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轮 子(通用17篇)

作者:天赐淡雅香日期:2024-04-11人气:12

导读:轮 子(通用17篇)轮 子 篇1  一、课文说明  本课通过指导学生对轮子作用的研究,引导学生知道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本课与《车》一课组成本册的“机械”教学单元,对学生进行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思想教育。  本课能力训练的重点是,继续向学生渗透对比实验的基本

轮 子(通用17篇)

轮 子 篇1

  一、课文说明

  本课通过指导学生对轮子作用的研究,引导学生知道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本课与《车》一课组成本册的“机械”教学单元,对学生进行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思想教育。

  本课能力训练的重点是,继续向学生渗透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并进行练习;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归纳、概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对事物归纳、概括的能力。

  本课的编写思路是:先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进行分析,提出研究课题,然后通过对比实验及实验的分析,得出结论。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升到理论认识,建立概念。最后再回到实际生活中,用实验研究得到的理论去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事例,从而达到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课文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课文出示了两组对比图,提出“用哪种方法好”的问题。每一组图都画出了两种工作方法,其中一种是使用轮子工作的。究竟用哪种方法好?学生实际生活中是有经验的,通过对这两种工作方法的分析,引导学生指出利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为了验证使用轮子是否省力,教学自然地导入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试一试哪种方法省力?课文安排了一组对比实验:在桌面上用手指推一块砖头,第一种方法直接推,第二种方法在砖头下垫上几根铅笔推,试一试哪种方法省力?通过这个实验,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得出使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的结论。

  第三部分,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说一说哪些物体安装了轮子?有什么好处?课文出示了几件装有轮子的物品,它们是医用小车、行李小车、缝纫机、皮转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照图找出这些物品轮子的位置,并分析其作用。

  二、目的要求

  1.使学生知道利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

  2.向学生渗透对比实验的方法,并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课文第一部分的挂图或幻灯片。

  2.实验用重物(砖或书等)。

  3.圆杆铅笔,每组四枝。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挂图(或幻灯片)。(出示第一部分的挂图或幻灯片。)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讨论用哪种方法好

  提问:请你说说用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讨论:当学生指出用安有轮子的皮箱和用小车推粮食这两种方法好,可以省力时,教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

  提问:为什么这两种方法可以省力?

  (引导学生指出这两种方法都使用了轮子。)

  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根据平常的经验,都认为使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用轮子工作真的可以省力吗?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轮子。(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研究使用轮子工作能省力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①找块整砖头,放在桌面上,用小拇指推一推,砖动没动,小拇指有何感觉。

  ②将砖头下面垫上几根铅笔,再用小拇指推一推,砖头动没动,小拇指有何感觉。

  (2)学生分组实验。不垫铅笔和垫铅笔的方法各做l——2次。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分析实验结果。

  讨论:

  比一比方法1与方法2有什么不同?

  方法1和方法2哪种方法省力?

  观察:砖头下边垫的铅笔像什么?

  组长再做方法2的实验,其余同学观察砖头下铅笔的运动。实验后启发学生指出滚动的铅笔像一个个轮子。

  (5)教师小结:垫在砖头下边的铅笔就好像是轮子,使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

  3.指导学生讨论生活中轮子的应用

  提问:学习了应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的知识,想一想在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安装了轮子,它们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充分发言)

  讨论:依次出示课文中的图,讨论这些物体安装的轮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用?

  巩固

  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轮 子 篇2

  教案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教案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教案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

轮 子 篇3

  课题 需要几个轮子

  教学设想

  1、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学会编制3的乘法口诀并记熟口诀。

  2、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主题画、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

  观察主题图:

  1 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2 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9 辆三辆轮车?

  二、算一算。(口头表达)

  2个 3 相加 3+ 3 = ? 3 个 3 相加 3 + 3 +3 =?……,9 个 3 相加3+3+3+3+3+3+3+3+3=?

