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一百七十八 州郡八
作者:鸡哥日期:2024-05-07人气:13
导读:卷一百七十八 州郡八 古冀州上(今置郡府二十二 县一百二十七) 河内(怀)五县(河内 脩武 获嘉 武德 武陟) 汲郡(卫)五县(汲 卫 新乡 共城 黎阳) 邺郡(相)十一县(安阳 尧城 洹水 滏阳 内黄 邺 林虑 临河 汤阴 成安 临漳) 广平(洺)十县(永年
卷一百七十八 州郡八
古冀州上(今置郡府二十二 县一百二十七)
河内(怀)五县(河内 脩武 获嘉 武德 武陟)
汲郡(卫)五县(汲 卫 新乡 共城 黎阳)
邺郡(相)十一县(安阳 尧城 洹水 滏阳 内黄 邺 林虑 临河 汤阴 成安 临漳)
广平(洺)十县(永年 鸡泽 曲周 清漳 邯郸 临洺 武安 洺水 肥乡 平恩)
钜鹿(邢)九县(龙岗 南和 平乡 钜鹿 沙河 任 内丘 青山 尧山)
信都(冀)九县(信都 南宫 堂阳 武强 下博 枣强 衡水 阜城 武邑)
赵郡(赵)九县(平棘 元氏 昭庆 栾城 赞皇 高邑 柏乡 临城 宁晋)
常山(镇)九县(真定 鹿泉 井陉 灵寿 稿城 九门 石邑 房山 行唐)
博陵(定)十一县(安喜 北平 鼓城 恒阳 新乐 义丰 望都 无极 唐昌 深泽 陉邑)
河间(瀛)六县(河间 博野 束城 乐寿 高阳 平舒)
文安(莫)六县(鄚 清苑 任丘 文安 长丰 唐兴)
饶阳(深)四县(饶阳 安平 鹿城 陆泽)
上谷(易)八县(易 遂城 淶水 容城 满城 五回 楼亭 阪城)
范阳(幽)十一县(蓟 归义 范阳 安次 固安 昌平 潞 永清 良乡 武清 广宁)
顺义(顺)一县(宾义)
归化(分顺州置)一县(怀柔)
归德(燕)一县(辽西)
妫川(妫)二县(怀戎 妫川)
渔阳(蓟)二县(渔阳 三河)
密云(檀)二县(密云 燕乐)
北平(平)三县(卢龙 石城 马城)
柳城(营)一县(柳城)
古冀州
禹贡曰:"冀州既载,(载,始也。冀州,尧都,故禹理水自此而始也。以唐虞之都不言封略,馀州所至,即是其境矣。)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壶口山,在今文城郡吉昌县。太岳,在今平阳郡霍邑县,即霍山也。雷首在今河东郡河东县,此山凡有八名,即历山、首阳山、薄山、襄山、甘枣山、中条山、渠猪山、独山等名是也。)既脩太原,至于岳阳。(太原,今太原府。岳阳即霍山也,亦曰太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覃怀,近河地名,今河内郡也。厎,致也。绩,功也。衡漳,谓漳水横流而入河,在今广平郡西北肥乡县界也。)厥土惟白壤。(柔土曰壤。)恒卫既从,大陆既作。(恒、卫,二水名也。恒水出恒山,在今博陵郡恒阳县界。卫水在今常山郡灵寿县西山所出。大陆泽,郑玄云:"在钜鹿北。"言水徙故道,可以耕作。今赵郡象城县界。)岛夷皮服。(海曲曰岛。居岛夷而衣其皮。)夹右碣石入于河。"(碣石,海边山名,在今北平郡卢龙县也。言禹夹行此山之右。入河逆上也。)舜以冀州南北阔大,分卫水为并州,燕以北为幽州,并置牧。周礼职方曰:"河内曰冀州,山曰霍,薮曰杨纡,(尔雅云"秦有杨纡",而此以为冀州薮,未详其义及所在也。)川曰漳,浸曰汾、潞。(漳水出今上党郡长子县界。汾水出今楼烦郡静乐县山。潞水出今密云郡密云县也。)其利松柏。人五男三女。畜宜牛羊,穀宜黍稷。"