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第七节 内环境与稳态

作者:樱丫头日期:2024-08-29人气:6

导读:第七节 内环境与稳态教学目的1.内环境的知识(理解)。2.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理解)。教学重点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教学难点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教学用具沉淀或经离心处理后的血液(需加抗凝剂),自制"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多媒体课件或抽拉式幻灯

第七节 内环境与稳态

教学目的
1.内环境的知识(理解)。
2.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理解)。
教学重点
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教学难点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教学用具
沉淀或经离心处理后的血液(需加抗凝剂),自制"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多媒体课件或抽拉式幻灯片。
教学方法
讲述与归纳、观察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 书
第七节 内环境的稳态
一、内环境
(一)体液
1.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液体统称为体液。
2.分类: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二)内环境
1.概念:是由细胞外液组成的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间的关系
3.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二、内环境的稳态
(一)内环境的稳态事实:
1.血浆的含水量在90~92%之间。
2.人的正常体温在37 ℃左右。
3.人体血浆在37 ℃的渗透压在770kpa左右。
(二)内环境稳态的
意义:
l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 环境稳态的实现:
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办调活动,共同来实现的。
(四)内环境稳态是的概念:
正常机体在神精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 内环境的稳态。
教学过程
提问:人体内的代谢活动都是通过酶促反应来完成的,那么,酶活性受哪些因素影响?
  (回答:温度和ph等。)
引言:可见,一个生命活动正常的人,他体内的温度和酸碱度等理化性质都是处在相对稳定状态的。这堂课学习的课题是《内环境的稳态》。

  提问:什么是内环境呢?
讲述:体内有许多液体,它们是内环境的基础。人体内含有的大量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是存在于细胞内的体液。(学生举例)细胞外液是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学生举例)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
观察:请大家认真观察屏幕上的动态图(图中依次出现血管及其中的血细胞、血浆、淋巴、组织细胞、组织液。图中血液在不断流动,图中出现的箭头表示血浆、淋巴、组织液三者之间的物质交换)。
练习:请大家用箭头表示内环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提问:体内细胞与外界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呢?
讲述:外界环境中的食物和空气分别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和呼吸系统的呼吸作用后,养料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通过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养料和氧气从组织液、血浆或淋巴进入全身的组织细胞;全身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终产物又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最终由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或皮肤排出体外。可见,体内的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教师边讲述边依次板书出对应方框及箭头)
过渡:体内的每个活细胞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外界环境联系,可见生命是个开放的系统。作为生命系统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稳态。
讲述:众所周知,血浆的含水量在90~92%之间;人的正常体温在37 ℃左右;血浆浓度稳定在80~120mg/dl之间。这些都是内环境处于稳态的例证。 l
提问:为什么给病人输液时,输入的是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3页,当前第1123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