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红绿灯(精选14篇)

作者:雷霆震九州日期:2025-04-03人气:5

导读:红绿灯(精选14篇)红绿灯 篇1  目标:1、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准备:1、拟人化的红灯、绿灯各一个,行人信号牌一个。  2、录音磁带《小汽车》。  3、小汽车出门

红绿灯(精选14篇)

红绿灯 篇1

  目标:1、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准备:1、拟人化的红灯、绿灯各一个,行人信号牌一个。

  2、录音磁带《小汽车》。

  3、小汽车出门背景图

  过程:一、小汽车出门

  1、在背景图上边说表演:

  有辆小汽车刚从汽车制造厂里出来,对一切都觉得奇怪。它看到马路上、大街上这么热闹,开心得“嘀嘀”直叫。它一会开到东,一会开到西,可自由了!忽然,它看到大街上有样东西总是不停地眨眼睛,觉得非常奇怪。你们能告诉小汽车这是什么吗?

  2、红灯眨眼睛是告诉我们什么?绿灯眨眼睛又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3、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4、小汽车不认识红绿灯这样在马路上开行不行啊?

  二、小汽车懂规则

  1、多谢小朋友的帮助,小汽车现在懂得红绿灯的作用了。

  2、它啊还念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呢。(教师朗诵儿歌一遍)。

  3、小汽车看到“红灯”是怎么做的?看到“绿灯”是怎么做的?看到“行人”是怎么做的?

  4、教师分别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请幼儿在座位上分别做出“停车”、“开车”、“按喇叭”的动作。

  5、幼儿学念儿歌,教师在相应的地方逐一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以帮助幼儿记忆。

  三、小汽车行驶

  1、幼儿根据教师发出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红灯红灯眨眼睛、绿灯绿灯眨眼睛、行人行人走过来。

  2、请幼儿做开车状,教师交替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幼儿据此做出相应的动作。

  3、小汽车开了一天它累了要回家了。我们听到音乐小汽车就开动了,音乐停就开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们家就到了。

  附儿歌:开汽车

  小汽车,嘀嘀嘀,

  开到东来开到西,

  看到红灯停一停,

  看到绿灯向前行,

  看见行人按喇叭,

  ——嘀嘀。

红绿灯 篇2

  目标:1、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准备:1、拟人化的红灯、绿灯各一个,行人信号牌一个。

  2、录音磁带《小汽车》。

  3、小汽车出门背景图过程:一、小汽车出门

  1、 在背景图上边说表演:

  有辆小汽车刚从汽车制造厂里出来,对一切都觉得奇怪。它看到马路上、大街上这么热闹,开心得“嘀嘀”直叫。它一会开到东,一会开到西,可自由了!忽然,它看到大街上有样东西总是不停地眨眼睛,觉得非常奇怪。你们能告诉小汽车这是什么吗?

  2、 红灯眨眼睛是告诉我们什么?绿灯眨眼睛又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3、 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4、 小汽车不认识红绿灯这样在马路上开行不行啊?

  二、小汽车懂规则

  1、多谢小朋友的帮助,小汽车现在懂得红绿灯的作用了。

  2、它啊还念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呢。(教师朗诵儿歌一遍)。

  3、小汽车看到“红灯”是怎么做的?看到“绿灯”是怎么做的?看到“行人”是怎么做的?

  4、 教师分别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请幼儿在座位上分别做出“停车”、“开车”、“按喇叭”的动作。

  5、 幼儿学念儿歌,教师在相应的地方逐一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以帮助幼儿记忆。

  三、小汽车行驶

  1、 幼儿根据教师发出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红灯红灯眨眼睛、绿灯绿灯眨眼睛、行人行人走过来。

  2、 请幼儿做开车状,教师交替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幼儿据此做出相应的动作。

  3、 小汽车开了一天它累了要回家了。我们听到音乐小汽车就开动了,音乐停就开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们家就到了。

  附儿歌:开汽车

  小汽车,嘀嘀嘀,

  开到东来开到西,

  看到红灯停一停,

  看到绿灯向前行,

  看见行人按喇叭,

  ——嘀嘀。

红绿灯 篇3

  本文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班安全活动《红绿灯》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课前准备

  课程目标:

  1、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课程准备:

  1、拟人化的红灯、绿灯各一个,行人信号牌一个。

  2、录音磁带《小汽车》。

  3、小汽车出门背景图 过程:一、小汽车出门

  1、 在背景图上边说表演:

  有辆小汽车刚从汽车制造厂里出来,对一切都觉得奇怪。它看到马路上、大街上这么热闹,开心得“嘀嘀”直叫。它一会开到东,一会开到西,可自由了!忽然,它看到大街上有样东西总是不停地眨眼睛,觉得非常奇怪。你们能告诉小汽车这是什么吗?

