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幻影瞬时空日期:2025-09-15人气:2
大班美术:好朋友(精选4篇)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不按常规步骤作画。
2、引导幼儿画出自己最喜爱的伙伴,并乐于表现个人独特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印画材料:油画棒、铅笔、铅画纸、白报纸。
2、线描画材料:各色打字纸或彩色水笔或签字笔。
3、刮蜡画材料:油画棒、竹针、螺丝刀、铅画纸。
活动预设过程:
一、导入。
在音乐伴奏下,互相观赏已设想出来的动作
造型。
看一看并说一说彼此都是怎样的造型。如果
是你,你会画吗?你会怎么画?现在什么?再画
什么?……
二、教师提议:今天我们就要画你的好朋友,刚才都看仔细了吗。今天我们画人物不从头部开始,而试着从身体其他部分开始画,你会吗?
三、要求:自选不同的材料和步骤,画画自己的
好朋友。
四、幼儿作画:
(1)自选作画工具和材料。
(2)独立思考选定人物,大胆尝试改变作画步骤(3)按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表现有情节的内容。(4)添加与画面相关的景物并进行装饰,使画面丰满美观。
五、观赏评析。
展示幼儿的作品,相互介绍画面内容和步骤。
观察与调整:
一、价值分析:通过观赏,了解好朋友做的各种造型,激发幼儿绘画的欲望。
观察调整:
教师在示范时鼓励幼儿表现不同的动态打破以往直腿的习惯,并请个别幼儿示范时,有意识地请了容易出现直腿的幼儿,在纠正她的画后,又鼓励他们画错了可以添几笔变成其他物体,从后面的作画看出他们这两方面有明显进步。
二、价值分析: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尝试不按常规作画,乐于表现个人独特的感受。
观察调整:
由于是从人物的其他部分开始画人,有个别幼儿出现了遗忘手、嘴等部分的现象。
活动背景:
我们都知道,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对周围事物理解越深刻,美术表现的情感素材就越丰富,进行创作活动的动力就越充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幼儿生活中寻找具有丰富情感的题材是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情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幼儿园是个快乐的大家庭,小朋友在朝夕相处中加深彼此了解,感情也日益深厚。以幼儿身边熟悉喜欢的人——自己的好朋友作为主题,易于幼儿把握、表现。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意。
2、学习观察同伴的特征并画出来。
3、在活动中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增进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准备:
1、名画欣赏《一群好朋友》。
2、幼儿已掌握一些绘画技巧,学画过正面人物画像。
3、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1、名画欣赏: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画,你们想看吗?待会儿,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然后把你看了之后的感觉告诉大家!
幼a:我看了这幅画,觉得有很多小朋友在看什么东西,有的心里很高兴,脸上笑嘻嘻的。
幼b:这个小朋友的脸真美,特别是她的嘴巴像两片花瓣很迷人。
幼c:这些小朋友手拉手在对我们微笑。
2、观察活动:我的好朋友
(1)谈话引起幼儿观察兴趣。
师:我们看了刚才的画,发现小朋友每一张脸都不一样。首先是脸的形状,有方形、圆形、心形。头发呢,有的是长的有的是短的,有的梳着马尾有的是卷卷的。眼睛、鼻子、嘴巴也各不相同,就像我们小朋友的脸。现在请大家找一位好朋友,仔细看看,找出它脸上最特别或是你最喜欢的地方,然后请你上来介绍一下。
(2)幼儿找到好朋友,进行观察。
要求:仔细观察,找出对方脸上最特别或是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3)幼儿向大家介绍好朋友。
幼a:支嘉豪的眼睛很有趣,他开心时眼睛笑得能笑成一条缝,真的很有趣。
幼b:陈燕掉了两个大门牙,说起话来有点漏风,笑的时候有点难看。
3、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你们看得真仔细,找到了好朋友脸上最特别的地方,还有自己最喜欢的地方,那么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下来呢?
