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大班科学活动:省力的轮子(精选2篇)

作者:暖阳抚叶尖日期:2025-07-08人气:2

导读:大班科学活动:省力的轮子(精选2篇)大班科学活动:省力的轮子 篇1  活动目标:  1. 知道轮子会滚动,能省力。  2. 了解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 乐意参加探索活动,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带有轮子的的各种东

大班科学活动:省力的轮子(精选2篇)

大班科学活动:省力的轮子 篇1

  活动目标:

  1.  知道轮子会滚动,能省力。

  2.  了解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  乐意参加探索活动,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带有轮子的的各种东西。

  2.  幼儿每人带一个有轮子的玩具。

  3.  书、小推车;各种形状的小积木和小斜坡;ppt。

  活动过程:

  一、       玩玩具,激发兴趣。

  你发现了什么?

  二、       玩玩具,观察轮子。

  1.这些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3.教师小结。

  4.实验验证:用圆的做轮子最合适。

  三、玩游戏。

  1.搬书游戏。

  2.交流:用手搬和用小推车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3..教师小结:原来用手搬很费力,用小推车很省力。

  四、经验拓展。

  引导幼儿讲述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大班科学活动:省力的轮子 篇2

  活动目标:  

  1、  知道使用轮子速度快;能省力。  

  2、  了解周围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并且对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  

  3、  乐意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带“轮子”的玩具。  

  活动准备:  

  教具:推车:2只;两箱子物品。  

  各种形状的积木块以及斜木板1块。  

  学具:各种积木块。  

  笔和纸。  

  酒瓶盖、盒子、胶水、铜丝和橡皮泥。  

  活动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  教师出示没有轮子的推车,让幼儿拖一拖,感觉一下轻重。  

  (2)  往推车里装入物品,再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推动。  

  教师总结:因为车子里装了物品所以就变得很沉,我们没有办法拖动它。  

  2、  基本活动,探索轮子的形状和功能。  

  (1)  教师出示有轮子的推车,在把第一个推车里的物品全部装入带有轮子的推车里。  

  讨论:比较两个推车的不同之处。  

  总结:因为第二个推车装了轮子,而第一个推车没有装轮子。装了轮子的推车拖起来比较省力。所以,我们能够轻松地拖动它了。  

  (2)  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轮子为什么是原形的?如果我们用其他的形状做轮子会怎么样?  

  (3)  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形状做轮子的的不同之处。  

  3、  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其他形状在斜板上做实验,观察哪种积木滚得快/  

  教师总结:原来圆形的物体比其他的物体滚得更快更远,所以轮子就做成圆形的。  

  4、  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5、  活动延伸,扩展幼儿的思维。  

  活动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我选择了这一活动。但是由于幼儿本身缺乏一些应有的生活经验。所以,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不够丰富,导致活动中气氛不够浓烈。此外,我在活动中的一些提问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有些欠缺,致使幼儿理解有误。因此,在这一点上还需要我(老师)以后多加的注意,争取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活动评析  

  第二次活动案例  

  科目名称:科学  

  课题名称:省力的轮子  

  活动目标:  

  1、  道使用轮子速度快;能省力。  

  2、  了解周围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并且对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  

  3、  乐意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带“轮子”的玩具。  

  活动准备:  

  教具:推车:2只;两箱子物品。  

  各种形状的积木块以及斜木板1块。  

  学具:各种积木块。  

  笔和纸。  

  酒瓶盖、盒子、胶水、铜丝和橡皮泥。  

  活动过程:  

  1、  设情境,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没有轮子的推车,并且往推车里装入物品,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推动。让感觉一下轻重。  

  教师总结:因为车子里装了物品所以就变得很沉,我们没有办法拖动它。  

  2、  基本活动,探索轮子的形状和功能。  

  a)  教师出示有轮子的推车,在把第一个推车里的物品全部装入带有轮子的推车里。  

  讨论:比较两个推车的不同之处。  

  总结:因为第二个推车装了轮子,而第一个推车没有装轮子。装了轮子的推车拖起来比较省力。所以,我们能够轻松地拖动它了。  

  b)  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轮子为什么是原形的?如果我们用其他的形状做轮子会怎么样?  

  c)  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形状做轮子的的不同之处。  

  3、  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其他形状在斜板上做实验,观察哪种积木滚得快/  

  教师总结:原来圆形的物体比其他的物体滚得更快更远,所以轮子就做成圆形的。  

  4、  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5、  出示各种图片,丰富幼儿的各种经验。  

  6、  活动延伸,扩展幼儿的思维。  

  活动反思:  

  经过上一次的活动我发现在第一环节上有些多余。因此,我把这一环节删除了。结果幼儿很快就能感觉到没有轮子的推车里放有物品是如何的沉重。同时,我根据幼儿在上次活动中实际生活经验的不足,在活动的最后环节中又做了一定的修改。让幼儿通过各种图片来对带有轮子的物品多加的认识从而来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幼儿能够熟练地操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第三次活动案例  

  科目名称:科学  

  课题名称:省力的轮子  

  活动目标:  

  1、  使用轮子速度快;能省力。  

  2、  了解周围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并且对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  

  3、  乐意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带“轮子”的玩具。  

  活动准备:  

  教具:推车:2只;两箱子物品。  

  各种形状的积木块以及斜木板1块。  

  学具:各种积木块。  

  笔和纸。  

  酒瓶盖、盒子、胶水、铜丝和橡皮泥。  

  活动过程:  

  1、设情境,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没有轮子的推车,并且往推车里装入物品,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推动。让感觉一下轻重。  

  教师总结:因为车子里装了物品所以就变得很沉,我们没有办法拖动它。  

  2、基本活动,探索轮子的形状和功能。  

  a)  教师出示有轮子的推车,在把第一个推车里的物品全部装入带有轮子的推车里。  

  讨论:比较两个推车的不同之处。  

  总结:因为第二个推车装了轮子,而第一个推车没有装轮子。装了轮子的推车拖起来比较省力。所以,我们能够轻松地拖动它了。  

  b)  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轮子为什么是原形的?如果我们用其他的形状做轮子会怎么样?  

  c)  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形状做轮子的的不同之处。  

  3、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其他形状在斜板上做实验,观察哪种积木滚得快/  

  教师总结:原来圆形的物体比其他的物体滚得更快更远,所以轮子就做成圆形的。  

  4、  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5、  出示各种图片,丰富幼儿的各种经验。  

  6、  活动延伸,扩展幼儿的思维。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