  2、 红灯眨眼睛是告诉我们什么?绿灯眨眼睛又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3、 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4、 小汽车不认识红绿灯这样在马路上开行不行啊?

  二、小汽车懂规则

  1、多谢小朋友的帮助,小汽车现在懂得红绿灯的作用了。

  2、它啊还念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呢。(教师朗诵儿歌一遍)。

  3、小汽车看到“红灯”是怎么做的?看到“绿灯”是怎么做的?看到“行人”是怎么做的?

  4、 教师分别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请幼儿在座位上分别做出“停车”、“开车”、“按喇叭”的动作。

  5、 幼儿学念儿歌,教师在相应的地方逐一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以帮助幼儿记忆。

  三、小汽车行驶

  1、 幼儿根据教师发出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红灯红灯眨眼睛、绿灯绿灯眨眼睛、行人行人走过来。

  2、 请幼儿做开车状,教师交替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幼儿据此做出相应的动作。

  3、 小汽车开了一天它累了要回家了。我们听到音乐小汽车就开动了,音乐停就开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们家就了。

红绿灯 篇4

  小班综合活动《红绿灯》

  无锡市荡口中心幼儿园  杨毓英

  活动目标

  1、感知红、绿灯的特征、用途。

  2、初步尝试用剪刀沿轮廓线剪,产生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尝试按信号做动作,初步具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4、认读汉字“红灯”“绿灯”。

  活动准备

  设置马路(没有红绿灯)、红绿腊光  <br><p></p>纸、胶水、抹布、牙膏盒、橡皮泥、音乐磁带、录音机、红绿灯图片、字卡“红灯”、“绿灯”。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瞧,大马路上停着那么多玩具汽车,你们想玩吗?那我们来当小司机,把这些汽车开起来,好吗?开的时候要在马路上开”。幼儿自由玩汽车。(听音乐)

  师:“汽车累了,我们让他们休息一下,我们也休息一下吧。”

  二、感知红绿灯的特征、用途

  1、师:“刚才,我们玩了开汽车游戏,高兴吗?那你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个别讲述)

  “那我们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好朋友说一说好吗?”

  幼儿互相交流。

  个别讲述。

  师小结。

  “那你们知道红、绿灯是什么样子的吗?”(自由讲述)

  2、观察红、绿灯的特征。

  出示红绿灯图片。

  师:“这就是红绿灯。今天,老师还带来了红、绿灯灯的字宝宝。”(认读红绿灯)

  教师小结红绿灯的特征。

  “马路上有了红绿灯,汽车司机开车就安全多了。”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马路装上红绿灯,好吗?”

  三、制作红绿灯

  1、提出要求: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怎样用这些材料来制作红绿灯,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小剪刀,小朋友使用剪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剪的时候,沿轮廓线剪,用完以后把小剪刀的嘴巴闭拢,轻轻放在箩筐里,剪下来的纸屑放在箩筐里,其它材料也要归放好。

  2、幼儿自选材料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把幼儿的作品放在马路上。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给马路装上了红绿灯。马路上有了红绿灯,汽车司机就可以看红绿灯来开车了。现在我们再来当一回小司机好吗?这回小司机要看信号来开车了。

  四、游戏“红绿灯”

  1、交代游戏规则,看信号做动作。

  2、幼儿游戏,模仿开汽车动作,一个跟着一个向前跑,按信号做动作。(听音乐)

红绿灯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红绿灯的用处。以及交警叔叔为我们带来的好处。 

  2、让小朋友懂得在过马路时。应注意安全。一定要走斑马线。

  3、帮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增强幼儿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活动准备

  彩笔、纸若干。挂图一幅。音乐。

  活动过程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很漂亮的画。想不想看一下呀!不过再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看。老师是有问题要问你们的。

  出示挂图老师提问:

  1、这幅画很漂亮。那上面都有什么!