提出作画要求:
(1)活动时可以和好朋友坐在一起,再仔细看看他脸上特别的地方或是最喜欢
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2)画好后把绘画工具整理好,放回原处。
4、讲评:
师: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每幅画都很漂亮!现在就请你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四)活动延伸:
共同收集家庭成员之间的照片,制作成相册,鼓励幼儿根据照片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的脸部表情。
【教材分析】
《好朋友的脸》是借形想象美术活动,同时又以幼儿生活中好朋友的脸为主线,引导幼儿通过借形想象的方式绘画出自己好朋友的脸,表现出好朋友脸部的外貌特征和脸部轮廓。大班幼儿的绘画已初步掌握画人物的方法,所画人物基本正确,组成部分较完整,但比例、结构稍欠合理。本次活动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借形想象画出好朋友在五官、表情等方面的细节特点。活动中采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唤起幼儿对同伴一起生活、游戏的美好回忆,引导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友谊的美好。
【活动目标】
1.借用果汁流动后的轨迹空间,尝试画人物五官、头发以及表情。
2.想象创作好朋友的脸部形象特征。
3.体会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PPT、笔、果汁布。
3.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同伴,有过拍照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创设情景:动物幼儿园中班的动物们升到大班啦,在升班典礼上动物们都在庆祝,突然不知谁打翻了果汁,都撒到了布上,动物们都躲在了布里。提问:数数有多少动物躲起来了?你们找到了哪些动物?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虽然动物们躲在了果汁布里,但只要沿着果汁勾画轮廓,添画眼晴或特点,就能找出动物们。
2.观察体验,想象添画。
(1)观察人物照片。
引导语:动物们升到了大班,你们也升班了,我这里有一些照片,他们和你们一样,刚做大班的哥哥姐姐,一起来看看吧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张?说说理由?
小结:原来拍照时,可以围在一起,也可以排排队,重要的是要把脸拍的大大,这样才看的清。
(2)观察同伴表情。提问: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你们平时在幼儿园还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小结:原来在幼儿园有时候开心、有时候难过、有时候兴奋、有时候伤心脸上的表情也各不相同。
3.利用流动背景,借形想象同伴造型。
引导语:今天,我也带来了神奇的果汁布,它也想跟我们玩捉迷藏,找一找好朋友的脸。提问:看看哪些朋友藏在果汁布里了?怎们把他找出来?
(1)教师根据幼儿的外形特征,在果汁画中添加幼儿形象。
(2)幼儿想象同伴的造型,在果汁画中继续添加同伴形象。
4.幼儿创作,大胆想象。
引导语:原来想找出好朋友的脸,只要利用果汁中间的缝隙,勾画边缘,仔细观察,大胆画出好朋友的样子就可以了,你们也去试试吧。要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大胆想象,引导幼儿可以表现同伴的局部特征来找出好朋友的脸。
5.交流分享,找找好朋友。
(1)观察轮廓,是否勾画。
提问:看看谁的果汁布里变出的好朋友最多,要沿着果汁的边缘勾画轮廊的才算数哦。
(2)观察特征,互找同伴。
提问:相互找找、说说果汁布里有哪些好朋友?
活动目标:
1、培养敏锐、细致的观察力
2、根据观察的细节画出同伴
3、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艺术家的儿子保罗》
纸、笔
活动过程:
一、名画欣赏请幼儿欣赏毕加索作品《艺术家的儿子保罗》,提问:
小朋友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他骑着什么动物?动物身上有什么佩剑?
动物身上柔软的毛怎么画出来?
二、画一画我的朋友
1、请幼儿选择一位好朋友,仔细观察对方,画下他的样子,并请老师写上好朋友的名字。
2、针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画好朋友吃饭、跑步、玩游戏时的样子。
三、好朋友大展览将幼儿的好朋友画像布置成“好朋友大展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猜猜画上的人是谁,他在干什么。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说出好朋友的外形特点,如大大的眼睛,有条小辫子等。在绘画前,我要求幼儿先确定眼睛的位置,然后再画上嘴巴、鼻子、耳朵,女孩子的话还可以画睫毛等等。所以绘画时,大部分幼儿都能根据要求来画,所以效果不错。个别幼儿还需区域游戏时重点指导。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上一篇:大班美术:星空(精选3篇)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