

  1. 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

  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 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 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 说一说你是怎能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 老师归纳小结不同的区分方法。

  6. 让幼儿再尝试的分找泥土和石头。

  一、 给泥土石头洗澡

  1. 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 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 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小结。

  二、 做泥团

  1. 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 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 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

  三、 介绍泥土和石头用途

  1. 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 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种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 大家都知道石头和泥土的本领。等我们长大,我们要让石头和泥土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泥土和石头 篇2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 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区分泥土和石头

  1. 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

  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 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 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 说一说你是怎能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 老师归纳小结不同的区分方法。

  6. 让幼儿再尝试的分找泥土和石头。

  一、 给泥土石头洗澡

  1. 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 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 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小结。

  二、 做泥团

  1. 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 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 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

  三、 介绍泥土和石头用途

  1. 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 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种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 大家都知道石头和泥土的本领。等我们长大,我们要让石头和泥土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泥土和石头 篇3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区分泥土和石头

  1.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

  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说一说你是怎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老师归纳小结不同的区分方法。

  6.让幼儿再尝试分找泥土和石头。

  二、给泥土石头洗澡

  1.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小结。

  三、做泥团

  1.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

  四、介绍泥土和石头的用途

  1.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种植、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大家都知道石头和泥土的本领。等我们长大,我们要让石头和泥土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泥土和石头 篇4

  教学设计:

  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从小就和泥土亲密接触,搞得每天手上、衣服上都是灰尘,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他们爱拿着小树枝在泥土上画出一道道痕迹,喜欢把泥土堆成一座座小山,在玩得过程中他们表现得毫无目的。因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探索和和研究,知道泥土的主要特征,体会泥土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的:

  1、通过操作和实践,能够区分干泥和湿泥,知道泥土的特性和主要用途。

  2、在玩土的过程中,增强了安全和卫生意识。

  3、幼儿萌发探索的欲望。

  教学准备:

  1、玩过挖泥土,找一找泥土里面都有什么。

  2、铲子、水、玩土模具,幼儿每人一幅套袖和鞋套。

  3、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幼儿带上套袖和鞋套,来到玩土区。

  1、老师通过接蚯蚓先生的电话引入活动,介绍今天主要任务是寻找泥土的秘密。

  2、交流讨论:我们寻找泥土秘密的时候应当注意哪些?

  3、介绍规则:比一比看谁先找到泥土的秘密,电话铃响后,赶快来告诉泥土的蚯蚓先生,它是泥土的好朋友。

  评论:活动中我们以寻找秘密引入,这引起幼儿极大地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一开始我们接听蚯蚓先生的电话,向幼儿布置任务。因为幼儿在玩土时常常没有目的,所以我们以蚯蚓先生为主线贯穿正果活动。

  二、泥土的特征

  1、探索泥土秘密

  老师:小朋友们带上玩泥土的工具,去发现泥土有什么秘密。

  (1)用玩具做的小熊为什么一碰就没了?

  (2)翻过的和没翻过的泥土有什么不一样?泥土翻过的软,没翻过的硬。

  (3)为什么用手拿泥土就不见了?泥土易碎、很松。

  评论:幼儿在探索时,老师在一旁仔细观察并根据幼儿操作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有目的探索并找到答案。加深幼儿对泥土"硬、软、松、易碎"特性的认识。

  2、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老师: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泥土什么秘密?我们通过电话告诉蚯蚓先生(让幼儿集中注意力)

  幼儿:我发现泥土很松。

  幼儿:我发现泥土软软的。

  幼儿:我发现泥土很硬。

  幼儿:泥土很容易碎。

  三、探索泥土的特性。

  1、探索湿泥土的秘密

  请幼儿把少量水倒进干泥土里,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水到哪儿去了?

  提出问题:泥土里加了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粘在手上?如果继续加水,泥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评论: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感知湿泥土的特征,干泥土变化为是泥土,引发幼儿探索。幼儿一边玩泥土一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完全消除了幼儿的紧张及顾虑。

  2、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老师:小朋友们又发现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打来电话,我们一起告诉它,泥土加上水后会发生什么吧!泥土会把水吸进去,加了水的泥土变得很柔软,而且很黏,粘手。

  加上水,把塑料螃蟹拿起来,泥土没有松;加上水,泥土会变形,想捏成什么形状就捏成什么形状

  四、泥土的用途

  1、提出问题:泥土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吗?