  2、交警叔叔在干什么!

  3、那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十字路口,为什么有的车子停下了,但有的车的车子还是走呢?

  4、红绿灯有什么用?

  老师总结 :对,红绿灯和交警叔叔差不多是一样的,都是来管理交通的,红绿灯就像交警叔叔的哨子一样,所以在过马路的时候,不用交警叔叔吹哨子,我们抬头看一下是亮什么灯就行了,这样交警叔叔就会省点事了对吧!

  5、那行人过马路时应该怎么走呢?

  6、启发幼儿思考:假如马路上没有交警叔叔。会怎么样?(让幼儿自由发挥 )

  老师总结:小朋友。马路上能不能少了交警叔叔呀!(不能)你喜不喜欢交警叔叔?(喜欢)那你想不想和交警叔叔一样?(想)那可是很累的,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下雪,交警叔叔都要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是马路上的行人与车辆行驶畅通无阻,并且保证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小朋友你们说交警叔叔,辛苦不辛苦呀!(辛苦)那咱们以后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好不好?(好)

  学儿歌:

  过马路别慌张,

  注意行人和车辆, 

  左左右右仔细瞧,

  红灯亮了等一等,

  绿灯亮了赶紧过,

  斑马线上慢慢走,

  交通安全记心上。

  结束:听音乐画画《大马路》

红绿灯 篇6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马路上的“红绿灯”

  活动目标:

  1、.通过做游戏,使幼儿初步知道过马路时,我们小朋友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2、培养幼儿遵守纪律的习惯,以及初步掌握安全小常识,从而学会自保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日常生活中曾观察到的红绿灯标志的图片、用纸板做的红绿灯,红绿黄灯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交通安全图画,引出课题:“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然后老师与幼儿一起认识三种颜色的灯,并通过儿歌内容的了解初步知道“红灯停,绿灯走,黄灯停一停”。

  2、老师交代游戏规则。(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做小汽车,另一组做小朋友步行,当汽车行人看见红灯时都必须停下,当看见绿灯才能行走……)

  3、游戏中教师注意指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等。

  4、游戏完毕幼儿与教师一起小结,对遵守规则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并要求幼儿把这些知识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5、从活动中引出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进餐细嚼慢咽、走路看路、不随意跟陌生人走等。

  6、游戏:红绿灯

红绿灯 篇7

  活动目标:

   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知识  学习按指令快步走和慢步走 活动准备:

   儿歌:《红绿灯》(CD播放,歌词见“附录”)

   材料: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塑料牌子各一块,口哨一个。 活动过程:

   教师分别举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塑料牌子当作信号灯,请幼儿分别说一说

  三种严责的信号灯各代表什么意思。

  ——信号灯是红色的时候,问幼儿可以不可以走。(不可以走) ——信号灯是绿色的时候,问幼儿可以不可以走。(可以走)

  ——信号灯是红色的时候,问幼儿该怎么办?(如果还没有通过马路,看到

  黄灯亮起的时候就应该停下;如果已经走到马路的一般,应该快速通过,不能逗留。)

   分角色玩红绿灯游戏

  ——教师当交警,手拿代表交通信号灯的红黄绿三块牌子,幼儿扮演司机。 ——游戏中提醒幼儿保持距离,以免户型冲撞或撞到其他的东西。  讲解红绿灯游戏规则

  ——念完儿歌“红绿灯”歌词后“司机”(幼儿)开车前进; ——“交警”亮出红灯牌子,车子要停下; ——“交警”亮出绿灯牌子,则汽车应该继续前进。

   要是“司机”美誉遵守交通规则,就要退到一边接受处罚,或赶紧说“红灯”,

  然后就在原地不动,要等其他“司机”来摸一下并喊“绿灯”,才能自由行动。

   待幼儿熟悉规则后,可以请他们扮演“交警”的角色。

   按淘汰制进行游戏,对于坚持到最后的“司机”,可以授予他们“文明小市

  民”称号。

  常活动:

   利用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幼儿玩一玩“红绿灯”的游戏,以加深幼儿对

  交通规则的印象,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附:

  红绿灯(儿歌)

  大马路,宽又宽, 红绿灯儿站路边。 红灯停,绿灯行, 遵守规则别忘记!