  三、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

  四、摆一摆

  1、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

  2、围九个三角形

  五、说一说。

  边看三角形边数3、6、9……27,接着填在教科书上的算式。

  3×3= 3×4= …… 3×9=

  六、编一编。

  看上面的表格,尝试编3的乘法口诀。

  七、记一记并交流记忆方法。

  对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口诀,

  小组讨论:怎么记住3的乘法口诀。

  八、练一练、

  1、找朋友 2、找规律 3、过河

  教学反思:

轮 子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找找轮子车站和送送车子的活动中,让幼儿学会轮子与车子的对应关系。

  2、在轻松、愉快的玩车游戏中,让幼儿感知轮子是圆圆的,会滚动的。

  活动准备:

  独轮车、自行车、三轮车等实物车; 幼儿玩具车、大小不同的纸盒、事先剪好的轮子、蜡笔等。

  重点:

  知道不同的车子其轮子的数量也不同。

  难点:

  学会将车子与轮子一一对应。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出课题:

  1、听说不远处新开了一个轮子车站,想去看看吗?

  2、带领幼儿开车去轮子车站:(提示幼儿)汽车之间不要碰撞,注意观察红绿灯,刚好是绿灯,转弯—轮子车站到了!

  二、参观轮子车站

  1、看一下,每个轮子车站有几个轮子?

  2、这个车站有几个轮子呢?(1个)一个轮子什么车?教师出示实物独轮车。还见过其它独轮车吗?(我看过表演杂技时用过一个轮子的车)。

  3、这个车站有几个轮子?(2个),二个轮子什么车?教师出示实物两个轮子的小自行车,你见过其它二个轮子的车吗?

  4、这个车站几个轮子(3个),三个轮子什么车?教师出示三个轮子的儿童自行车,谁见过其他三个轮子的车吗?

  5、这个车站几个轮子(4个),四个轮子是哪些车?(汽车) 

  三、把车子送到轮子车站

  1、看看你手中的车子应该送到哪个车站呢?

  2、请个别孩子去送车。

  3、请集体幼儿送车去轮子车站。

  4、把刚才的实物车子也“停到”相应的车站里。

  四、去停车场停车

  1、认识英文字母“p”—为停车场。

  2、让幼儿把车子开到停车场去。

  3、问:为什么车子会开动起来?(车轮是园园的,会滚动的)

  五、送礼物

  1、让幼儿去休息亭休息,我要来送礼物了。

  2、将“车子”发给幼儿:在大小不同的纸盒下,引导孩子粘贴四个轮子,还可在汽车上进行装饰。

  六、赛车比赛了

  带领由而去室外进行赛车比赛!

轮 子 篇5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轮子变、变、变

  来源: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魏宁

  [设计意图]

      幼儿对轮子并不陌生,从咿呀学语时的玩具汽车到幼儿园路上的车水马龙,可以说轮子伴随幼儿成长。但越是熟悉的东西越是容易忽视。种类繁多的轮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以前没有轮子时人们怎么运送物品?轮子是怎样演变来的?幼儿对这些从不注意。因此我设计了《轮子变、变、变》这节教育活动,整节活动都围绕一个 “变”字,幼儿通过玩各种轮子玩具,了解轮子的异同,种类的变化;通过看生动有趣的动画,了解轮子的演变,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以前没有轮子到现在种类繁多的轮子这个变化,感受轮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目标]

  1、了解轮子的异同,感受轮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轮子的演变,培养幼儿联想、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童车、滑板车、旱冰鞋、玩具车、婴儿车等若干。

  2、课件、自制轮胎车。   [活动过程]

  一、 教师骑自行车进入,引起幼儿对轮子的注意。

      教师骑自行车进入,“小朋友,你们好,老师知道今天要和小朋友见面,骑了一辆自行车飞快的赶了过来,小朋友知道自行车为什么跑这么快吗?”

  “对,因为它有轮子,轮子在哪儿呢?” 请幼儿找一找自行车的轮子。(提醒幼儿注意脚蹬处的齿轮。)    二、 通过和轮子玩具玩游戏,了解轮子的异同感受轮子的作用。

      1、 轮子玩具,体验轮子带给来的乐趣,知道生活中常见有轮子的物品。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玩的轮子玩具,大家可以尽情去玩。” 幼儿玩玩具。

  这些玩具上面都有什么?

  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上面有轮子?

