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归宫阙夕已去日期:2025-02-08人气:5
差一点儿(精选6篇)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动脑筋摘苹果的过程,学习词蹦蹦跳跳、慢慢吞吞。
2、幼儿创造性地续编故事,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小动物们想办法摘苹果的简单过程。
3、懂得遇到问题应与同伴团结合作、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大背景图、小动物的活动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提问:图片上有什么?什么样的苹果?你们想吃吗?
二、关键中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有一只小乌龟想吃苹果,可是树太高了,够不着怎么办?你有办法吗?
2、正在小乌龟发愁的时候谁来了?小兔子是怎样来的?一起学一学。(学习词蹦蹦跳跳)
3、小乌龟想了个什么办法摘苹果?它是怎样对小兔子说的?它们能摘到苹果吗?
4、正在他们俩个发愁的时候,汪汪汪,谁来了?小乌龟会对小狗说什么?这次能摘到苹果吗?还有谁会来帮忙?
5、他们三个发愁的时候谁来了?小熊慢慢吞吞地走来了,小熊怎样走路的?小朋友学一学小熊走路的样子。(学习词:慢慢吞吞)
6、小乌龟看到小熊来了心情怎样?小乌龟会对它说什么?这次他们够到苹果了吗?
三、讨论交流,续编故事,体验创编的乐趣
1、引导幼儿讨论摘苹果的办法,并能较连贯地讲述。
2、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重点续编故事结尾。
四、游戏结束,引导幼儿感受问题解决后的快乐
小朋友帮小动物想了这么多办法,小动物们终于摘到了苹果,他们的心情怎样?小朋友的心情怎样?我们一起抬着苹果出去吧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动脑筋摘苹果的过程,学习词蹦蹦跳跳、慢慢吞吞。
2、幼儿创造性地续编故事,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小动物们想办法摘苹果的简单过程。
3、懂得遇到问题应与同伴团结合作、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背景图、小动物的活动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提问:图片上有什么?什么样的苹果?你们想吃吗?
二、关键中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有一只小乌龟想吃苹果,可是树太高了,够不着怎么办?你有办法吗?
2、正在小乌龟发愁的时候谁来了?小兔子是怎样来的?一起学一学。(学习词蹦蹦跳跳)
3、小乌龟想了个什么办法摘苹果?它是怎样对小兔子说的?它们能摘到苹果吗?
4、正在他们俩个发愁的时候,汪汪汪,谁来了?小乌龟会对小狗说什么?这次能摘到苹果吗?还有谁会来帮忙?
5、他们三个发愁的时候谁来了?小熊慢慢吞吞地走来了,小熊怎样走路的?小朋友学一学小熊走路的样子。(学习词:慢慢吞吞)
6、小乌龟看到小熊来了心情怎样?小乌龟会对它说什么?这次他们够到苹果了吗?
三、讨论交流,续编故事,体验创编的乐趣
1、引导幼儿讨论摘苹果的办法,并能较连贯地讲述。
2、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重点续编故事结尾。
四、游戏结束,引导幼儿感受问题解决后的快乐小朋友帮小动物想了这么多办法,小动物们终于摘到了苹果,他们的心情怎样?小朋友的心情怎样?我们一起抬着苹果出去吧。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小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根据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丰富词汇:又大又红、蹦蹦跳跳、慢吞吞。
2.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并尝试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小动物摘苹果的简单过程。
3.懂得遇到问题可以动脑筋想办法,知道人多力量大。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差一点》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入。
1.教师说谜语,引导幼儿猜测:小朋友,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它是一种水果“红红脸,圆又圆,吃一口,脆又甜。
那苹果长在哪里?看,这里也有一棵苹果树。树上的苹果什么样子的?学习词语:又大又红。
2.设疑:有一个小动物也特别想吃掉这个苹果,我们一起看一看是哪个小动物?
二、结合课件,采用关键中断法提出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小乌龟图片,教师讲述故事,关键中断法提问:
小乌龟特别想吃苹果,可是它一个人能摘到苹果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想什么办法吃到苹果?
2.出示小兔子的图片:看,谁来了?小兔子是怎么走来的?丰富词汇:蹦蹦跳跳。
3.正在他们两发愁的时候,听,汪汪,谁来了?他们会对小狗说什么?现在有几个小动物了,他们会想什么好办法呢?这次他们能够摘到苹果吗?
