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嘟嘟》教案(精选3篇)

作者:一种生活日期:2025-02-16人气:9

导读:《嘟嘟》教案(精选3篇)《嘟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活动准备  男孩玩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你会迟到吗?  小朋友,你们上幼儿园会迟到吗?为什么

《嘟嘟》教案(精选3篇)

《嘟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活动准备

  男孩玩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你会迟到吗?

  小朋友,你们上幼儿园会迟到吗?为什么会迟到呢?

  小结:有的小朋友有时会迟到,有的小朋友经常会迟到,有的是因为感冒了去看医生所以迟到了,有的是因为吃早点慢迟到了,还有的是因为各种各样其它的原因迟到了。那今天有一个小朋友啊,他也经常会迟到,我们听听他的理由。

  二、不是我的错。

  1、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讲述: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是不是嘟嘟的错呢?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头至“嘟嘟涨红了脸,不知该怎么说”。

  3、故事刚开头,老师为什么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因为嘟嘟经常迟到)

  4、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不是我的错,是妈妈骑车太慢)

  5、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迟到,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他都说不是自己的错,要么是妈妈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错,要么是闹钟的错)

  6、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为啥都笑起来?嘟嘟为啥涨红了脸?(嘟嘟讲的不对,同学们才笑。嘟嘟难为情了,所以涨红了脸)

  二、究竟是谁的错?

  1、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我们继续听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老师弯下腰来”到结尾。

  3、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了些什么?(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4、嘟嘟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了吗?他是怎么做的?(早早就起来,很快就准备好)他这样做了以后,有没有再迟到?(没有迟到。大家都在操场上玩,还没上课呢)

  5、小结:上学经常迟到,是因为嘟嘟起得晚、动作慢,还是爸爸不好、妈妈不好、闹钟不好?

  三、怎样才能不迟到。

  1、嘟嘟迟到的时候是低下头走进教室的,嘟嘟不迟到的时候,是怎样的呢?(高高兴兴坐在位置上,抬起头,挺这胸,看这老师)

  2、我们怎样才能不迟到,高高兴兴地开始意义天的学习呢?

  3、引导幼儿讨论具体的做法(起得早、动作快……)以及正确的态度(不要都说成别人的错,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4、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嘟嘟的那句话:不迟到,真好。

《嘟嘟》教案 篇2

  过程

  一、导入

  介绍来自刚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嘟嘟。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讲述: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那是不是嘟嘟的错呢?

  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二、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不是我的错》的第一部分(嘟嘟涨红了脸,不知道该怎么说)讲述故事之前先提醒小朋友们仔细听,注意听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话

  提问:

  1、老师询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的时候,嘟嘟是怎么回答的?(不是我的错,妈妈骑车太慢。)

  2、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迟到,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他都说不是自己的错,要门是妈妈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错,要么是闹钟a的错)

  3、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是怎么样了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们觉得嘟嘟这样说对吗?(嘟嘟讲得不对,同学们才笑。不对)

  (二)讲述故事《不是我的错》的第二部分(教师讲述故事“老师弯下腰来”到结尾)

  1、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我们继续听故事

  2、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了什么?(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模仿老师说话

  3、嘟嘟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了吗?他是怎么做得?

  (早早就起来,很快地准备好)

  他这样做了以后,有没有再迟到?

  (没有。大家都在操场上玩,还没上课呢)

  4.、小朋友们觉得是谁的错?

  (三)引申

  1、提问:嘟嘟迟到的时候是低下头走进教师的,嘟嘟不迟到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高高兴兴坐在位置上,抬起头,挺着胸,看着老师)

  2、模仿:分别请两位小朋友作为迟到的嘟嘟和一位不迟到的嘟嘟

  3、提问:以后小朋友们上小学怎样才能不迟到,高高兴兴地开始一天的学习呢?(与小朋友们互相交流)

  4.、引导幼儿讨论具体的做法(起得早、动作快......)以及正确的态度(不要都说是别人的错,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三、总结

  把故事的大概再复述一遍从而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嘟嘟的那句话:不迟到,真好。

  不是我的错

  嘟嘟刚走进教室,老师就问他:“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

  嘟嘟低下头,支支吾吾地说:“不是我的错,妈妈骑自行车太慢了。”