  2、 二次玩玩具,了解轮子的异同。

  “刚才有很多小朋友没有玩够,现在再去玩你刚才没完过的,注意观察这些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特点。行动。”

  你发现了什么?幼儿尽情发言。

  引导幼儿发现轮子的异同。(异:大小不同、材质不同、有的有齿,有的没有齿……同:都是圆的,都能转动。)

  3、认识轮子家族的成员——齿轮、滑轮及在生活的应用。

  “刚才小朋友发现了有齿的轮子,(出示齿轮)它的名字叫齿轮。”

  他藏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幼儿发言。

  看课件了解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样的方法认识滑轮。

  4、把能滚动的轮子、有牙齿的轮子、能滑动的轮子送回家。

  “轮子玩具在这儿太拥挤了,老师给他们安一个宽敞的家,(出示三张轮子图片)这是辆滚动轮子的家,这是有牙齿的轮子的家,这是能滑动的轮子的家。(依次张贴)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把它们送回家。”

  幼儿按照图示将轮子分类。   三、 通过“以前没有轮子”这个问题,了解没有轮子的局限和轮子的演变。

  1、 推理想象没有轮子的世界,感受没有轮子的局限。

  “刚才小朋友见到了很多轮子,假如生活中没有轮子会怎么样?”

  让幼儿充分发言。

  2、看课件了解轮子的演变。

  “看来轮子的作用还真不小,老师告诉你们以前真的没有轮子,那轮子是怎么演变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轮子的故事’。” 看课件了解轮子的演变。

  3、教师小结。   [延伸活动]

  出示自制轮胎车,开拓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废物利用,用各种废旧轮子做成好玩的玩具。

轮 子 篇6

  <幼教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轮子

  1、  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  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  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  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  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  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  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  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 么办呢?

  2、  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  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 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  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

轮 子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学习讲述句子"我们喜欢大轮子",感知大轮子带给小动物的快乐。

  2、探索轮子的玩法,体验轮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圈与幼儿人数一样;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轮子,引出主题。

  教师:宝宝们瞧,这是什么呀?(轮子)你在哪里见过轮子呢?(汽车、电瓶车、卡车等)

  二、教师用PPT,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小熊在草地上散步,看它发现了什么?

  小熊把大轮子推回去平铺在地上做了一张桌子,并请了它的朋友来玩。

  (点击PPT出示小狗、小兔、小猴)森林里的动物听说有这么一个轮子,有人打起了坏主意,也想要这个轮子,看看谁来了?

  小狐狸说:把你们的轮子给我吧,我给你们很多很多好吃的。

  小动物们怎么说?

  带领幼儿一起学说:"不给,不给,我们喜欢大轮子。"又有谁来了?他也想要轮子。动物们怎么说:不给,不给,我们喜欢大轮子。"谁又来了?你觉得它是来要轮子吗?

  我们来听听小鸟说了什么?

  哎呀,这下怎么办呢?

  小动物们会怎么做呢?会不会把轮子还给汽车呢?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引导幼儿讨论: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大轮子,它们围着大轮子吃饭、聊天、讲故事,非常开心,可为什么它们又把大轮子推出树林,给大汽车呢?

  使幼儿明白别人丢了东西,拣到了应该还给别人,轮子是汽车上的零件,汽车更需要轮子等道理。

  五、游戏活动:转转转。

  (1)教师:汽车上有了轮子可以开车;小动物得到了车轮,用车轮当桌子,给它们带来了快乐;假如你得到了车轮,你想做什么呢?

  (2)教师(出示大圈):这个大圈象个大轮子,你想用这个轮子做方向盘吗?(3)教师带领幼儿没人手上拿一个轮子方向盘,开着小汽车走出教室。

  大轮子小熊在散步,突然发现草丛里丢着一只大轮子。

  就把大轮子推回去放平做了一个张桌子,摆上水果就喊他的朋友了。

  "小狗--小兔--小猴--快来呀--我们有桌子啦--"小狗、小免、小猴都跑来了。啊,多棒的桌子啊呀,结结实实,稳稳当当,他们在这儿聊天,讲故事。大家都喜欢"大轮子桌子"。

  狐狸听到消息,跑来了。"把大轮子给我吧,我给你们许多许多好吃的!不给!不给!我们喜欢大轮子!"狐狸只好离开了。

  大灰狼来了说"把大轮子给我吧,要不我可就生气了!不给!不给!我们喜欢大轮子!"小熊、小狗、小兔,小猴团结在一起,大灰狼也没办法。

  一只大鸟飞来,他告诉大家,有一辆大汽车丢了一只大轮子,开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啊?

