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一百七十九 州郡九
作者:无恙日期:2024-05-07人气:12
导读:卷一百七十九 州郡九 古冀州下(今置郡府十九 县一百三) 河东(蒲)八县(河东 桑泉 猗氏 安邑 解 虞乡 宝鼎 永乐) 绛郡(绛)十一县(正平 曲沃 翼城 绛 闻喜 垣 夏 龙门 稷山 万泉太平) 平阳(晋)九县(临汾 襄陵 霍邑 冀氏 汾西 洪洞 神山
卷一百七十九 州郡九
古冀州下(今置郡府十九 县一百三)
河东(蒲)八县(河东 桑泉 猗氏 安邑 解 虞乡 宝鼎 永乐)
绛郡(绛)十一县(正平 曲沃 翼城 绛 闻喜 垣 夏 龙门 稷山 万泉太平)
平阳(晋)九县(临汾 襄陵 霍邑 冀氏 汾西 洪洞 神山 赵城 岳阳)
高平(泽)六县(晋城 陵川 沁水 端氏 高平 阳城)
上党(潞)十县(上党 长子 潞城 壶关 铜鞮 武乡 屯留 黎城 涉 襄垣)
乐平(仪)四县(辽山 榆社 和顺 平城)
阳城(沁)三县(沁源 和川 绵上)
大宁(隰)六县(隰川 大宁 石楼 永和 温泉 蒲)
文城(慈)五县(吉昌 仵城 文城 吕香 昌宁)
西河(汾)五县(隰城 介休 灵石 孝义 平遥)
太原(并)十三县(太原 晋阳 文水 阳曲 乐平 清源 太谷 祁 榆次 盂 寿阳 广阳 交城)
昌化(石)五县(离石 定胡 平夷 临泉 方山)
楼烦(岚)四县(宜芳 合河 静乐 岚谷)
雁门(代)五县(雁门 五台 繁畤 崞 唐林)
定襄(忻)二县(秀容 定襄)
安边(蔚)三县(灵丘 飞狐 安边)
马邑(朔)二县(善阳 马邑)
云中(云)一县(云中)
单于府一县(金河)
○河东郡
(东至绛郡三百七十里。南至弘农郡一百七十里。西至冯翊郡八十里。北至绛郡二百七十里。东南到陕郡二百九十里。西南到华阴郡一百五十里。西北到冯翊郡韩城县一百四十里。东北到绛郡三百七十里。去西京三百六十里,去东京五百四十里。户七万二百七,口四十六万一千八十。)
蒲州(今理河东郡。)唐虞所都蒲阪也。春秋时地属魏,及晋献公灭魏,以其地封大夫毕万。(毕万,毕公高之后,魏犨祖父也。)毕万之后,十代至文侯,列为诸侯,与韩赵三分晋,地属魏。至惠王,以安邑近秦,乃徙都大梁。秦兼天下,置河东郡,历两汉不改。(博物志云:"有山泽近盐沃土之人,不才。汉兴,少有名人大衣冠,三代皆衰绝也。")魏晋亦然。后魏亦为河东郡,兼置雍州,及属秦州。后周改为蒲州,亦兼置河东郡。隋初郡废,炀帝初州废,复置河东郡。大唐初,为蒲州。开元九年五月,置中都,改为河中府,寻罢仍旧。(时扬州功曹参军、丽正殿学士韩覃上疏曰:"臣闻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无起土功,无聚大众。'昔鲁夏城中丘,春秋书之,垂为后诫。今建国都,乃长久之大业也。犯天地之大禁,袭春秋之所书,夺人盛农之时,愚臣窃以为甚不可也。至若两都旧制,分官众多,费耗用度,尚以为损,岂况更建中都乎?夫河东者,国之股肱郡也。劲锐强兵,尽出於是。其地隘狭,今又置都,使十万之户将安投乎!且陋东都而幸西都,自西都而造中都,取乐一君之欲,以遗万人之患,务在都国之多,不恤危亡之变,悦在游幸之丽,不顾兆庶之困,非所以深根固蒂不拔之长策矣。昔汉帝感锺离之言,息事德阳之殿,赵主采续咸之谏,止造邺都之宫。臣愚诚愿下明诏,罢中都,则福履无疆,天下幸甚。"至六月三日,诏停。)或为蒲州,或为河东郡。领县八:
河东(汉蒲阪县。春秋秦晋战於河曲,即其地也。有蒲津关,后魏大统四年,造浮桥;九年,筑城为防。大唐开元十二年,河两岸开东西门,各造铁牛四,铁人四。其牛下并铁柱连腹,入地丈馀,并前后铁柱十六。妫汭水,今有舜庙在焉,其庙周宇文护所造。又有雷首山,夷齐居其阳,所谓首阳山也。有风陵堆,与潼关相对。)
桑泉(有三疑山。汉解县故城,今县东南。)
猗氏(汉旧县,猗顿所居,古郇国也。有古令狐城,左传云晋文公从秦返国,"济河,围令狐",即此。)
安邑(尧舜旧都。今县西有鸣条陌,汤与桀战於此。汉旧县。)
解(隋曰虞乡,武德元年改之。)
虞乡(汉解县地。后於虞乡城置解县,更於解西五十里别置虞乡县。)
宝鼎(汉汾阴县。有后土祠、汤庙。)
永乐(武德二年,分芮城县置。)
○绛郡
(东至高平郡四百五十里。南至陕郡二百二十里。西至冯翊郡四百十里。北至文城郡二百七十里。东南到河南府五百里。西南到河东郡三百七十里。西北到文城郡三百里。东北到平阳郡一百四十里。去西京五百二十里,去东京六百三十里。户八万二千二百,口五十一万七千三百十。)
共7页,当前第1页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