其地险易,帝王所都,乱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故曰冀州。其在天官,昴、毕则赵之分野,(汉之赵国,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涿郡之高阳、鄚、州乡;东有广平、钜鹿、清河、河间,渤海之东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原、定襄、云中、五原、上党:皆其分也。今邺郡、广平、钜鹿、信都、赵郡、常山、博陵、河间、文安、饶阳、高平、上党、乐平、阳城、太原、定襄、云中单于,雁门之西南境,楼烦之南境,西河之东境,皆是也。)尾、箕则燕之分野,(汉之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上谷、代郡、雁门,涿郡之易、容城、范阳、北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渤海之安次,皆其分也。今上谷、范阳、顺义、归化、归德、妫川、渔阳、密云、北平、柳城、马邑、安边,雁门之东北境,楼烦之北境,皆是也。)兼得秦、魏、卫之交。(汉之西河,今昌化之北境,西河之西境,宜属秦。汉之高陵以东,尽河东、河内,今河东,平阳,文城,大宁,昌化之南境,绛郡,陕郡之河北地,河内之西境,并宜属魏。汉之河内野王、朝歌,今河内之东境、汲郡,皆宜属卫矣。)秦平天下,置郡为钜鹿、(今常山、信都,赵郡之东北境,博陵郡之西境,钜鹿之北境,饶阳之南境,兼兖州之域景城之南境,皆是也。)邯郸、(今广平、邺郡,钜鹿之南境,赵郡之西南境,皆是也。)上谷、(今上谷、范阳、文安、河间、妫川、归化、顺义、归德,饶阳之北境,赵、博陵之东境,及兖州之域景城之北境,皆是也。)渔阳、(今渔阳、密云郡地皆是也。)右北平、(今北平郡。)辽西、(今柳城及北平郡之东境皆是也。)河东、(今河东、绛郡,陕郡之北境,平阳、大宁、文城等郡,皆是也。)上党、(今上党、高平、乐平、阳城等郡皆是也。)太原、(今太原、西河、昌化、定襄及雁门之南境、楼烦等郡地,皆是也。)代郡、(今安边及马邑之北境皆是也。)雁门、(今马邑之南境,雁门之北境,皆是也。)云中(今云中、单于府是也。)及三川郡之北境。(今河内郡。)汉武置十三州,此为冀州、(领郡国九。)幽州、(领郡国十。)并州。(领郡九。古冀州西境则属司隶,今河东、绛郡、平阳、河内、汲郡。)后汉并因前代,为冀州、(理於鄗。鄗,今赵郡高邑县。袁绍、曹公理邺。邺,今郡县。鄗,呼各反。)幽州、(理蓟,今范阳郡县。)并州。(理晋阳,今太原府。)魏并因之。晋置冀州、(领郡国十三,理房子,今赵郡县。)幽州、(领郡国七,理涿,今范阳郡是也。)并州。(领郡国六。)惠帝之后,其地沦没於刘元海、石勒、慕容俊,又为苻坚所陷。坚败,慕容垂据之。后属后魏。自此分割,不可详焉。大唐分置十五部,此为河北道、(范阳、汲郡、邺郡、广平、饶阳、河间、常山、博陵、信都、赵郡、钜鹿、文安、上谷、北平、密云、妫川、渔阳、柳城、归德、顺义、归化等郡。)河东道,(河东、绛郡、北平、平阳、太原、上党、西河、高平、大宁、昌化、文城、阳城、定襄、乐平、雁门、楼烦、安边、云中、马邑等郡。)兼分入都畿、(河内郡。)关内道。(单于。)
共8页,当前第1页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