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我生活的社区(精选3篇)

作者:盖世小仙女日期:2024-06-30人气:15

导读:我生活的社区(精选3篇)我生活的社区 篇1  课题与教学内容第三课   课时安排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过程方法参观、了解、调查  态度情感初步了解社区的

我生活的社区(精选3篇)

我生活的社区 篇1

  课题与教学内容第三课

  课时安排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过程方法参观、了解、调查

  态度情感初步了解社区的一些机构,以及村镇,街道干部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们。

  教学重点

  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方  案

  一 谈话引入课题1.大家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今天我们来说我们的家住在哪里?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都有写什么?二 社区里有什么1.说说自家附近除了商店,邮局,派出所还有些什么?2.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 3.学生说说社区有哪些设施?感受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4.小小聪明泉:我们应该这样保护使用这些设施呢?说说自己的家住在哪里学生说学生说学生说学生说学生说多让学生说看到的东西引导学生尊敬,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学生们畅所欲言三 社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1.比一比:社区里多了什么变化?2.你喜欢这些变化吗?为什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四 社区的日常生活 1.说一说:自己平时都在干些什么?早上,中午和晚上。你的邻居们有干写什么?2.你觉得生活得开心吗?为什么?感受社区带来给我们的快乐。五 归纳总结1.说说自己的家是在哪种社区?2.比一比:城市社区和农村的不同之处。3.城市社区和农村的相同之处。小结:社区虽然不同,但生活环境都不断改善,这里共同的我们的生活必定会更加幸福电脑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再展开谈话,引入话题学生说看到的东西学生谈感受学生说学生谈感受学生说学生说说、写学生们畅所欲言

我生活的社区 篇2

  (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

  1我生活的社区

  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2.体验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3.初步了解社区的一些机构,以及村镇,街道干部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们。

  4.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大家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今天我们来说我们的家住在哪里?

  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都有写什么?

  二、社区里有什么

  1.说说字家附近除了商店,邮局,派出所还有些什么?

  2.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引导学生尊敬,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

  3.学生说说社区有哪些设施?感受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小小聪明泉:我们应该这样保护使用这些设施呢?

  三、社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1.比一比:社区里多了什么变化?

  2.你喜欢这些变化吗?为什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

  四、社区的日常生活 

  1.说一说:自己平时都在干些什么?早上,中午和晚上。你的邻居们有干写什么?

  2.你觉得生活得开心吗?为什么?感受社区带来给我们的快乐。

  五、归纳总结

  1.说说自己的家是在哪种社区?

  2.你眼中的城市社区是怎样的?农村社区呢? 

我生活的社区 篇3

  (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

  1.我生活的社区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生活的社区》。

  学情分析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孩子都生活在社区里,社区就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城市社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农村社区则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孩子们对社区有一定的感知,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使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融入社区,很多孩子都缺乏参加社区公益、娱乐活动的机会。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感知自己生活环境的整体风貌和特点,但对“社区”这一概念还比较模糊,对社区的经济、文化、自然特点更是没有深入的了解,实践活动参与少。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的环境、特点及变化。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参与社区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发展与变化,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激发学生对社区的热爱之情。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社区”这个概念的理解很抽象,对社区里的常用公用设施见过,但了解的还不深入,更不谈使用的方法了。很多城市的孩子父母是双职工,孩子课业负担重,经常是回到家整理完一天的生活和学业后便休息了,周末即使有时间也更多的面向社区之外的公园等游乐景点,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参加社区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由于城乡差异和城市的改建,一部分孩子还生活在老的社区里,对社区的关注和了解就更单薄了。本课知识点的内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所以如何有效地教给学生探寻社区变化的方法(访问居委会委员、查找资料相片、拟定调查提纲等)也是教师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设计思路

  1.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对社区这一概念有比

  较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探究社区里的公用设施,深入了解自己的社区,提高其认知水平。

  2.在学生走进社区的同时,亲身去感受、去体验,拉近社区与孩子的距离,

  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3.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课堂,提供自主选择、合作的机会,在互动的基础上

  完成初步的社会实践。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认识和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的生活环境、公用设施以及发展变化,激发对社区的热爱之情。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增进邻里间的感情。

  能力:了解公用设施的作用,正确利用它们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难题。积极参与社区调查的实践活动,培养社会生活能力。

  知识:正确使用社区的公用设施,学会探寻社区变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的环境、特点及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发展与变化,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激发学生对社区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全面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

  学生准备:照片、绘画、记录的形式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p7页内容,话题为“我家在这里”。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8-p9页内容,话题为“我喜欢社区里的••••••”。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10-p11页内容,话题为“社区的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我家在社区

  1.家是爱的港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想看看老师的家吗?(出示自己居住的社区的图片,对社区做简短的介绍,要介绍清楚社区的名称以及社区的整体印象。)

  2.你们的家住在哪里呢?赶紧向你的小伙伴介绍介绍吧!(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用照片、绘画、文字等多种形式介绍自己的社区)

  4.所有社区都一样吗?农村社区又是什么样的,说说你的了解?(考虑有的孩子在农村)

  5.通过学生收集的资料,认识农村社区,了解异同。

  小结: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中。不论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社会经验出发,以介绍自己的家为话题,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具体形象的理解“社区”这一概念,知道社区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活动二、社区的设施

