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作者:晚风吻别日期:2024-07-08人气:10
导读: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
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
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
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
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振兴东北,是新一届政府的政策兴奋点”。经济发展思路可概括为——“西部提速,东北攻坚,东部保持。东西互动,拉动中部”。在中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后,将中国经济引上一个新台阶,更多地在考虑中国腹地加快发展,同时也强调东部的示范作用和对西部、东北部的支援作用。由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我国区域发展“三极论”战略性的政策提出,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讨论和实施,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或焦点。
社会热点透析
一、振兴东北新战略
[热点聚焦]
(一) 在制造业方面,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重化
工基地,特别是机械工业,具有很强的产业、科研和技术
工人优势。在农业和生态资源方面,东北经济区粮食产量
占全国的比重已达14%,人均粮食产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6倍,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安全区。
(二) 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大整合时代的到来,为重
振东北的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新的背景和机遇。在新一轮全球
产业转移的浪潮中,东北老工业基地雄厚的技术和产业工人资源使其具有比较优势。
(三)从装备制造业的市场来看,我国东南沿海有巨大的需求,眼下却大多从海外进口。东北应抓住机遇,把自己的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四)中国共产党xx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XX年5月31日至6月3日,总理在辽宁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在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要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振兴东北是一场新的“辽沈战役”。
[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一)经济学角度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振兴东北的战略目的在于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大整合的机遇,发挥东北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振兴东北,促进我国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
(二)哲学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振兴东北的战略。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大整合时代的到来、装备制造业在我国东南沿海有巨大的需求、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比较优势,这些都是振兴东北战略决策的客观前提。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全面贯彻xx大精神,实施振兴东北的战略,体现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3、矛盾具有其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重化工基地,特别是机械工业,具有很强的产业、科研和技术工人优势。在农业和生态资源方面,东北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安全区。东北的比较优势,是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基础。
共11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