红绿灯 篇8

  日期

  活动名称

  假如没有红绿灯

  执教者

  活动目标

  1、知道红绿灯的基本作用。

  2、根据画面中马路的情景来判断红绿灯情况。

  环境创设

  图片

  重点与

  难点

  了解红绿灯的作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谜语:什么东西长着一条腿,三只眼睛?(红绿灯)

  二、活动组织

  1、出示图片1红绿灯

  师:宝宝,你们在哪里看到过红绿灯呢?(马路上、十字路口)(十字路口红绿灯)

  师:为什么十字路口要有红绿灯呢?(司机行人要看清)

  2、出示图2和3,让幼儿判断红灯和绿灯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怎么做。

  师小结:在十字路口,红灯亮了我们要马上停下来,绿灯亮了我们才能继续往前走。(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才能行。)

  2、师:假如没有红绿灯会发生什么事情?让幼儿讨论。(小朋友们要牢记,交通规则最重要。)

  三、学念儿歌《十字路口红绿灯》

  1、教师根据图意,朗诵儿歌。

  2、幼儿学念儿歌。

  价值分析:

  反思与调整:

红绿灯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游戏,巩固对“红灯停、绿灯走”的交通规则的认识。

  2、愉快地参加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幼儿已认识了马路上的红绿灯、红、黄、绿灯(自制)、歌曲录音《红绿灯》。

  活动重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游戏动作。

  活动难点:巩固“红灯停、绿灯走”的交通规则。

  活动过程:

  1、在讨论中引发主题:

  (1)回忆引发讨论:

  —“前几天,我们在马路上看到了什么?”

  “马路上为什么要有红绿灯?”

  (2)了解红、绿、黄灯的不同作用:

  —“红、绿、黄灯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红绿灯的游戏。”

  2、在游戏中感受旋律:

  游戏一:红绿灯(以歌曲旋律为背景)

  方法:幼儿做小司机四散跑动,老师分别出示红、黄、绿灯。红灯时,幼儿蹲下做刹车状;黄灯时,幼儿起立做准备状;绿灯时,幼儿向前行驶。

  游戏二:十字路口(以歌曲旋律为背景)

  方法:将幼儿分成四组,分别站在十字路口的四条马路上做小司机,老师站在交叉路口做红绿灯,幼儿根据不同颜色的灯做出相应的反应。

  3、在角色互换中学唱歌曲:

  (1)请一名幼儿做红绿灯指挥交通,老师扮演小司机示范演唱歌曲。

  (2)幼儿和老师一起在唱唱玩玩中学习歌曲。

  (3)幼儿和老师共同搭肩组合成公共汽车或大卡车等,边唱边玩:

  ——“你们想开一辆什么车?”

红绿灯 篇10

  活动目标:1、倾听音乐,感知乐曲中的行进与停止。2、初步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乐曲中的行进与停止。3、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我是汽车小司机》、《开始和停止》音乐、红绿灯、小鸟玩具活动过程:一、律动《我是汽车小司机》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开车的时候,看到红灯时怎么样的?看到绿灯呢?幼儿回答二、倾听音乐 1、熟悉音乐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这段音乐中也有红绿灯在里面。(播放音乐)师:我们刚才在听音乐动起来的时候,感觉是什么灯亮了?我们停下来的时候,觉得是什么灯亮了?2、再次熟悉音乐师:我们来和音乐玩游戏,伸出小手拍拍。看哪个小朋友耳朵最灵,能跟着音乐里的红绿灯来拍手。幼儿初步感受音乐中的行进与停止。三、表现音乐1、听音乐玩游戏出示小鸟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小鸟是如何跟着音乐中的红绿灯来飞的。2、幼儿模仿几种小动物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四、结束活动    随音乐开车离开

红绿灯 篇11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瞧,大马路上停着那么多玩具汽车,你们想玩吗?那我们来当小司机,把这些汽车开起来,好吗?开的时候要在马路上开”。幼儿自由玩汽车。(听音乐)

  师:“汽车累了,我们让他们休息一下,我们也休息一下吧。”

  二、感知红绿灯的特征、用途

  1、师:“刚才,我们玩了开汽车游戏,高兴吗?那你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个别讲述)“那我们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好朋友说好吗?”幼儿互相交流。

  个别讲述。师小结。“那你们知道红、绿灯是什么样子的吗?”(自由讲述)

  2、观察红、绿灯的特征。

  出示红绿灯图片。

  师:“这就是红绿灯。今天,老师还带来了红、绿灯的字宝宝。”(认读红绿灯)教师小结红绿灯的特征。

  “马路上有了红绿灯,汽车司机开车就安全多了。”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马路装上红绿灯,好吗?”