  小动物们都紧张起来。他们真舍不得"大轮子桌子",就讨论起来。

  "我们没了大轮子桌子,吃什么都不香啊!"小狗说。

  "世界上没有比大轮子桌子更漂亮的.桌子啦!"小兔说。

  "谁见谁羡慕呢!"小猴说。

  "可是,"小熊说,"汽车没了轮子,就像咱们没了脚啊!"最后,他们决定,把大轮子还给大汽车。就把轮子推出了森林。

  嘀嘀--大汽车安好轮子,开动了,好一副雄纠纠的模样。

  小动物们为大汽车高兴,为大汽车鼓掌,跟大汽车说再见。

轮 子 篇8

  设计意图综述幼儿对轮子并不陌生,从咿呀学语时的玩具汽车到幼儿园路上的车水马龙,可以说轮子伴随幼儿成长。但越是熟悉的东西越是容易忽视。种类繁多的轮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以前没有轮子时人们怎么运送物品?轮子是怎样演变来的?幼儿对这些从不关注。因此我设计了《以前没有轮子》这节教育活动,幼儿通过玩各种轮子玩具,了解轮子的异同;通过没有轮子这个假设,了解没有轮子的局限和轮子的重要作用;通过看生动有趣的动画,了解轮子的演变,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动目标

  1、了解轮子的异同及作用。

  2、发展言语表达和联想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了解轮子的异同及作用

  教具准备1、收集各种轮子(滑轮、齿轮)2、有轮子的物品(自行车、溜冰鞋、玩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15——16页

  活动流程:

  一、我见过的轮子。

  1、你见到过轮子吗?在哪见到的?是怎样的?

  2、幼儿观看各种轮子,感受轮子的特点。

  3、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又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二、假如没有轮子。

  1、幼儿自由反思:没有轮子会怎样?

  2、轮子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我们离不了轮子。

  三、从前没有轮子。

  1、很早以前没有轮子,那时候,人们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该怎么办?

  2、引导幼儿说说,在没有使用轮子的交通工具前,人们是怎样旅行的?

  3、引导幼儿反思,在没有使用轮子的运输工具前,人们是怎样运东西的?

  4、没有轮子太不方便了,人们是怎样想到发明轮子的呢?我们来听一听《没有轮子的时候》。

轮 子 篇9

  设计思路:轮子在孩子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玩具汽车上有圆圆的轮子,溜冰鞋上有圆圆的轮子,自行车上有圆圆的轮子,摩托车上有圆圆的轮子。他们都因为有了轮子才跑得快。孩子们对圆圆的轮子很感兴趣,但他们只对轮子的滚动感到好玩,对轮子的作用等了解很少,为了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轮子,设计了本主题。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做事是快乐的。

  2、启发幼儿观察生活中会转动、滚动的物体,发展其观察力。

  3、指导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感知轮子滚动可以省力,从而了解轮子的作用。

  二、教案准备

  玩具车每人一辆,玩具小推车,挂图、磁带。

  三、教案过程

  1、组织幼儿谈话:小朋友怎样来?(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引导幼儿了解各种车辆能带着走。

  2、幼儿自己玩玩具车,引导幼儿先用手搬运货物,再用小玩具车运送,让幼儿体验轮子的作用。

  3、讨论:引导幼儿说说轮子还能帮什么忙,还知道那些东西上还有了不起的轮子。

  4、欣赏《会滚的“汽车”》

  5、律动《快乐转转转》让幼儿体验转动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1、玩具区内放置各种带轮子的玩具让幼儿自由操作。

