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第四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作者:半世晨晓。日期:2024-08-29人气:3

导读:第四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第五节 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  (1)植物需要的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2)矿质元素的概念。  (3)矿质元素的作用。  (4)植物对离子的选择吸收。  (5)矿质元素的运输途径

第四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第五节 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

  (1)植物需要的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2)矿质元素的概念。

  (3)矿质元素的作用。

  (4)植物对离子的选择吸收。

  (5)矿质元素的运输途径。

  (6)矿质元素的利用。

  2.理解

  (1)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2)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根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它对矿质元素吸收的两个生理过程的联系以及矿质元素在植物体中存在形式和利用情况的对应关系,树立联系与统一的辩证观点。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1.通过对照实验培养科学实验、科学思维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2.难点:土壤溶液中离子和根表皮细胞表面离子的交换吸附过程。

  3.疑点: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与根对水分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4.解决办法

  (1)利用投影或计算机辅助教学显示有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2)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学生阅读、实验、讨论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

  

  1.课件准备

  课时目标(文字),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文字)、植物所需要的元素(文字)、正常状况下的大豆与缺n、缺p、缺k等状态下大豆生长状况的比较(彩图)、离子交换吸附过程(图解),对比实验的观察结果(表格)、矿质元素的利用(表格)。

  2.实验准备

  洋葱的根、小烧杯、剪刀、镊子、蒸馏水、亚甲基蓝的质量浓度为0.1mg/ml的cacl2溶液。(学生每两人一组,每组四条洋葱根,一套上述仪器和药品。)

  

  六、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电教媒体显示的内容,了解有关知识。

  2.动手操作实验,并与教师操作对照,规范各操作要领。

  3.阅读教材,理解有关知识。

  4.完成课堂练习,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投影:显示本课时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了解植物生活需要的元素

  绿色植物的矿质代谢包括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过程。什么是矿质元素呢?首先看看植物的组成和生活需要哪些元素。

  投影: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复习)

  

  提  问:这些化合物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回答: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提    问:植物的生活需要哪些元素呢?

  学生讨论:c.h、o、n、p……

  植物体内含有60多种元素,其中生活必需的元素有16种。

  投影:植物需要的元素:

  c、h、o、n、s、p、k、ca、mg;

  fe、mn、b、zn、cu、mo、cl。

  根据这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我们将其分为两大类:前九种含量较多称为大量元素,后七种称为微量元素。4页,当前第11234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