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雨丝织春锦日期:2025-07-15人气:2
农村初中学校教学的管理制度(通用3篇)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优良的教学质量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为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意识,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
1.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为学院教学管理提供决策的信息与依据。
2.加大课堂教学管理与监督的力度,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教学和管理领域,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为教师职务评聘,教师工作量酬金的合理发放,学院评优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评价对象
凡受聘于本教研室担任授课任务的教师及实验实习教师,包括所有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
三、评价项目及内容
本教研室教学工作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5个方面。每个项目的考核见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1.理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2.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3.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4.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四、考核与评价方法
教研室负责对本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评价。检查内容应包括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效果。加强对毕业生素质的反馈调查工作,以利及时掌握相关消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教研室分学期对每位教师按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质量分别进行考核,得出每个项目的考核分数,并按下列方法确定每位教师的学期教学工作考核总评分:
总评分=每个项目的考核工作分为学生测评、教研室考核、系考评、领导小组审核4个部分。
1.学生测评
(1)学生以无记名方式在教学考核表上对任课教师测评打分。
(2)参加测评的学生人数不得少于授课班级人数的50%,否则测评结果无效。
2教师考核
(1)分别召开学生和教师教学工作坐谈会,听取各方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2)查看任课教师的教学资料并结合日常教学情况。
4.项目总评分的确定
学生测评得分占30%,教研室考核得分占25%,系考评得分占45%,按以上比例合成教师某考核项目的最后得分。
5.领导小组审核
考核领导小组审核考核、评价结果,考核、评价材料归入教师业务档案,并将考核结果及时与本人见面。
五、考核时间
每学期进行一次,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每学期期中考试后进行考核,具体时间由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训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于课程结束前进行考核,具体时间由系部确定。
六、考核等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85)、良好(76-84)、基本合格(60-75)、不合格(<60)4个等次,优秀率不超过教师总数的15%。
1.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评为优秀
1)有无故旷课现象;
2)一学期迟到或早退3次及以上;
3)出现一般性教学事故;
4)事假累计超过一星期,病假累计超过二星期;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为不称职:
1)考核总分在60分以下;
2)职业道德差不能为人师表,有较严重的教学事故;
3)一学期累计旷课10课时及以上;
4)一学期迟到早退15次及以上;
5)当年受过记过以上处分者。
备课是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根据课堂效率,实现由“教会”、“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在向40分钟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备课的程序:依据《课程标准》个人初步备课,集体备课,然后个人具体进行个性化补充完成教学案。
备课的内容与要求。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了解学科特点,把握教材内容、目标、要求、重难点。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一、备教材
(一)依据“课标”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
1、通读所任学科的各册教材,建立并逐步完善本学科的知识结构。
2、弄清教材的逻辑体系、知识体系和基本要求。
3、把握本学期教材各章节、各单元的重难点,熟悉每一个知识点在其中的地位,确定知识点深度、广度、授课起点、落点,提出“三基”与能力以及德育的具体要求和落实的措施方法。
(二)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选学有关的教学参考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青年教师应该虚心向中青年骨干教师学习,在初备课的基础上多听他们的课和教学建议。
(三)根据教材内容重难点和教学目标要求,遵循课堂教学规律,确立课堂教学结构,安排好教学步骤及教学时间。
二、备学生
(一)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状况,影响学生接受能力的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预测学生学习新知识出现的种种问题,使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判断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程度。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活生生思维方法、思维过程、认知策略及反审、认智能力的训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治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品质。
三、备教法
(一)根据教材需要,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状况和心理特点,选择科学的教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二)精心选择和设计习题。注重习题针对性和典型性,紧扣课程标准及教材;根据不同的课型适当加宽、加深知识广度与深度;既要有巩固基础知识的练习题,又要有培养能力的提高题。
教师在三备的基础上,写出课时教案。其基本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基本内容
课时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当堂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学准备、授课时间、教学步骤和板书设计。
二、基本要求
(一)要求个人在初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落实“三定”(时间、课题、中心发言人)、“五统一”(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内容、作业、检测)。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作用,建立以老带新、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教研风气。备课过程中,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一块商讨共同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构思”,集体研究各章节重难点、习题选择及教学方法。由备课组长组织安排。
(二)堂堂要有独立的分课时教案。禁止使用旧教案或抄袭他人教案。
(三)实施超周备课,以便在授课有足够的时间反复研究、揣摩,对不妥之处及时修正。青年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虚心向中青年教师请教。
(四)教务处每两周普查教案和备课记录,并认真填写《教师备课记录》、《听课记录》。教科室、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经常性地普查抽查,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1、实验前,学生要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步骤,掌握基本原理,并写出预习提纲。
2、学生进入实验室,按编定的小组就位,未经教师许可,不得调换小组,不得动用仪器和药品。
3、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做到步轻、声低,严禁高声喧哗,不准做与实验无关的事,不得私自带火柴、打火机等进实验室。
4、认真听讲,实验时必须按照步骤、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进行。
5、实验必须遵守实验规程,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有危险现象,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和实验员进行处理。
6、实验完毕,清洁好仪器,排列整齐,收拾干净,经指导老师和实验员验收允许后方可退出实验室。
7、爱护仪器,节约药品,损坏的仪器要及时报告,填写《仪器设备损坏报告单》,并按《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进行赔偿。
8、在老师指导下注意用水、用电及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出现不安全故事及时向老师报告。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