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小班科学:吹泡泡(精选5篇)

作者:女人的用心都不懂日期:2024-12-28人气:4

导读:小班科学:吹泡泡(精选5篇)小班科学:吹泡泡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身体主要部位的位置和名称。  2.知道不同人的身体有不同的特点。  3.学习使用高、矮、胖、瘦等词语描述人的体态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米娅的身体”图片;“郊游合影”图片;“身体拼

小班科学:吹泡泡(精选5篇)

小班科学:吹泡泡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身体主要部位的位置和名称。

  2.知道不同人的身体有不同的特点。

  3.学习使用高、矮、胖、瘦等词语描述人的体态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米娅的身体”图片;“郊游合影”图片;“身体拼一拼”组图。

  纸面教具:《身体拼一拼》。

  活动过程

  一

  播放图片引导幼儿认识身体名称熟悉所在位置

  1.播放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名称、知道位置。

  2.组织游戏,引导幼儿熟悉身体主要部位的位置。

  二

  引导幼儿知道不同人的身体有不同的特点

  ——我们都有相同的身体部位,都有头、有手、有脚……但是我们看上去一样吗?(不一样)

  ——请你仔细观察自己和身边的好朋友,也可以观察观察老师,看看大家的身体有什么不同?是哪里不同?

  三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人的体态特征

  ——米娅一家去郊游时遇见了好朋友一家,这是他们的合影,请你看看大家都有哪些不同呢?

  ——米娅和好朋友相比,谁更高?谁更矮?/谁更胖?谁更瘦?

  四

  出示组图鼓励幼儿根据人物的外形选择服饰

  1.出示组图,分发纸面教具,请幼儿动手操作。

  2.操作课件,验证结果。

小班科学:吹泡泡 篇2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有洞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 掌握吹泡泡的方法,能用缓慢均匀的力气吹。

  3. 喜欢吹泡泡活动,体验成功吹出泡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每组一盆泡泡水,一块毛巾。

  2.操作1:瓶盖,积木(木质,镂空),吸管,筷子,一次性杯底,猜测验证表。

  3. 操作2:夹子,漏勺,雪花片,积木,纽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宝贝们,欢迎来到泡泡王国。

  (二)共同探讨,个别示范。

  教师:泡泡漂不漂亮啊?那你们会吹泡泡吗?是怎么吹的?

  (三)第一次操作,猜想与验证。

  1. 猜测。

  教师:泡泡王国的国王呀最喜欢吹泡泡,可是他遇到了一个难题,这里有一些东西,他分不清哪些可以吹出泡泡,哪些不可以,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你觉得它可以吹出来么?

  2. 验证猜想,提出注意事项。

  (四)第二次操作,尝试用更多不同的生活用品吹泡泡。

  1. 出示材料,提出要求。

  教师:泡泡国王可开心啦,他还请那你们帮个忙,他想知道是不是有洞就能吹出泡泡?泡泡是从哪里出来的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他找了很多有洞的东西,我们来看一看。

  2. 自主选择游戏材料。

  3. 观看泡泡秀。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可以在科学区放入各种不同形状的铁丝圈,课后再次探索吹泡泡的秘密。

小班科学:吹泡泡 篇3

  活动要求:

  1、在看一看、踩一踩、玩一玩的过程中增进孩子对脚的认识,发展脚的触觉功能。

  活动准备:

  1、用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黄沙、鹅卵石、木板、地砖)

  2、不同质感材料若干(纸、草坪、海绵、泡沫、黄豆、弹珠、地砖、米)

  3、头饰若干,五角星若干

  活动重难点

  能用脚感知出不同质感的材料

  活动环节:

  环节任务

  操作要点

  1、音游:滑稽的脚先生

  2、猜猜他在哪里。(师说名称幼儿快速指出:脚尖、脚跟、脚底、脚背、大脚趾、小脚趾)。

  3、小脚有什么用?(小脚本领真大)

  活动过程:

  一、走小路,体验不同感觉。

  1、瞧,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四条小路,看看是哪四条小路;(黄沙路、鹅卵石路、木板路、地砖路)

  2、你们用小脚去走走有什么感觉?

  3、幼儿交流:把你的感觉来告诉大家。

  4、小结:木板路走上去感觉硬硬的,有点暖暖的;。,地砖路是冰凉的,很光滑的;黄沙路是麻麻的,脚还会陷下去的,鹅卵石路是不平的,有点疼疼的。

  二、幼儿探索感知不同质感的材料。

  1、说说有些什么东西?

  2、幼儿自由探索感知,老师指导;

  3、小结交流:小脚发现了什么?

  游戏

  幼儿两两结队相互检查感知不同材料。(找一个朋友,两人商量好谁先遮起眼睛来猜另一个人来帮他检查,猜的人全说对了给他一颗五角星,再换过来。)

小班科学:吹泡泡 篇4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吹泡泡游戏的乐趣。

  2、积极模仿泡泡,发展走、跑、跳的基本技能。

  3、能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活动。

  二、经验回顾。

  师:你们玩过吹泡泡吗?吹出的泡泡是怎样的呢?泡泡怎样飞的?