4.他们三个发愁的时候谁来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猜一猜这次他们能摘到苹果吗?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小动物摘苹果的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后提问。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小乌龟请了哪些小动物帮忙摘苹果?提问:小乌龟会对小兔子说什么?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初步了解他们摘苹果的方法。
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小熊走路是什么样子的?丰富词汇:慢吞吞。他们是怎么对小熊说的?
2.最后他们摘到苹果了吗?为什么?我们快帮他们想个办法吧。
四、引导幼儿思考讨论摘苹果的办法。
思考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小动物摘到苹果?除了小动物们相互帮忙摘到了苹果,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摘到苹果?
小结:可以通过请小伙伴帮忙、借助工具等方式摘到苹果。
五、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懂得遇到问题应向别人求助、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1.小朋友,你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我们小朋友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也应该动脑筋想办法。
2.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小动物们最后用了许多种方法摘到了苹果,他们的心情怎样?小朋友的心情怎样?体会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是快乐的。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班续编故事:差一点儿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动脑筋摘苹果的过程,学习词蹦蹦跳跳、慢慢吞吞。 2、幼儿创造性地续编故事,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小动物们想办法摘苹果的简单过程。 3、懂得遇到问题应与同伴团结合作、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大背景图、小动物的活动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提问:图片上有什么?什么样的苹果?你们想吃吗? 二、关键中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有一只小乌龟想吃苹果,可是树太高了,够不着怎么办?你有办法吗? 2、正在小乌龟发愁的时候谁来了?小兔子是怎样来的?一起学一学。(学习词蹦蹦跳跳) 3、小乌龟想了个什么办法摘苹果?它是怎样对小兔子说的?它们能摘到苹果吗? 4、正在他们俩个发愁的时候,汪汪汪,谁来了?小乌龟会对小狗说什么?这次能摘到苹果吗?还有谁会来帮忙? 5、他们三个发愁的时候谁来了?小熊慢慢吞吞地走来了,小熊怎样走路的?小朋友学一学小熊走路的样子。(学习词:慢慢吞吞) 6、小乌龟看到小熊来了心情怎样?小乌龟会对它说什么?这次他们够到苹果了吗? 三、讨论交流,续编故事,体验创编的乐趣 1、引导幼儿讨论摘苹果的办法,并能较连贯地讲述。 2、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重点续编故事结尾。 四、游戏结束,引导幼儿感受问题解决后的快乐 小朋友帮小动物想了这么多办法,小动物们终于摘到了苹果,他们的心情怎样?小朋友的心情怎样?我们一起抬着苹果出去吧。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动脑筋摘苹果的情节变化。
2、喜欢模仿动物的对话,大胆想象一个新的形象参与摘苹果的情节。
3、知道遇到困难可与同伴一起团结合作、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丰富词汇:蹦蹦跳跳、一摇一晃、慢慢吞吞、驮着。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动作理解差远了、差一点儿等词,学说小动物的对话。
活动难点:懂得遇到困难应与同伴一起团结合作、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小动物胸饰、《差一点儿》课件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1、提问:小朋友早上好,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
“差一点儿”,这个名字奇怪吗?什么是差一点呢?(幼儿讲述)
2、让我们坐在苹果树下一起来听这个故事吧。 二、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一)观察苹果树,讲述故事第一、二段
1、图一:你们看,这是一棵什么样的苹果树?(又高又大、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
讲述故事:在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苹果树,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馋得人直流口水。 2、图二:有一只小乌龟走来看见了,想吃苹果,可树太高了,够不着,怎么办呢?你有办法吗?(幼儿讲述)
3、我们来听一听,小乌龟想的什么办法?
(二)观察小兔和小猪,讲述故事第三、四段1、图三:小乌龟正在发愁的时候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走来了,小乌龟招招手
说:“小兔快站到我的背上来摘苹果!”(鼓励幼儿模仿小乌龟对小兔说的话。)
2、图四:小兔站上去一伸手,啊!怎么样?(差远了!)小兔够不着苹果,怎么办呢?
3、图五:正在他们发愁的时候,小猪一摇一晃地过来了。(一起学一学小猪
一摇一晃的样子)小乌龟会对小猪说什么?我们和小乌龟一起对小猪说吧。(集体学说对话:小猪,快站到我身上来摘苹果!)