  三、制作红绿灯

  1、提出要求: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怎样用这些材料来制作红绿灯,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小剪刀,小朋友使用剪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剪的时候,沿轮廓线剪,用完以后把小剪刀的嘴巴闭拢,轻轻放在箩筐里,剪下来的纸屑放在箩筐里,其它材料也要归放好。

  2、幼儿自选材料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把幼儿的作品放在马路上。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给马路装上了红绿灯。马路上有了红绿灯,汽车司机就可以看红绿灯来开车了。现在我们再来当一回小司机好吗?这回小司机要看信号来开车了。

  四、游戏“红绿灯”

  1、交代游戏规则,看信号做动作。

  2、幼儿游戏,模仿开汽车动作,一个跟着一个向前跑,按信号做动作。(听音乐)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交通信号灯。

  【活动目标】1、感知红、绿灯的特征、用途。2、初步尝试用剪刀沿轮廓线剪,产生对手工活动的兴趣。3、尝试按信号做动作,初步具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设置马路(没有红绿灯)、红绿腊光纸、胶水、抹布、牙膏盒、橡皮泥、音乐磁带、录音机、红绿灯图片、字卡“红灯”、“绿灯”。

红绿灯 篇12

  活动目标:

  1、了解人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哭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体验。

  2、知道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用各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1册第29——37页。

  2、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回忆已有的情感体验

  1、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感觉,有快乐,有悲伤,有激动,有生气……快乐、开心的时候,你会干什么?(开怀大笑、唱歌等)生气、难过的时候,你又会怎样?(一个人独处、哭等。)

  2、什么时候你会哭?(请幼儿举例说明。)哭的时候和哭过之后,心里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二、讨论如何调节自己不快的情绪

  1、请小朋友打开书。

  2、棕熊蓬蓬是怎样找到开心的?为什么他会感到开心?(帮助了别人,自己觉得充实起来。)

  3、你不开心的时候,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变得开心?当身边的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你有什么办法使他们变得开心?

  三、音乐游戏:心情歌

  听听歌曲,唱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来唱一唱吗?

  鼓励幼儿根据音乐的内容进行创编,如:“我高兴,我高兴,我就大声笑(哈、哈、哈)”,体验表现的乐趣。

红绿灯 篇13

  中班音乐活动:红绿灯

  一、推荐主题:

  《交通工具博览会》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游戏化的相关性分析:

  孩子们在过马路时,常常会看到红绿灯,他们总有些关于交通标志的疑问。本次活动就是以红绿灯为内容,以游戏、情境表演的形式来开展的。

  三、建议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在游戏中增强对红绿灯的规则意识。

  3、体验开汽车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红绿灯道具。

  2、歌曲图谱。

  (三)活动过程:

  律动导入——欣赏学唱——肢体表现——音乐游戏

  (一)律动导入:

  1、幼儿跟随老师在律动中开汽车:

  ——哇,今天我心情真好,我准备开汽车去兜兜风,你们想不想做乘客一起去看看啊!

  ——幼儿跟在老师后面排成一排随着律动进场。

  2、引出红绿灯:

  ——师:小乘客们,刚才你们有没有注意我们的马路边有什么?(红绿灯)

  ——师:那司机看见红绿灯应该怎么样?看见绿灯应该怎么样?(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

  3、引出小喇叭:

  ——师:司机在开车的时候如果前面有行人挡住了路,应该怎么提醒他呢?

  ——教师出示三个喇叭的图谱,师:看着图,谁来试试响喇叭,看看要响几次?

