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太空之旅(精选2篇)

作者:星星眨眨眼日期:2025-04-06人气:1

导读:太空之旅(精选2篇)太空之旅 篇1  目标:  1、尝试用身体动作大胆想象表现乘坐宇宙飞船、太空漫步的情景。  2、感受音区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并能随之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3、激发幼儿探究太空奥秘的愿望。  准备:  1、宇宙飞船的照片或录像。  2、了解神

太空之旅(精选2篇)

太空之旅 篇1

  目标:

  1、尝试用身体动作大胆想象表现乘坐宇宙飞船、太空漫步的情景。

  2、感受音区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并能随之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3、激发幼儿探究太空奥秘的愿望。

  准备:

  1、宇宙飞船的照片或录像。

  2、了解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过程。

  过程:

  一、观赏与讨论

  1、观看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图片或录象。

  2、讨论宇航员进入太空后怎么走路,简单介绍失重原因。

  3、幼儿模拟宇航员在月球上走路,体会失重、飘动的感觉。

  二、欣赏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2、用简单的符号表示音乐的结构如:第一段用(表示乘宇宙飞船出发)第二段用(表示太空情景)第三段用(表示乘飞船回来)

  3、看符号欣赏音乐。

  4、启发幼儿创造乘飞船、太空行走的动作。

  三、听音乐游戏

  1、a段:幼儿乘飞船。(小碎步,身体前倾,两手向后抬起作飞船状)

  2、b段:表现在太空漫步,跟着音乐表现失重飘动的情景。(建议可用乐器进行伴奏如:用三角铁滚奏、铝板琴划奏营造神奇、梦幻的意境。)

  四、创造表现

  1、启发幼儿想象各种乘飞船的动作。(可站着跪着骑在椅子上)

  2、与幼儿一起配合音乐进行幻想,用肢体动作表现太空想象中的情景。如:在月球漫步,遇见嫦娥…….

  建议与提示:

  1、活动可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欣赏、熟悉音乐曲调,第二次游戏创造。

  2、有条件可让幼儿欣赏太空舞。

太空之旅 篇2

  一、教材分析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虽然在上半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相关的使用经验,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际竞赛意识。然而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只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因此,课前准备好一些说明资料,把活动的安排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在实践与竞赛中学会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信息智能处理的过程,认识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及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利用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软件:ocr软件。

  2.硬件:手写板,扫描仪。

  3.其它:在线翻译、人机对话网站资源,各个探究活动资料,教学课件。

  4.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现“亚特兰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机大战”和“残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动画”;船长(教师)和机器人小书引领学生进入太空船,出发到“亚特兰蒂斯”星球,进行太空之旅。

  【设计意图】构建情景,展现人工智能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操作探究

  机器人小书告知大家,距离目标星球还有25分钟,在这段时间要完成三个任务和一个游戏。

  任务1——人机对话

  利用中英文学习网站,与机器人eliza或小布进行对话,将对话内容记录到表中,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任务2——电脑翻译助手

  利用在线网站对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体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任务3——文字识别进行时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利用ocr软件对四张图片(纸张平整,纸张褶皱、报纸、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图片)进行识别,完成探究活动并提交。探索活动需在10分钟内完成,小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合作;探索过程中可求助操作辅助员或小组其他成员。

  (学生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探究任务,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小组长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与意识;培养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游戏——输入pk赛

  打开word,并选择自己常用的输入法,请两位同学,一位上台使用“手写板”输入,另一位使用键盘输入,其他同学和老师作裁判。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让学生较全面了解智能工具的应用领域。

  (三)交流评价

  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地引导讨论交流方向。

  1.学生就自己所探究的活动过程及结果发表意见。

  2.组织学生按照“学生作品评价标准”开展教学评价。让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

  3.教师对各小组或个别学生各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学生参与度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正是表现自我的时候,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对于少数知识掌握不太好的学生,则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四)归纳提炼

  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出各种智能工具的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系统地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整理归纳,从而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更全面、更深刻地掌握。

  (五)教学延伸

  1.任务延伸

  鼓励学生完成课本中的练习,尝试进行在线下棋。

  【设计意图】为学生在操作探究过程中有更深刻的感受,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2.知识延伸

  了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沿和在生活中地运用及应用价值。

  【设计意图】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拓展学生知识面 ,为今后学习《信息的发布与交流》部分做好准备。

  八、教学后记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交流与合作,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围绕新课标,结合这节课的教学,我有几点体会:

  1.创设情景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根据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围绕主题任务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交流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4.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