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默笙日期:2025-02-28人气:2
《圆圈》教案(精选4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中的语言分析出各种动物所要的“O”各表示什么。
2、能在理解童话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知故事中小猴的形象特点。
3、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圆形物体的作用。
活动准备:
1、头饰(小猴、小鸭子、小猫、小老虎、小兔子)
2、故事连环画
3、排练情景表演:小猴卖“O”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景表演,学说故事中动物的对话,了解故事内容。
1、小猴自我介绍:我开了一个小商店,不知今天会有谁来买东西。
2、幼儿戴着动物头饰一起走过来。师:请问,你们要买什么呀?幼儿齐声说:我们要买圆圈圈。
4、师:咦,这圆圈圈到底是什么呢?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幼儿猜测)
5、师:唉!小朋友说了这么多像圆圈圈一样的东西,它们到底想买什么呢?拍拍自己的脑袋说:诶,我有办法了,让我来问问它们买圆圈圈有什么用不就知道他们想买什么了吗?将故事表演完。
二、通过提问,使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1、我的商店里刚才来了哪几位顾客?
2、小动物们要买的是什么呀?
3、它们买的东西有一样的地方吗?
4、告诉幼儿故事的题目。(刚才,老师和小朋友表演的故事名字叫《小猴卖“O” 》)
三、完整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1、老师还带来了一本《小猴卖“O” 》的故事书呢,你们想不想看。
教师边讲边用等待的方式鼓励幼儿自己讲述。
2、小猴想了好办法,使小动物都买到了自己想要的圆圈圈,你们觉得故事里的小猴怎么样?(它是一只非常聪明、机灵的小猴。)
四、游戏:到小猴家买“O”。
1、小猴的商店里还有许多圆圈圈,我们一起来找找看。(说出物品的名称)你们想不想再来考考小猴,也到小猴的商店里来买圆圈圈?
2、讲解游戏规则:小动物买东西的时候有没有直接说出想买的东西的名称?那我们小朋友到小猴商店里来买的时候能不能直接说出物品的名称?
3、请一幼儿扮演小猴,其它幼儿演顾客。
4、小猴商店里圆形的`东西都被小朋友买走了。但平时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定还看见过很多圆圆的东西,请小朋友课后跟自己的好朋友讲一讲,好吗?
活动目的: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中各种动物的语言分析出他们要买的究竟是什么。
2、对故事中的对话感兴趣。3、鼓励幼儿大胆想像“o”。活动准备:
小猴、小鸭、小猫、小狗、小老虎、小兔等图片和头饰。
圆圈图片(反面相对应的有游泳圈、镜子、铁环、足球、蛋糕或实物)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几天,许多小朋友都积极地参加游戏,争当售货员。小猴子听说了,也开了一个百货商店。小猴子特别聪明,又有礼貌,生意做得特别好。今天,又来了五位顾客买东西。不过,他们要买的东西很特别,很奇怪。他们到底要买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
二、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小动物的出场顺序。
2、师讲完故事,向幼儿提问:
a、小猴的儿童百货店里来了哪几个顾客?
b、他们手里都拿了什么?
c、他们买圈干什么?
三、再次欣赏故事,根据动物的语言帮助幼儿分析,小动物所需要的“o”是什么。
1、小猫对小猴说什么?他买圈圈做什么?你知道小猫买的圈圈是什么吗?小猴拿对了吗?(教师翻转图片,揭示答案)你觉得小猴怎么样?
2、第二个顾客是谁?他买圈圈做什么?你知道是什么吗?他是否满意呢?
3、依次分析各个动物的话,方法同上。
4、讨论:
小猴看到的图片,为什么想到小动物买的是游泳圈、镜子、铁环、足球、蛋糕呢?