  (二)欣赏并学唱歌曲《红绿灯》: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师:我又要开汽车啦,这次请乘客们仔细听听我是怎么开的,汽车的喇叭会响几次?会有什么不同。

  ——教师清唱一遍《红绿灯》

  ——幼儿回答听到的内容,教师依次出示图谱。重点区分两次不同的喇叭声。

  2、幼儿依据图谱,在情境中学唱歌曲:

  ——教师指着图谱,随着钢琴伴奏完整演唱一遍。

  (三)用肢体表现音乐:

  1、按身体的各个部位做喇叭演唱:

  ——教师跟幼儿一起唱一遍,教师唱到“叭叭叭”就做按喇叭状。(左手握拳作喇叭。)

  ——师:我刚才开的车装了个大喇叭,瞧,就在这里!那你们的喇叭在哪里啊?

  ——师:还可以把你的喇叭装在什么地方?(鼻子、胸口、腿上等等)

  2、为“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加上肢体动作演唱。

  ——师:小司机们开着车,这时候看见红灯我们怎么办啊(唱到“看见红灯不能走”时作刹车状,身体向前倾,车子要停下来。)

  ——师:看见绿灯呢?(唱到“看见绿灯快快走”时踩油门,身体向后仰,并且不停转动方向盘,开动小汽车。)

  ——加上肢体动作唱“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

  3、完整演唱歌曲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师:现在我是警察哦,小司机们,你们开汽车的时候要仔细看好警察出示的红绿灯,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话警察要开罚单的哦,好,小司机们,把好你的方向盘,系好安全带,我们准备出发啦!(警察在歌词看见红灯,看见绿灯时分别出示红绿灯。)

  (评析:用情境性的语言提示幼儿,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更加融入音乐情境中。)

  (四)音乐游戏——《红绿灯》

  教师依然做警察,出示红绿灯,小司机边唱边到空地上开汽车,警察要对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警察开罚单,不能继续游戏。加强幼儿对红绿灯的规则意识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评析:以游戏情境的教学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充满趣味的形式中巩固歌唱学习。)

红绿灯 篇14

  校园红绿灯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体会规则的重要意义,认识到集体生活需要规则的制约;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气球若干,长绳一根,大白纸数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搜集“名人与规则”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活动体验

  1、老师宣布规则:男女同学进行夹气球接力比赛,两人一组,用脖子夹住气球传给对面的另一组同学,不能用手触摸,气球掉落后返回起点,重新开始。轮流往返,最先完成者获胜。

  2、学生补充规则:人数必须相同,多余的女生挑选出来当裁判。(发现问题:谁该出来当裁判?学生集体商议解决问题,如用“拳头、剪刀、布”等方法决定等,具体方法略)

  3、游戏结束后,就比赛进行讨论:有什么问题和感想?

  4、制定新规则(可以是多种规则),重新比赛,尽情游戏。

  二、讨论交流

  1、刚才玩得开心吗?在比赛中我们制定了哪些规则,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我们还能玩得这么开心吗?为什么?

  2、交流:你最喜欢看的体育竞赛是什么?它有哪些规则?说说你印象最深或认为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3、阅读教科书第28页关于足球比赛的故事,补充有关比赛规则的趣闻。

  4、小黑板出示问题:这些规则重要吗?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

  (1)下棋不能飞象过河。                 (2)升国旗时必须肃立。

  (3)春游时不能私自离队。       (4)在阅览室要保持安静。

  三、活动拓展

  1、假如你是校长,为了保障同学们的安全,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你会制定哪些规则?分组讨论,写在大白纸上。

  2、每组派代表上台宣布各自制定的规则,评议:哪些规则制定得好,哪些规则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3、分组修订规则。

  4、老师把复印好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校规的附上校规)分发给各组组长,学生比较一下:你们自己制定的校规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发表感相。

  5、讨论:你认为这些行为规范对我们的成长影响大吗?为什么?(阅读教科书第32页故事)

  6、综合大家的意见,给校长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校规的赞扬或修订建议。

  四、校园调查

  1、组内自评:逐条对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自订校规,你认为自己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还不够,想想做得不够的原因是什么?

  2、在校园内还存在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对于矫正大家的行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如,以自己的亲身体验鼓励大家遵守规则、开展宣传活动等)写出调查表格和倡议书。

  3、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1~2条规则画成宣传卡、搜集“名人和规则”的故事,准备给低年级的同学演讲。

  五、活动拓展

  与一年级同学举行联谊活动。

  1、举行宣传卡赠送活动:一对一解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校规。

  2、演讲“名人与规则”的故事。

  3、自由交流,说说自己对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的体会。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