  2、家长带幼儿参观超市,观察各种带轮子的物品,了解轮子的作用。

  五、活动评析

  1、孩子们在自己玩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轮子的作用,体验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2、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孩子们在欢快的律动中体验了转动的快乐。

轮 子 篇10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好玩的轮子

  一、活动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 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

轮 子 篇11

  活动目标

  1、知道轮子大小、材料不同,但都有相同的形状(圆形)使得轮子能滚动,并能使物体移动。

  2、幼儿通过观察、测量等操作活动,了解我们的周围世界有各种轮子。

  3、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习——如果轮子是样子;有多少个轮子呢。

  2、带轮子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都带来了什么(小汽车,轮子等)

  二、展开

  1、认识轮子的特征

  (1)请幼儿把带来的轮子在桌子上或地上移动,然后说出,是什么使轮子移动了。

  (2)请幼儿观察一下轮子是什么样的?

  他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3)幼儿互相观察所带的玩具

  2、量一量轮子的直径和轴

  (1)教师示范量的方法,请幼儿讲一讲量的方法,

  请幼儿互相测量朋友的玩具 。

  (2)小结:幼儿轮子大,有的轮子小,它们的大小不一样。

  有的用塑料、有的用木头、有的用铁、有的用橡胶做的,

  他们做的材料都不一样,但它们的形状是一样的,都是圆形的。

  3、趣味练习:如果轮子是样子

  幼儿观察讨论:

  如果车轮是三角形的,车子走起来会怎么样?

  如果车轮是方形的,车子走起来会怎么样?

  如果车轮是五角形的,车子走起来会怎么样?

  4、在操作中发现为什么把轮子都做成圆的

  (1)为什么轮子是圆的呢?

  教师:现在你们可以玩玩,观察你的玩具,比较比较,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发现,

  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轮子是圆的?

  (2)小结:圆形的轮子能滚动,长的、方的积木不会滚动,有轮子的玩具移动省力。

  5、趣味练习:有多少个轮子呢

  摩托车

  三轮车

  汽车

  大巴车

  三、结束

  1、趣味练习:找有轮子的东西

  说一说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他们是什么?

  2、如果这些东西没有轮子将会怎么样,轮子坏了将会怎么样?

  3、找出有轮子的东西画在练习卡上。

轮 子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决的编制过程,会用三的乘法口决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能够发现乘法口决的排列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编制和掌握3的乘法口诀,记忆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3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练运用。

  教具准备:

  纸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学法:

  1.教法:本节是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学生通过实际的看一看、数一数,自己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2.学情:我班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很多孩子都没有乘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对于这一特点,要多组织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 学法: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动笔完成表格,动脑编制并且记忆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通过同桌练习乘法口诀对应的乘法算式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动机,导入新课。

  我是这样导入的:(出示图片三轮车)同学们,你们见过三轮车? 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 2辆三轮车需要6个轮子,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板书:需要几个轮子)

  【设计意图:从孩子的生活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3的乘法。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的同时也把本课的主要研究问题引了出来。】

  二、实践,编写3的乘法口诀。

  1、填一填

  (电脑出示表格)

  说清楚表格的意思。每个数字代表什么,让我们求什么。用三根小棒来代替三个轮子。三根小棒就组成了三角形。那么有几辆车就要摆几个三角形。接下去,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一边摆三角形,一边完成表格。全班反馈。

  (电脑填好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表格的意思,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2、说一说,写一写

  根据表格,一辆车有3个轮子,让学生说是1个3。并且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先让学生说一说编制乘法口诀注意的方面再编制乘法口

  诀。2辆车需要6个轮子,也就是几个3?学生列2个乘法算式并编制乘法口诀。说一说口诀的意思。接下去,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编口诀,并把算式和口诀填写在课本16页试一试的第2小题中。 全班反馈。(师板书3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真正的让孩子动手去画、去说、去写。教师在一三得三、二三得六的时候可以采取半扶半放的方法,引导孩子编制口诀。以后的口诀完全放手教给孩子自己去做。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注意找2-3个孩子说,加深理解,也有利于记忆。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巡视,了解口诀的编制情况。】