  2、幼儿自由讨论并讲述。

  泥土可以用来种花草树木。

  还可以用来盖房子。

  可以用来做艺术品……

  五、教学延伸

  引导幼儿清理玩泥土的模具。

  教学总结;

  本次活动我们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题材,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改变了以前毫无目的的玩土状态,老师发挥了主体作用,留给幼儿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通过操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相互讨论、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丰富了经验,达到了教学目的。

泥土和石头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运土的快乐,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

  2、能运用工具进行挖泥活动。

  3、感受在泥土中探寻各种小生物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运土工具、寻找湿润、松软的泥土。

  2、准备多种挖泥工具,如小铲子、小耙子、自制挖土工具等,盛放小虫的容器。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到事先选还择好的活动场地。

  2、请幼儿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挖泥,鼓励幼儿在挖泥时仔细观察,玩运土游戏,把这边的泥运到另一边去。

  3、用水弄湿泥土,再次让幼儿运土,请幼儿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挖泥。

  4、建议幼儿将找到的各种小生物放在带来的容器中。

  5、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在挖泥中的发现,说说自己在寻找活动中感到高兴的事。

  6、说说湿的泥重还是干的泥重

  7、教育幼儿爱劳动。

  活动结束:

  小朋友集体排队回教室,一起进行探讨。

泥土和石头 篇6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说一说你是怎能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老师归纳不同的区分方法。

  6.让幼儿再尝试的分找泥土和石头。

  活动内容:

  一、给泥土石头洗澡

  1.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区分。

  二、做泥团1.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三、介绍泥土和石头用途1.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老师和幼儿一起区分(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老师和幼儿一起区分(种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大家都知道石头和泥土的本领。等我们长大,我们要让石头和泥土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泥土和石头 篇7

  活动目标:

  1.在尝试区分沙、石、泥的过程中,感知它们的不同性能。

  2.初步了解沙、泥和石头的用途

  3.产生探索各种自然物质的兴趣,体验自由创造和集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小石块若干、泥块、泥包石若干,沙若干,小筐、抹布。

  2.透明容器3个,每组木榔头、小水桶各一个。

  3.陶瓷品、泥娃娃、石建筑物图片、田野图片

  4.幼儿剪好指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

  ——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什么东西,你们认识吗?

  二、基本部分

  1.区分沙、泥块和石头

  引导幼儿观察沙、泥块和石头

  ——摸一摸、捏一捏与左右同伴讨论是什么?

  ——用什么办法分出哪是泥块?哪是石头?哪个是沙?(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来区分)

  2.比一比

  筛一筛

  分别用洞眼大小不一样的筛网筛一筛

  ——说一说,筛时有什么发现(沙最先漏下来)。

  敲一敲

  用木榔头敲、石头与泥块、沙互相敲。

  ——石头和泥块敲过后有什么变化(泥块碎了,沙子没有变化)。

  掂一掂

  石头重、泥块轻、沙子最轻。

  将泥块、石头分别放入透明的容器内,倒入水,观察其变化

  泥块吸入水后变软、石头不变,沙子会粘起来、能塑成各种形状。

  3.教师小结

  ——石头坚硬不变形,泥块松散易碎、遇水变软,沙是细细的,一粒一粒的,遇水会粘起来、能塑成各种形状;石头重、泥块较轻、沙子最轻。

  4.沙、土和石头的用途

  ——泥土有什么用处?石块有什么用处?沙子有什么用处?

  出示陶瓷制品、泥娃娃、田野图片,说一说泥土的用途。

  出示石建筑物的图片,说一说石头的用途。

  出示沙画和沙制玩具等,说一说沙的用途。

  三、结束部分

  师幼共同小结。

  活动延伸:

  1.幼儿用筛好的沙做沙画,体验制作的快乐。

  2.在起风时,可引导幼儿观察风吹沙的现象。

  3.幼儿尝试将土加水和泥,反复试验将土和成软硬合适的泥团。用泥团自由塑成自己喜欢的东西。提醒幼儿卷起袖子。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