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猫滚滚萌日期:2025-04-22人气:3
中班科学:有趣的滚动(精选2篇)
活动目标:1、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能说出形状特征。2、 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各种形状积木、乒乓球、椭圆、一次性杯、茶叶罐等。活动过程: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每天早上来幼儿园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呀?那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够带你们到幼儿园呢?(因为它有轮子,轮子可以怎么样呢?能滚动起来。)下面老师手里有很多的小东西,你们来看看,哪些能和轮子一样滚起来。2、第一次操作: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形状的东西,先让幼儿猜测能否滚下来,并在记录表上记录,然后老师示范一个给幼儿看后请幼儿上来继续下面的实验和记录。(画出大致形状,能滚动则贴笑脸)。 总结能够滚动的东西,让幼儿讨论归纳共同特征。(它们为什么能滚 圆的) 3、第二次操作: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下面老师将这些圆的会滚的东西再滚一遍,小朋友们注意仔细看,看看这次会发现什么情况。它们前进的路线一样吗?(有的滚得很直,有的会拐弯。)4、第三次操作: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教师再示范一次,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二。请幼儿上来完成后面几个实验并记录。根据表格分析哪些是直线滚动的,哪些是曲线滚动的,及原因。(指导语: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前进的。为什么它们的前进路线会不一样呢?圆柱可以滚直线是因为两头是一样粗的,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因为两头粗细不一样。)5、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并完成记录表二。(指导语:下面请幼儿回到自己小组,自己动手试一试,把结果填在表格上,一会向大家来展示。)6、教师向幼儿展示记录成果,评价正确与否。再次总结圆柱是直线的,椭圆和纸杯是曲线的。
活动目标:
1.能对滚动的物体产生兴趣,在操作过程中喜欢积极地观察和比较。
2.探索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以及物体滚动路线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箩筐若干、会滚动的物体:海洋球、皮球、薯片桶、一次性纸杯等;不会滚动的物体:各种形状纸盒、各种形状积木等。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自由探索,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1.教师出示一皮球,问:这是什么?它可以怎么玩?引出皮球的滚动(教师操作)。
2.除了球可以滚动以外,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滚?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分类,如果提到球类的,教师抓住突出点“除了球类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滚?”,如果提到自己,“是的,我们自己借助自身的力量也可以滚”等)
3.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玩具,有一些是会滚动的,有一些是不会滚动的,我们一起去玩玩,试试哪些东西可以滚动,桌子上有两个箩筐,你玩好后,请会滚动的放在打勾的箩筐里,不会滚动的放在打叉的箩筐里。
提出操作要求:桌上的每样东西都要玩一玩,大家轮流玩,玩的时候请到桌子后面空的地方玩,不要到前面来,注意安全,可以吗?玩好后告诉老师你的发现。
4.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并且在快结束的时候提醒幼儿将会滚动的和不会滚动的物体分放在两个箩筐内。
5.第一次分享交流:
提问:(1)你刚才玩了什么?你发现哪些物体可以滚动,哪些物体不可以滚动?为什么?(幼儿回答,教师拿这个物体进行滚动,验证此物体是否可以滚动)
(2)教师拿皮球和方形积木让幼儿进行形状上的比较,从而得出物体滚动的条件,教师小结:会滚动的物体,每个边摸起来都是圆圆的,没有角。(当幼儿回答不出答案时,教师请幼儿用手摸一摸,初步感知“角”的概念)
二、幼儿第二次自由操作,发现物体的形状与滚动的路线之间的关系(教师将不会滚动的物体拿走,每桌放2个海洋球、2个杯子、2个薯片桶)。
1.师:这些都是会滚动的东西,如果我们轻轻的一推,它们滚动的路线一样吗?幼儿自由回答。现在请你去试一试,待会把你的发现告诉我。
2.幼儿自由去探索,教师指导。
(1)提问:你刚才玩了什么?它是怎么滚动的?它的滚动路线是什么样子的?(直线、绕圈、方向不定)请回答的幼儿上来验证自己的说法。
(2)每说到一种形状的物体,教师小结:像杯子这样,有一边大一边小的圆形的物体叫做圆锥型,圆锥型的物体不管你往哪边推,它的滚动路线都是绕圆。像薯片桶这样上下两个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我们叫做圆柱体,它的滚动路线和球型的是一样的,都是直线。
三、延伸活动:
师:刚刚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的物体都会滚动,那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会滚动呢?滚动有什么作用?滚动让我们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回家去找一找,试一试吧!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