  3、集体交流并记忆。

  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3的乘法口诀。说说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发现什么规律了?同桌交流,全班反馈。提出问题:如果你记住了三五十五,不知道三四多少怎么办?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一记口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记忆乘法口诀。进一步体会3的乘法口决的规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也可以提高孩子记忆的兴趣。】

  4、巩固练习

  设计了以下几个小活动

  (1)小兔过河,蜗牛找家,找朋友,采蜜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同桌练习

  一生说口诀,同桌说两个乘法算式。看谁说得好。练习2-3组。

  【设计意图:用学生所熟悉的汉字进行3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转动乘法转盘,动用了孩子的眼和脑,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顺便也对2和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复习。同桌练习加深了对3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三、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既是复习的过程,也可以看到哪个知识点学生有困难,练习课重点复习。】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4×3=12   三四十二

轮 子 篇13

  温州七幼   潘 娟   设计意图:

          有现实生活中,轮子的应用非常广泛,它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幼儿经常看到,用到轮子,但他们从来不大思考为什么在这些地力一装上轮于,有什么用?这主要是现今的孩子缺乏发现力和主动尝试的精神。为了培养幼儿主动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滚动的轮子》这节课,采用比较一猜想、预测一动手操作一交流这一流程,让幼儿亲身从事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来获得感性认识。     活动要求:

  l、区分能滚与不能滚的物体,比较其异同,知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轮子能向两面滚动。

  2、通过尝试活动,初步培养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诙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l、圆球,瓶子,轮子娃娃各一个;一辆没有轮子的汽车。

  2、收集各种大小纸盒、积木、球、饮料瓶,轮子状的物品及各种玩具车。

  3、准备三条l—2米左右长的路。     活动过程:

  一、什么会滚,什么不会滚?

  1、出示两辆车(一辆有轮子,一辆没有轮子)通过比较,知道轮子可以滚动。

  ①教师以小象笨笨的口吻引出课题。

  师:“我是小象笨笨,城里的朋友给我送来了一辆汽车,可是我不知道怎样让车动起来,谁能帮助我?”

  ②出示没轮子的汽车,让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不会动?

  ③教师给汽车装上方形的轮子,让幼儿观察,为什么汽车还是不会动。

  幼:(方的东西不能浪,圆的东西能滚。)

  ④通过比较,让幼儿知道什么才是滚?(连续着向前旋转叫做“滚”)

  2、自由玩纸盒、积木;轮子等物,引导幼儿将物品分成“会滚”与“不会滚”两堆。

  师:我有一堆东西,可是我不知道哪些东西会滚,哪些东西不会滚,你们去试一试,然后把不会滚的放到(滚 )这个框里,把会滚的放到( 滚 )那个框中。(幼儿动手操作)

  二、比较球体,瓶子状的物体,轮子滚动的方向有何不同。

  l、出示三种不同形状的“娃娃”,请小朋友试着猜一猜谁“滚”的本领最大。

  ①(在吵闹声中)分别出示这m种“娃娃”,请幼儿说一说它们是谁?

  ②请幼儿猜一猜谁的本领大?

  师:原来,它们都说自己滚的本领最大,那你们猜一猜,到底谁的本领大?

  2、通过尝试,发现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轮子、瓶子等物体只能向两面滚动。

  三、玩车子

  1、联想,在生活中你们还看到什么地方装了轮子,有什么用?

  2、以比赛的形式让幼儿在光滑的。松软的、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玩车,比较其不同。(三辆车必须是一样的)

  ①请幼儿摸一摸这三条路有什么不同?

  ②出示三辆一样的车,请幼儿各自选择一条认为汽车在上面开得最快的路,在后面站好,从中各选取一位小赛车手进行比赛。(时间允许可交换进行赛车,这样效果更明显)

  ③、请幼儿说一说哪条道上的车开得最快,为什么?

  3、“车轮旅行记”,在车轮上涂上颜色,在白纸上滚过,观察车轮的不同印迹。

  ①教师示范,讲解,幼儿动手操作。

  ②教师小结。

  四、听“开汽车”的音乐,进“森林”。

  教师以笨笨的口吻说:“今天,我学到了许多有关轮于滚动的知识,我想请你们到我的家去作客,你们愿意吗?

