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辜日期:2025-03-10人气:2
小班美术:毛毛虫(通用3篇)
学习目标
1.学习用圆形和圆形连接的方法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愿意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打扮毛毛虫,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学习用圆形和圆形连接的方法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愿意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打扮毛毛虫,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你们想不想和毛毛虫一起跳舞呢?(想)那我们排成一排来跳舞吧。
2. 师:请你向左爬一爬,请你向右爬一爬,请你再向上下爬。(适当增加点音乐,调节气氛,并引导幼儿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3. 师:毛毛虫说宝宝们跳的可真好!邀请我们做毛毛虫的好朋友,你们愿意么?(愿意)
4. 师:身体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呢?(圆形)它长的象什么呢?头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认识毛毛虫的主要特征)。(活动开始的跳舞起到了组织幼儿有序排队,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与毛毛虫一起跳舞”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和毛毛虫玩一玩,抱一抱,亲一亲,学它爬一爬,让孩子在玩中感知毛毛虫的特征。这看似简单的玩一玩,却在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玩得开心,看得仔细,加上老师的不断引导,从而,给幼儿视觉上的冲击效果,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二、出示图片,了解毛毛虫的画法
1. 师:毛毛虫家里有好多的圆形图,谁能用这些圆形组合成一只漂亮的毛毛虫呢?出示画好的毛毛虫图片一张,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圆形与圆形相连的画法。(在引导幼儿讨论方法时,如有孩子说到把圆圈连起来,那么教师就可以请他上来做示范,再请其他的孩子来评论,最后再进行绘画方法的小结)。
2.师:多可爱的毛毛虫啊,圆圆的、长长的多好玩,可是它一个人多没劲啊,现在我们来帮它找些朋友吧!
3.师:这边有只毛毛虫,它的头部在左边,谁愿意来添画后面的身体呀?要记住身体不能分开,每一个圆圈都要紧紧的挨住下一个圆圈,这样毛毛虫才能爬的快一些。(教师随机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4.师:毛毛虫的肚子好饿呀,谁愿意喂它吃东西呢?”(以喂毛毛虫吃东西的形式,请一位幼儿示范给毛毛虫涂色,要求做到短线条,快跑步,不出边,均匀涂)。
(此环节是活动的重点,老师把机械的示范绘画方法和乏味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变成说一说和画一画,逐步让幼儿掌握圆形连接的方法,再形象的加入 “喂毛毛虫吃东西”,使幼儿产生极大的创作欲望)。
5.师:公园里还有好多的毛毛虫也来和我们玩游戏了,猜猜毛毛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教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姿态的毛毛虫的不同之处,重点观察毛毛虫头部的表情及身体的动作)
(运用直观的方法,提供毛毛虫的范画时注意提供不同姿态的毛毛虫,有向上的、有往下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这样绘画就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能力强者可选择多个侧面表现,能力弱的幼儿选其一种进行绘画,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美术创造的各种技能)。
三、幼儿作画,感受创作的乐趣
1.师:你们也来画只毛毛虫吧?请幼儿自由选择画不同动态的毛毛虫。
2.以“毛毛虫肚子饿”的话题来引导幼儿进行涂色。(这一环节教师要及时抓住孩子的兴趣,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将本次活动推到了高潮)。四、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1. 在音乐声中,请幼儿扮演自己绘画的毛毛虫向别人介绍“我是一条颜色的毛毛虫?在干什么?
2. 在老师的带领下,外出找朋友,自然结束本次活动。(在结束环节,主要是对幼儿的创作成果进行评价,给予每个孩子成功的展示舞台,给予其肯定和鼓)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活动准备:
1、范例一幅(毛毛虫)。
2、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双面胶、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水彩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问:这是什么?( 毛毛虫)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大,考吧。幼,师,网(圆片片)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你们想做吗?(想)
2、教师讲解示范。
先取一张树叶,再挑选不同颜色的圆片片5—6张,在每张圆片片后面贴上双面胶,然后将双面胶上的纸撕掉,贴在树叶上,注意要将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才能拼成毛毛虫,在最后一张圆片片上画上毛毛虫的眼睛、嘴巴和触角。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将撕下来的废纸放在盆子里。
4、讲评。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让幼儿相互欣赏。提问:你的毛毛虫在干什么?你最喜欢哪条毛毛虫?为什么?
课后反思:
从平时的美术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本活动的重点是将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粘贴成毛毛虫,并能以不同的颜色区分,我在示范过程中大概颜色这点强调得不太够吧,又或许我提供给孩子们的圆片片搭配不太妥当,以至于有一部分孩子的毛毛虫颜色只是一种,目标一没有全部达成。每次活动中我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我示范后让幼儿自己操作时,总有几个幼儿在喊:“老师,我不会!”当我再次详细讲解并示范后,他们还是说“我不会!”那我就在想,幼儿如真的不会时敢对老师说,他们没有错。可是讲解得那么清楚还是不会,是真不会还是假不会呢?还是对活动不感兴趣呢?我认真分析了原因,一是我的教学方式方法太过单调吧,没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以后要在教学上多下点工夫,多动点脑筋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二是也有幼儿可能真的不会,那我可以改变一下示范的方法,比如我贴一点后,让其他小朋友个别上来当小老师进行示范粘帖,然后教师启发鼓励,孩子们肯定会兴趣浓厚。还有由于时间紧张,使得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
设计意图: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4、能在合理的位置粘贴,大胆想象,拼贴出毛毛虫的不同造型
5、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激发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
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毛毛虫” 。
提问:
这是什么?(毛毛虫)
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
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
你们想做吗?(想)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4、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层次讲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画毛毛虫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比较敏感。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好,做出来的作品很美丽。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
不足之处:
范例稍微小了一点,另外由于教师非常紧张,使得教师的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以后要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多动点脑筋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上一篇:小班美术:美丽的泡泡(通用2篇)
下一篇:小班美术:小兔吃青草(通用3篇)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