4、图六:看看小猪是怎么做的?
讲述故事:小猪站到小乌龟的背上驮起了小兔。小兔一伸手,啊!还差一大截。小兔还是够不到苹果。
(三)重点观察小熊,讲述故事第五段。 1、他们三个发愁的时候,小熊慢慢吞吞地走来了,小熊怎样走路的?你们学一学小熊走路的样子。(学习词:慢慢吞吞) 2、小乌龟会怎么说?(小乌龟招招手说:“小熊,快站到我身上来摘苹果。”)你们猜小熊会怎么做?(请个别幼儿用比较连贯的语言来讲述。)
3、图七:瞧,小熊站到小乌龟身上驮起了小猪,小猪又驮起了小兔。小兔一伸手,啊?怎么了?它够到苹果了吗?(渗透词汇:还差一点儿!)
4、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这个故事叫差一点儿了吧!
三、完整欣赏故事《差一点儿》,结合课件进一步理解故事。
1、师边播放课件边播放故事录音,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2、引导幼儿可跟随故事的情节发展,一边做动作一边讲述,体验小动物还差一点儿没有吃到苹果的着急心情。
3、四只小动物真着急呀,他们一个驮着一个越站越高了,可还是差一点儿没有吃到苹果,他们很着急很失望,怎么办呀?我们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想想办法好吗?
四、讨论交流,续编故事,体验创编的乐趣 1、引导幼儿讨论摘苹果的办法,并能较连贯地讲述。
2、幼儿讲述后,让幼儿观看小动物吃苹果的课件(小兔用小棒打下苹果,
大家一起吃苹果。小猴帮忙爬上树摘下许多苹果,大家一起吃苹果。) 五、引导幼儿感受问题解决后的快乐 小朋友帮小动物想了这么多办法,小动物们终于摘到了苹果,他们的心情怎
样?小朋友的心情怎样?我们以后碰到困难应该怎么办呢?(我们也要向这四个
小动物一样,团结合作一起想办法。最后一定等想出好办法的。)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丰富词汇:又大又红、蹦蹦跳跳、慢吞吞。
2.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并尝试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小动物摘苹果的简单过程。
3.懂得遇到问题可以动脑筋想办法,知道人多力量大。
活动准备
故事《差一点》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入。
1.教师说谜语,引导幼儿猜测:小朋友,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它是一种水果“红红脸,圆又圆,吃一口,脆又甜。
那苹果长在哪里?看,这里也有一棵苹果树。树上的苹果什么样子的?学习词语:又大又红。
2.设疑:有一个小动物也特别想吃掉这个苹果,我们一起看一看是哪个小动物?
二、结合课件,采用关键中断法提出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小乌龟图片,教师讲述故事,关键中断法提问:
小乌龟特别想吃苹果,可是它一个人能摘到苹果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想什么办法吃到苹果?
2.出示小兔子的图片:看,谁来了?小兔子是怎么走来的?丰富词汇:蹦蹦跳跳。
3.正在他们两发愁的时候,听,汪汪,谁来了?他们会对小狗说什么?现在有几个小动物了,他们会想什么好办法呢?这次他们能够摘到苹果吗?
4.他们三个发愁的时候谁来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猜一猜这次他们能摘到苹果吗?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小动物摘苹果的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后提问。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小乌龟请了哪些小动物帮忙摘苹果?提问:小乌龟会对小兔子说什么?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初步了解他们摘苹果的方法。
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小熊走路是什么样子的? 丰富词汇:慢吞吞。他们是怎么对小熊说的?
2.最后他们摘到苹果了吗?为什么?我们快帮他们想个办法吧。
四、引导幼儿思考讨论摘苹果的办法。
1.思考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小动物摘到苹果?除了小动物们相互帮忙摘到了苹果,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摘到苹果?
小结:可以通过请小伙伴帮忙、借助工具等方式摘到苹果。
五、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懂得遇到问题应向别人求助、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1.小朋友,你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我们小朋友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也应该动脑筋想办法。
2.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小动物们最后用了许多种方法摘到了苹果,他们的心情怎样?小朋友的心情怎样?体会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是快乐的。
下一篇:水果谜语(精选8篇)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