轮 子 篇14

  活动目标:1. 感知轮子的特征,知道轮子是圆圆的,会滚动。2. 初步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3. 喜欢玩轮子,体验玩轮子的乐趣。活动准备:ppt,各种汽车、轮子、有轮子的箱子和没轮子的箱子,装满水的瓶子、音乐活动过程:一、 玩汽车,知道车子有了轮子才能开动师:宝宝们,今天我们开着小汽车到汽车城里玩一玩好吗?(咕辘辘咕辘辘咕辘辘……开来开去真开心,这是我的小汽车2遍)师:汽车城到了,我们赶紧找个车位把车子停好。汽车城里的汽车真多呀,这么多汽车你们想玩一玩吗?宝宝可以选一辆汽车找个空地方玩一玩。(指导:用手一推车子向前开起来了、扶着车子慢慢开的)师:宝宝你是怎样玩汽车的?师:你刚才为什么要换一辆汽车开(没有轮子不能开)小结:原来汽车有了轮子才能开起来呀。二、知道轮子的形状及作用,体验玩轮子的乐趣第一次玩师:老师这里有许多的轮子,等一会请你选一个轮子看一看、玩一玩,看看轮子长的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本领呢?(幼儿自主选择)教师指导幼儿(会滚、滚的快、会转的、很重、毛毛的)提问:你玩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呢?它象什么?提问:你的轮子有什么本领呀?(会滚)让幼儿滚一滚提问:其它小朋友你的轮子会滚吗?第二次玩师:你们还想和轮子做游戏吗?那现在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轮子,也可以拿两个轮子玩一玩,看看会有什么发现?提问:你刚才是怎么玩轮子的?(和好朋友一起滚过来滚过去,两个轮子一起轮的,大的轮的快,小的一会儿就停了……)小结:轮子滚来滚去真好玩。三、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师:小朋友和轮子做游戏真开心呀,我们一起来听听,轮子是怎样夸自己的?    轮子自述:大家好,我是轮子,刚才小朋友说的很对,我呀长的圆圆的,会滚动,汽车装上了我,只要我滚起来,汽车就能向前开了。我除了能让汽车开起来,我还有很多的本领呢?小朋友你还在哪里看见过我呢?师:除了汽车上有轮子哪里也有轮子呀?你看,我能让火车开的飞快;我能把路压得平平的;我还能让鞋子滑起来呢;当我滚起来的时候还能传送东西;看这个箱子好重啊人们搬着多累啊,有了我向前滚起来,人们就不用使那么大的力了。小朋友你们喜欢我吗?师:你为什么喜欢轮子呀(帮助我们,带来方便、滑板开心)四、体验轮子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师:轮子的作用真大呀,老师这里有许多东西,我呀要把它送到教室去,小朋友你们愿意帮老师运东西吗?师:你搬得动吗?搬不动怎么办师:老师这里有辆小拉车,它的下面有(轮子)我们试试把这么重的东西放进去,你能不能拉动它?师:看来轮子的作用真大呀。三、结束师:宝宝,我们赶紧把这些玩具收在箩筐里,然后把它放在小车上,运回你的教室里吧。 

轮 子 篇15

  活动目标:

  1.知道轮子是圆的,会滚动。

  2.引导幼儿探索轮子能省力且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体验游戏的快乐。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各种积木、推车、报纸、课件。

  活动过程:

  一、滚一滚

  1、教师出示各种积木。

  教师:这是什么?盒子里有好多的积木,你们可以选择各种形状的积木在地上玩一玩,滚一滚,看看哪个会滚,哪个不会滚。

  2、幼儿自由玩,提问:在玩积木时,你发现了什么呀?圆形为什么会滚?(圆形没有角,是圆的)

  3、小结:刚才我们都发现了圆形积木会滚动,因为它是圆的。

  二、搬一搬(一)实验一

  1、教师出示重物,请幼儿搬。

  教师:今天,小动物们都要搬家了,可是还留着一大堆的东西,它们想了各种办法还是搬不动,请小朋友来帮小动物们搬家。

  2、幼儿尝试,提问:你在搬时感觉怎么样?(很重,比较累)

  3、教师小结:用手去搬书很累,很重。

  提问:用什么办法才不会这么累?

