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

作者:冬屿日期:2024-06-03人气:16

导读: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问题1:著名数学家高斯10岁时,曾解过一道题:1+2+3+…+100=?你们知道怎么解吗?问题2:1+2+3+…+n=?在探求中有学生问:n是偶数还是奇数?教师反问:能否避免奇偶讨论呢?并引导学生从问题1感悟问题的实质:大小搭配,以求平衡设 =1+2+3+…+n ,又有 = + +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

问题1:著名数学家高斯10岁时,曾解过一道题:1+2+3++100=?你们知道怎么解吗?

问题2:1+2+3++n=?

在探求中有学生问:n是偶数还是奇数?教师反问:能否避免奇偶讨论呢?并引导学生从问题1感悟问题的实质:大小搭配,以求平衡

设 =1+2+3+…+n ,又有 = + + +…+1

= + + +…+ ,得 =

问题3:等差数列 = ?

学生容易从问题2中获得方法(倒序相加法)。但遇到 = = =…=呢?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容易理解这层等量关系,进一步的推广可得重要结论:m+n=p+q

问题4:还有新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利用问题2的结论),经过讨论有学生有解法: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则 = +( )+()+…+[ ]

= = (这里应用了问题2的结论)

问题5: = = ?

学生容易从问题4中得到联想: = = 。显然,这又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对初学数列求和的离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较远,教师通过“弱化”的问题1和问题2将问题转化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由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解决了问题2,就说明学生的潜在的发展水平已经转化为其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教师提出了问题3,学生解决了问题3,他们潜在的发展水平已经转化为其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了问题4,这个案例的设计体现教师搭“脚手架”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自始至终都应坚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诱导学生自己探究数学结论, 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