  第二天,嘟嘟又迟到了。他说:“不是我的错,爸爸喊我太晚了。”

  第三天,嘟嘟又迟到了。他说:不是我的错,闹钟的声音太轻了。”

  听了嘟嘟的话,有的同学“嘿嘿”地笑出声来,有的捂着嘴偷偷地笑。

  嘟嘟涨红了脸,不知道该怎么说。

  老师弯下腰来,小声地堆嘟嘟说:“以后,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嘟嘟想,也许应该照着老师的话试一试。

  这一天早上,嘟嘟早早地就起来,很快地转杯好。他和妈妈来到学校,同学们还在操场上玩呢。

  嘟嘟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教师,他看见老师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嘟嘟高高兴兴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他和同学们一样,抬起头,挺着胸,看着老师。他心理想:不迟到,真好。

《嘟嘟》教案 篇3

  二、教材与学情简析:

  1、教材简析:嘟嘟是什么?什么是嘟嘟?全书用这样一句话引导孩子展开想像去认识一个个宝贝,喇叭、汽车、肥猪……这些物品通过巧妙的变化都可以变成嘟嘟,这些巧妙的转变就成为幼儿一个新知识经验,这么多嘟嘟大家都有,只有怀怀没有,故事到了这里转折了,那么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呢?幼儿在这里需要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像,为怀怀也找到一个宝贝嘟嘟。

  2、学情简析:幼儿早期阅读的经验可能有些缺乏,一些阅读习惯还没有完全建立,如:一页一页的翻书,寻找书的页码等;对嘟嘟的理解主要建立在对这个声音的来源分析上,很多幼儿认为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就可以叫“嘟嘟”,如:汽车、火车。

  三、活动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和游戏了解故事中幼儿的嘟嘟是什么,并喜欢参与集体阅读。

  教学案例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1、阅读图书《嘟嘟》,知道读本中幼儿的嘟嘟是什么?

  2、通过对文本的观察,能积极想像故事中怀怀的“嘟嘟”,并愿意表达。

  3、体验阅读的快乐。

  本故事有生动有趣的情节,在和孩子边读边玩边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阅读,使阅读更为有效。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本图书;

  2、事故中提到的实物;

  3、《嘟嘟》ppt

  活动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冬冬,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冬冬手里拿着什么?吹喇叭有什么声音?

  ●出示ppt图书,引起幼儿有意注意

  ●激发幼儿对“已有的陈述性知识”的回忆、再感受,猜测画面上的小朋友。

  二、学习新知识

  今天王老师给大家讲的故事的名字就叫《嘟嘟》,我们一起来听一听1—15

  1、冬冬的喇叭为什么叫嘟嘟?

  2、观察图片线索结合实物,猜测每个人的嘟嘟是什么?

  3、对怀怀的的嘟嘟进行大胆的想象与猜测。

  a、怀怀有嘟嘟吗?b、他的表情是怎样?

  c、我们一起来帮助怀怀想想还有什么可以当嘟嘟的?他手里拿着什么?你能把他的绳子变成嘟嘟吗?

  4、阅读16—17页,玩拼图游戏,体验想象与动手的乐趣。

  5、阅读18—23页,并进行玩火车的游戏,进一步感受“绳子变嘟嘟”的快乐!

  ●呈现“本活动的新知识”信息。

  ●阐明新旧知识的关系,促进理解。

  1、看图说话

  2、观测图片线索,猜测

  3、配合实物道具幼儿参与讲述

  4、对怀坏的嘟嘟进行重点想象与猜测、表演、表达

  5、倾听教师阅读

  三、和孩子一起完整朗读故事,体验阅读的快乐。

  ●对复习与记忆提供指导

  对图书文本内容进行巩固,体验阅读的乐趣。

  四、自我反思

  教学策略:猜测;游戏;师幼共读。

  预期幼儿获得阅读经验: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故事中孩子的嘟嘟是什么;       

  2、通过游戏体验绳子变嘟嘟的乐趣;

  3、体验集体阅读带来的快乐。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