  (二)实验二

  1、教师出示推车,幼儿再次尝试。

  提问:用什么办法才不会这么累?

  教师:这是什么?请你用推车来搬一搬

  2、提问:用小推车搬书感觉怎么样?(轻松、省力)直接搬与用手推车搬哪个省力?为什么?

  3、教师小结:轮子可以帮我们省力又可以省很多的时间。

  三、说一说、看一看。

  1、教师:除了小推车有轮子,你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有轮子的?

  2、欣赏图片。

  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东西也有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3、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轮子是圆形的,会滚动,轮子还能省力,给人们生活带来好多方便。

  四、活动延伸现在我们一起到幼儿园里的各个地方去找一找哪里也有轮子。

  活动反思:

  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轮 子 篇16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探究轮子的特征,并乐意与他人分享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2、幼儿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物体上的轮子,对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产生好奇心。     3、幼儿在活动中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活动准备:     1、大班幼儿比赛搬书的录像带、轮子的图片等。     2、各种形状的积木人手一份、轮子一个。     3、马路背景图、没有轮子的交通工具图片和水彩笔若干。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观看大班幼儿搬书比赛录像幼儿观看比赛前半部分,猜想哪一队会取得胜利。      2、幼儿继续观看录像,初步了解轮子的功能。       师:最后谁取得了胜利?为什么使用整理箱会取得胜利?     二、动手动脑,探索轮子的特性。      1、幼儿玩各种形状的积木玩具,尝试哪些形状的积木玩具可以做轮子,哪些形状积木玩具不可以做轮子?      2、同伴交流:玩的是什么形状的玩具?可以做轮子吗?为什么?      3、请幼儿讲述并演示可以做轮子的积木与不可以做轮子的积木。      4、教师小结:原来轮子是圆形的,只有圆形做的轮子才能连续不断的滚动,其他形状的积木不可以做轮子。      三、联系生活,拓宽幼儿视野幼儿回忆生活中见到过有轮子的物体,并通过观看有轮子物体的图片,进一步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对轮子产生好奇心。      1、师:你在生活中见过那些东西是有轮子的?      2、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有轮子的物体图片,进一步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涂涂画画,学做设计师      1、幼儿给没有轮子的交通工具设计合适的轮子。      2、幼儿将画好的交通工具展示到马路背景图上并互相交流。

轮 子 篇17

  活动目标:

  ⒈感知轮子的作用。

  ⒉学习添画轮子。

  活动准备:环境中布置各种有轮物体的图片、挂图第11号,视频故事。

  活动过程:

  一、了解轮子的作用

  ⒈出示轮子,这是什么?(轮子)哪些地方安装有轮子的?(汽车、火车、飞机、手推车……)大家说的都是车子,对!凡是车子都有轮子。

  ⒉那么车子上为什么都要装轮子呢?(因为有轮子,轮子可以滚动,滚动了车子就跑得快了,没有轮子不会滚)

  二、听听轮子的自述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轮子自己是怎么说的。故事《了不起的轮子》。

  ⒈提问:你刚才听到什么地方有圆圆的轮子它是怎么说的?

  ⒉我们再看看图片,什么地方还有圆圆的轮子?

  独轮车你们认识吗?有什么用?滑板车你们玩过吗?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脚上穿了什么?(溜冰鞋)溜冰鞋上也有圆圆的轮子,我们一起学学溜冰的样子。哦!有了轮子真方便,可以帮助我们跑得更快。带我们到想去的地方。

  三、给汽车安装轮子

  ⒈观察图片:这张图片上有什么?(汽车)这两辆汽车子少了什么?(轮子)少了轮子怎么办?那我们就给它装上一个轮子吧!

  ⒉师示范画轮子:轮子长得什么样?(圆圆的)那我们先给它画一个大圆,再在大圆的里面画一个小圆,最后涂上颜色。

  ⒊幼儿帮汽车画上轮子,添画。

  那现在这两辆汽车能不能跑起来了,它谢谢我们小朋友给它安装了轮子。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