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
作者:少年与梦日期:2024-05-07人气:17
导读:卷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 古荆河州(今置郡府十八 县一百三十六) 河南府(洛)二十六县(河南 洛阳 汜水 告成 登封 缑氏 密 温 伊阙 伊阳 寿安 福昌 永宁 渑池 王屋 河阳 新安 巩 偃师 陆浑 阳翟 济源 颍阳 河阴 河清 长水) 陕(陕)五县(陕 硖石
卷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
古荆河州(今置郡府十八 县一百三十六)
河南府(洛)二十六县(河南 洛阳 汜水 告成 登封 缑氏 密 温 伊阙 伊阳 寿安 福昌 永宁 渑池 王屋 河阳 新安 巩 偃师 陆浑 阳翟 济源 颍阳 河阴 河清 长水)
陕(陕)五县(陕 硖石 平陆 芮城 灵宝)
弘农(虢)六县(弘农 湖城 卢氏 玉城 朱阳 阌乡)
临汝(汝)七县(梁 叶 鲁山 龙兴 临汝 襄城 郏城)
荥阳(郑)七县(管城 荥阳 中牟 新郑 荥泽 阳武 原武)
陈留(汴)六县(开封 浚仪 陈留 雍丘 封丘 尉氏)
雎阳(宋)十县(宋城 襄邑 楚丘 柘城 虞城 宁陵 单父 穀熟 下邑 砀山)
谯郡(亳)八县(谯 临涣 永城 酂 真源 鹿邑 城父 蒙城)
济阴(曹)六县(济阴 成武 冤句 考城 南华 乘氏)
颍川(许)六县(长社 鄢陵 长葛 临颍 许昌 扶沟)
淮阳(陈)六县(宛丘 项城 南顿 西华 太康 溵水)
汝阴(颍)四县(汝阴 下蔡 颍上 沈丘)
汝南(荆河)十一县(汝阳 上蔡 平舆 郾城 西平 吴房 朗山 真阳 新息 褒信 新蔡)
淮安(唐)七县(比阳 慈丘 方城 湖阳 平氏 桐柏 泌阳)
南阳(邓)七县(穰 南阳 向城 内乡 菊潭 新野 临湍)
武当(均)三县(武当 郧乡 丰利)
襄阳(襄)七县(襄阳 临汉 穀城 宜城 义清 乐乡 南漳)
汉东(随)四县(随 枣阳 唐城 光化)
古荆河州
禹贡曰:"荆河之州,(西南至荆山,今襄阳郡南漳县界,北距河也。)伊、洛、瀍、涧既入于河,(伊出今河南府伊阙县陆浑山。洛出今上洛郡洛南县冢岭山。瀍出今河南县穀城山。涧出渑池县山。四水皆入河也。)荥波既潴,(荥本沇水溢出,在今荥阳郡荥泽县也。波亦水名,言其水并以遏聚矣。一说谓荥水之波也。今沇水不过河。)道荷泽,被孟潴。(荷泽在今鲁郡方与县。孟潴亦泽名,在今睢阳郡虞城县,即孟潴泽也。言荷泽水衍溢则使被及孟潴,不常入也。道音导。荷音柯。)厥土惟壤,下土坟垆。(高地即壤,下地即坟垆。垆谓土之刚黑者。坟,扶粉反。垆音卢。)浮于洛、河。"(因洛入河。)舜为十二牧之一。周礼职方:"河南曰荆河州,其山曰华,(即今华阴郡山也。连延东出,故属荆河州。)薮曰圃田,(在今荥阳郡中牟县。)川曰荥、雒,(荥即荥泽。洛即洛川,今福昌县界。)浸曰波、溠。(出黄山,在今汉东郡枣阳县东北。又云波水出歇马岭。即应劭所谓孤山,在今临汝郡鲁山县西北。溠音庄亚反。)其利林漆丝枲。人二男三女。畜宜六扰,(马、牛、羊、豕、犬、鸡也。谓之扰者,言人所驯养也。)穀宜五种。"(黍、稷、稻、菽、麦。)荆河州在九州之中,言常安逸也。又云逸者,舒也,言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也。其在天官,柳、七星、张则周之分野,(汉之河南、雒阳、穀城、平阴、偃师、巩、缑氏,皆其分也。今河南府之河南、雒阳、偃师,东至缑氏、巩县,南得伊阙也,北至於河。)房、心则宋之分野,(汉之沛、梁、济阴,皆其分也。今睢阳、谯郡、济阴地也。)觜觿、参则魏之分野,(汉之高陵以东,及陈留、汝南之召陵、氵隐强、新汲、西华、长平,颍川之舞阳、郾、许、鄢陵,河南之开封、中牟、阳武、酸枣、卷,皆其分也。今弘农郡之北境,荥阳之东北境,颍川之东境,淮阳之北境,汝南之北境,并陈留郡地也。)角、亢、氐则韩之分野。(汉之南阳及颍川之父城、定陵、襄城、颍阳、颍阴、长社、阳翟、郏,东接汝南,西接弘农,兼得新安,宜阳,皆其分也。今陕郡之河南地,河南府之西境、南境、东境,荥阳、临汝、颍川之西境,汉东、淮安、南阳、武当等郡也。)兼得秦楚之交。(汉之弘农故关以西,今弘农郡之南境,宜属秦。汉之汝南,今汝阴、汝南之南境,淮阳之南境,汉之南郡北境,今襄阳郡地,并宜属楚也。)秦分天下置郡,为三川、(今河南府、陕郡之河南地,弘农、临汝、荥阳、陈留等郡地是也。)砀、(今睢阳、谯郡、济阴等郡地是也。)颍川,(今颍川、淮阳、汝阴、汝南等郡地是也。)南阳郡之东境、北境,(今汉东、淮安、南阳、武当等郡地是也。)南郡之北境。(今襄阳郡。)汉武置十三州,此为荆河州。(领郡国五。其今河南府、陕郡、弘农之地,则属司隶,陈留、济阴之地,则属兖州也。)后汉为司隶、(理洛阳。)荆河州,(理於谯,领郡国六。谯,今谯郡是也。)魏亦同。(理汝南安城,今汝南吴房县也。)晋分置司州(领郡十一,理洛阳。)及荆河州,(领郡国十,理梁国项,今淮阳郡项城县也。)永嘉之乱,荆河州没於刘、石、苻、姚。宋初有其南境,置荆河州。(领县十,理汝南郡,即今郡。宋文帝永嘉中全盛得之,后失。)后魏以后,分裂不详焉。大唐分置十五部,此为都畿、(河南府、陕郡、临汝、荥阳等郡。)河南道,(陈留、睢阳、济阴、谯郡、颍川、淮阳、汝阴、汝南等郡。)兼分入山南东道(淮安、南阳、襄阳、汉东、武当。)及河东道。(弘农。)
共11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