  1.你们生活在社区里,那么你们熟悉社区里的一切吗?社区里有那些公用设施呢?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社区的设施和机构给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3.是呀,你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社区里有很多的设施和机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并介绍消防栓、配电房、社区居委会等,具体介绍专业作用)

  4.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在卡片上写上你知道的公用设施,然后一起分分类,比比看谁分的又快又准。

  5.全班交流(大概分为健身器材、安全设施、服务机构等)

  小结:社区里有许多的公用设施和服务机构,只要你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发现,你们一定会有不少的收获,一定会成为社区的小主人。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深入社区的所得、所感,了解社区的公用设施。通过分类小游戏使学生熟悉社区设施的用途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提高其思维能力。

  活动三、我自己的社区

  1.我们每个人的社区都不一样,你的社区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在社区的特色,如示范小区、保安队24小时巡查、楼房是新型智能式等)

  3.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

  小结:我们生活的社区各有不同,社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希望你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继续关注自己的社区,走进自己的社区 。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发现自己社区的特点,使学生为自己生活在自己的社区里而感到骄傲,从而激发学生对自己社区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1.我生活的社区——我家在这里

  社区

  城市  农村

  公用设施   服务机构

  爱

  第二课时

  活动一、社区活动我知道

  1. 每逢节假日,我们的社区里都要开展很多的活动,你所在的社区都开展过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呢?和小组内的同学说说吧!

  2.全班交流。

  3.这些活动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哪里呢?(用照片、绘画、文字等多种形式介绍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5.从同学们介绍的这么多社区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社区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设计意图:让孩子介绍社区的各种人文活动,通过交流拉近了社区与孩子的距离。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主动性,更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活动二、社区活动我参与

  1.你喜欢社区里的哪些亲身经历的活动呢?想把这些活动介绍给其他同学吗?赶紧在小组内说说吧!

  2.全班交流(孩子介绍自己经历过的社区活动,说明活动的流程)

  3.你们介绍的很详细,想在现场演示演示吗?选择你感兴趣的活动和你的伙伴自由组合,大家一起学,一起玩吧!(选择优秀活动在全班展示,学习社区中开展过的新游戏和活动)

  4.娱乐之余你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社区的活动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啊!如果你们感兴趣的话,你们可以将学到的游戏和活动向你社区里的伙伴介绍介绍,做快乐的传递者!

  设计意图:社会课有时枯燥,有话可讲,但无计可施。通过让学生以主人的方式介绍自己社区的活动,并给他们机会再现活动的情景,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社区文化的魅力,激发对社区的热爱之情。

  活动三 社区活动我建议

  1.都说社区是我们的家,那你们想当社区的小主人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这样的机会,我们来制定一份社区活动计划,看看你是不是点子王?

  2.以居住的社区相同的同学为讨论组,制定计划。

  3.代表发言,谈谈自己的想法。

  4.汲取精华,拟定计划。

  小结:我们的生活与社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你们爱自己的社区吗?行动起来,让我们的社区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制定社区活动计划,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学生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时效性。

  板书设计

  1.我生活的社区——我喜欢社区里的••••••

  活动丰富

  我参与

  我计划

  第三课时

  活动一、明方法拟方案  

  1.你居住的社区什么样,用一句话说说!那几年前呢,社会在发展,我们的社区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了解呢?

  2.参照教材p10,小组交流调查方法。

  3.教师进行梳理、归纳:

  (1)拟定调查提纲

  (2)访问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了解社区的发展变化历程

  (3)查阅有关资料,对比今昔的变化

  (4)做好访谈记录

  (5)学习撰写社区调查报告

  4.掌握了一定的调查方法之后,你们想了解哪些方面的变化呢?(教师归纳为五部分:交通、住房、环境、教育、管理)

  5.分组(依据住在同一社区的不同同学进行分类调查或相约调查同一个社区)

  小结:社区与我们息息相关,了解它们的过去,关注它的发展是我们每个人责任,做好准备,你们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设计意图:调查之前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初步的调查方法,为社会实践做铺垫。

  活动二、课后调查

  1.活动前做好安全教育。

  2.由于学校的规定,教师很难组织部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此次调查需要家长的通力配合。

  活动三、交流调查成果

  1. 经过辛苦的调查走访,让我们交流下各组的收获吧!

  2.分组用照片、录音、文字、摄影展示调查的成果。(分为活动一中的五类)

  3.看到我们社区这些可喜的变化,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4.交流社区变化的原因。(社区工作人员的辛勤耕耘)

  小结:我们不能忘记带给我们这一切的建设者啊,希望你们也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维护好我们生活的家园。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上交流调查的成果,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更加深入地感受社区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

  活动四、撰写调查报告

  1.将你们的收获和感受都写在自己的调查报告中吧!

  2.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人员 

  社区名称 

  调查过程 

  调查结果 

  小结:社会在发展,社区也在变化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一天天的提高,让我们享受美好的社区生活吧!

  设计意图:在撰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活动的有一个回顾的机会,深化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板书设计

  1.我生活的社区——社区的变化

  交通、住房、环境、教育、管理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