  师:你吹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呀?(引导幼儿说大泡泡、小泡泡,有的泡泡飞得高,有的泡泡飞得低,还有的泡泡破了)

  三、快乐游戏。

  1、拓展想象。

  师:大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如果想做一个更大的`泡泡可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手拉手变大泡泡)

  教师念儿歌:吹呀吹泡泡,吹了一个大泡泡。(幼儿手拉手往后退,变成一个大泡泡)

  师:泡泡变小了,小朋友们可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手拉手往中间靠拢)

  教师念儿歌:吹呀吹泡泡,吹了一个小泡泡。(幼儿手拉手往前走)

  师:泡泡要飞高了怎么办?(引导幼儿松开双手做往上飞的动作)

  教师念儿歌:泡泡飞高了。(幼儿手举高,踮起脚尖,做飞的动作)

  师:泡泡飞低了怎么办?(引导幼儿手放低,身体蹲下,做飞的动作)

  教师念儿歌:泡泡飞低了。(幼儿手放低,身体蹲下,做飞的动作)

  师:泡泡破了怎么办?(引导幼儿往后跳)

  师:泡泡飞走了怎么办?(引导幼儿往同一个方向跑)

  2、快乐游戏。

  教师念儿歌,请幼儿做动作。

  幼儿自己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四、放松活动。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提醒幼儿擦汗换衣服。

  活动应变

  导入活动时,教师可以拿一个吹泡泡的玩具,吹一些泡泡,让幼儿感受泡泡飞高、飞低、飞走、破裂的真实形态。

  活动延伸

  1、开展音乐活动“吹泡泡”,用音乐游戏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2、开展美术活动:用粗细不同的纸筒印泡泡。

小班科学:吹泡泡 篇5

  教育目标

  1、熟悉歌曲,感应曲式及拍号。

  2、学唱歌曲,创意肢体造型。

  3、认识新节奏。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并感应曲式。

  活动难点:感应3?M4拍、4?M4拍的节奏。

  活动准备

  奥尔夫音乐VCD碟一张、呼啦圈(均与幼儿人数相等)、泡泡水和吹管各一个。

  队形:大、小圆(顺时针、逆时针)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春天来了,蝴蝶姑娘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小兔子、大鸟和宝宝一起在草地上玩游戏,宝宝在玩吹泡泡游戏,泡泡慢慢变大、变大,一个一个飞满天。美丽极了。

  (二)吹泡泡游戏:观察与模仿

  1、吹泡泡———气的运用

  (1)一个大泡泡:气轻轻地吹出。

  (2)许多小泡泡:气快快地吹出。

  2、幼儿谈谈:何时可看见泡泡?形状?颜色?重量?

  (三)感应曲式及拍号

  1、全体牵手围圈

  (1)前奏:音阶上下行/双手做呼应上下行之律动。

  (2)A段:拍手小跑唱歌。二句顺时钟,二句逆时钟。

  (3)B段:(渐强)大泡泡/牵手缓步后退,围成大圈。

  (渐弱)小泡泡/牵手缓步前走,围成小圈。

  (4)A段:同上A段。

  (5)间奏:身体随音效学泡泡飞高飞低,最后拍破。

  2、拍号感应

  (1)画拍感应

  (2)拍肢体节奏感应

  (四)肢体造型:甜甜圈游戏

  1、观察挂图泡泡造型:床、皇冠、耳环……

  2、道具组合造型:泡泡床、泡泡裙、泡泡帽子……

  3、幼儿创造:全体或小组/造型可渐大、破掉。

  (五)节奏练习

  1、分析B段:拍子与节奏/唱唱名旋律→画拍→音值长短。

  2、通过节奏线认识附点TU。

  3、介绍附点二分音符的念法和写法。

  活动反思:

  此活动是歌曲活动,让幼儿熟悉歌曲,感应曲式和拍号。孩子很喜欢该音乐。通过道具和身体律动来感应曲式和拍号,环节上大致上相同,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第四环节,这里是最注重孩子的即兴表演,发展孩子的创造和表现。

  整个活动我基本参照教师用书去执教,但是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水平,在活动上还是有所调整,在第三环节中,我应该先让孩子安静完整地欣赏一遍,初步接触音乐,再放慢节奏示范演唱,配上音乐,这样孩子初步感应音乐的曲式和拍号就容易些。孩子的参与兴趣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在使用道具上,由于孩子都曾经接触过类似的道具,长期强调孩子使用道具该注意的事项,和道具的玩法,孩子的常规就很好,尽情表演,很多孩子都变出了不一样的“泡泡造型”。孩子对于音乐的表现津津乐道,初步感应曲式和拍号。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