小结:原来这些东西和圆圈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是圆形。
四、请部分幼儿戴上头饰表演故事。
五、激发幼儿对圆圈的想象。
1、现在,请小朋友做小猴子,老师也来买东西了。你可要听好,我买的东西是什么。(师模仿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我买圈圈用来放在腰里转一转。)幼儿回答我买的东西是什么。
2、师幼交换角色,要求幼儿大胆想像圆圈。(幼:兔妈妈生病了,小兔来买“o”给妈妈吃—买“o”药片)
3、幼儿相互游戏。
研究目标:
在集体教学中开展科学认读的有效方法(教学方法、手段)。
活动目标:
1、运用一些方法、形式,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故事中动物的话分析它们所要的“o”各代表什么。
3、学说动物关于对“o”的描述,引发对物体形状的探索。准备:
圆圈宝宝、圆圈图片(购物卡)、字宝宝及图片实物、小猴的头饰。活动过程:
一、出示“o”宝宝,说说关于“o”的话,让幼儿猜。
1、出示宝宝,问:你们在我身上看到最多的是什么?(圆)
2、出示(板书)展示字宝宝:“圆圈”
3、我有一些关于“圆圈”的小问题,我一会提出,请小朋友猜猜。谁猜对了送给他一张“购物券”,一会参加“游戏”。
(1)“o”宝宝说:“这个圆圈可以用来学游泳,是什么?”
(2)“o”宝宝说:“这个圆圈可以用它照着洗脸、梳头,是什么?“
(3)“o”宝宝说:“这个圆圈可以用我手中的钩子与别人玩,是什么?”
(4)“o”宝宝说:“这个圆圈可以用脚上的球鞋踢着与大家进行一场比赛,是什么?”
(5)“o”宝宝说:“这个圆圈可以当早点,是什么?”
小朋友,真聪明。你们也可以出点这样的题来考考“o”宝宝。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述说故事中的话语。
1、“o”宝宝还知道一则关于“o”的故事,我们来听听好吗?(播放故事,关注故事名称“小猴卖“o”)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小猴的儿童百货商店里来了哪几位顾客?
(2)他们手里都拿着什么?这些小动物一开始有没有直接告诉他们想买的“圆圈”是什么?
(3)他们都想买什么?
3、讨论:
小猴为什么会想到小动物买的是游泳圈、镜子、铁环、足球、蛋糕呢? 怎么说的?(请幼儿尝试复述语句)发购物券。
4、总结:
这些东西和圆圈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是圆形的。
三、游戏“小猴卖o”。
1、老师扮小猴,请小朋友拿着购物券来购物。
要求:出示购物券,并像故事中的小动物一样说话,让小猴猜。
2、请小朋友扮小猴,分三点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本节课前后都利用了游戏的方法,引起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与讲述语句的意愿,用游戏特有的愉快方式,让幼儿感受小动物的语言,帮助他们把小动物的话变为自己的话,尽可能地为幼儿释难,增加幼儿的词汇量与理解力。我还用“圆圈宝宝”的形象引导幼儿关注物体的形状,自始自终围绕主题“圆圈”开展活动。在了解的基础张用激励法与集体小组式的交流方式启发幼儿的探索、讨论、想象。再而延伸至区角活动更深入地开展活动。探寻“□”、“△”等物体的形状特征,从身边的事物着手。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圆圈》,唱清歌词,初步唱准曲调。
2.联想其他圆形物体,替换歌词“大皮球”,并唱出来。
3.积极想出新歌词,体验到新活动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认识并画过圆形,对圆形有一定的认知经验。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唱准旋律,并尝试替换歌词演唱。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情境教学法、设问导答法、游戏教学法等。
六、教学过程:
一、走圆圈导入。
1.播放录音,教师走圆场步,引起幼儿观察。
师:刚才老师走了一个什么形状?
2.请幼儿跟着老师走圆圈。
二、学唱歌曲。
1.师:刚才我们一起走了一个大圆圈,那现在老师请你们听着音乐,用手画圆圈(一小节画一个圆圈)
2.讨论由圆圈形象所联想到的物体。
师:小朋友们画的圆圈像什么?
3.教师范唱。
提问:我画了一个什么?
大圆圈什么样子的?
圆溜溜的大圆圈像什么?
4.集体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5.跟老师学唱歌曲。
6.单独练习有困难的乐句。
3.7.整体学唱歌曲。
三、替换歌词。
1.师:除了大皮球是圆圆的,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圆形的?
2.根据幼儿联想到的圆形物体,替换“大皮球”进行集体练唱。
3.全体幼儿唱第1-8小节,想出其他圆形物体的幼儿在第9-10小节用其名称填词并演唱。
上一篇:《下蛋啰》教案(精选3篇)
下一篇:《找朋友》教学设计(精选16篇)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