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工作计划职场指南调研报告个人简历述职报告工作方案活动方案

2024年新教师培养方案(精选3篇)

作者:刷新回忆日期:2024-04-20人气:17

导读:2024年新教师培养方案(精选3篇)2024年新教师培养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提高新教师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校本培训、集中培训、自学引领、分科指导、检查考核等手段,努力激发参训新教师在师德修养、文化业务和专业成长等方面

2024年新教师培养方案(精选3篇)

2024年新教师培养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提高新教师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校本培训、集中培训、自学引领、分科指导、检查考核等手段,努力激发参训新教师在师德修养、文化业务和专业成长等方面的综合提升。

  二、培训目标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教育政策法规,熟悉课程标准,掌握教育教学常规,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三、培训对象

  x县x学年新招聘的全体新教师(335名)。

  四、新教师校本培训内容与要求

  1、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要求各校为x级教师举行师徒结对仪式,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通过拜师学艺,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新教师应积极主动争取指导师的帮助,在指导师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师在新教师实习期培训考核合格后,经所在校考核,可认定登记学分18分)。

  2、认真备课、上课、辅导、改作与检测等,注意课堂信息的反馈,及时总结反思,每学期至少写好5篇字数不少于500字有一定深度的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出本学科试卷2份。

  3、积极参与学校教科研活动。每学期听课至少20节,其中听指导师的课不少于10节;每学期书面评课稿至少1节,且每篇评课稿字数不少于500字。每学期至少上1节校级汇报课。

  4、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班主任或协助班主任工作,坚持家访,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5、每学期结束前,写好本学期校本培训心得体会或总结。

  6、坚持自学,努力钻研。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教育专著,并有不少于3000字的书面摘录或心得体会。每学年撰写论文或案例至少1篇(每篇不少于20xx字)。

  五、新教师集中培训内容与要求

  新教师集中培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识培训,二是学科培训。

  (一)通识培训(48课时)

  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的培训: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6课时)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以远程培训为主要培训方式,以教师礼仪为主要培训内容。通过对新教师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使教师能够成为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学习结束后进行现场答辩。

  2、教育政策法规专题(6课时)

  通过专题讲座,学员自学,使新教师理解掌握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增强新教师以法执教的意识,遵章守法。

  3、班主任讲坛与优秀教师成长讲坛(6课时)

  通过小学、初中、高中优秀班主任讲坛与学科优秀教师成长讲坛等形式,聘请本县优秀班主任与学科优秀教师,现身说法,与学员直接对话,共同讨论,体验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师成长的成功喜悦,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提高德育能力与学科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与学科教学。

  4、基本功(硬笔字、简笔画)培训与竞赛(6课时)

  以培训与竞赛相结合,激发新教师参训热情。分批分班进行硬笔字、简笔画培训指导,布置相应学习任务,组织基本功考核活动与竞赛活动,以促进学员自学自练,提高书写水平,掌握教学简笔画基本要领,以完善新教师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技能。

  5、读书交流活动(6课时)

  推荐书目阅读,以学科班级为单位,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谈读书心得,提问答辩,使学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推荐书目:[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美]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杨敏毅《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万玮《班主任兵法》;[美]卡耐基著《人性的弱点》;学科相关著作由班主任推荐。

  6.开班典礼、试课活动、结业典礼等(18学分)。

  (二)学科集中培训(36课时)

  学科培训以教育教学常规为核心,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为宗旨。具体内容由各学科班主任根据本学科新教师人数,或独立或联合,灵活机动开展,其中总学时不少于36课时。

  奖惩措施

  1、考核不合格或没有参加考核的实习期新教师,按照有关规定将延期转正定级。

  2、对获得“教学新苗” 荣誉称号的新教师,教育局将统一发文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对所有获奖者,由教育局安排优秀教师对其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指导,届时考核合格者可直接参加县教坛新秀评选。

2024年新教师培养方案 篇2

  1“卓越计划”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卓越计划”对专职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广博的工程科学知识。“打铁还需自身硬”,青年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需要全面提高,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动涉猎多个学科知识,触类旁通,才能融会贯通。②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青年教师需要弥补自身能力缺陷,长期投身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积极参与各个实践环节,不断增强发现和解决工程实践现象和问题的能力。③强烈的工程创新意识。创新是引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4],青年教师首先应该从主观上具备强烈的工程创新意识,更加“接地气”地深入企业和社会,积极寻找工程问题中的创新点。④突出的工程解决能力。青年教师不能“纸上谈兵”,需要通过参与工程实践,积累工程经验,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固有教学模式,教学相长,不断提升自身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⑤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卓越计划”强调“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5],青年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学习世界上工程教育强国的先进国际化工程教育理念,完善工程教学方法。⑥科学的.工程教学方法。青年教师要敢于借鉴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亲身实践,提升自身的工程教学能力素质。

  2青年教师队伍工程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现有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主要是80后的一代,他们经历着时代转型期的各种多元社会思潮和压力的挑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思想特点:学历层次较高,具有坚定清晰的理想化追求目标,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创新意识强,能够高效完成工作任务。但是,青年教师面对课题申请、职称晋升、家庭生活等现实问题时,理想不得不屈从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到教学之中,导致课程内容缺乏更新,甚至照本宣科,也限制了教学能力的提高。此外,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因此从象牙塔走出来的青年教师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即使当前青年教师更加重视科研的形势下,在评职条件和学校政策的指引下,他们往往更加注重纵向课题甚于横向课题的研究,更喜欢发挥自己擅长的理论研究特长,封闭在实验室内,在学术期刊和著作中探寻创新的思想。极少一部分青年教师能够长期投身于企业的交流沟通,安心的深入企业之中,虚心听取现场工人的意见和建议,很难正确反映工程实践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卓越计划”专职青年教师培养方案设计

  经过研究与实践,结合我校青年教师实际,设计了以下相关层面培养方案。

  3.1院系培养方案

  ①实行导师制。所在单位要为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教学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优秀教师作为其导师,通过以老带新进行传帮带。②纳入团队培养计划。推行“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的人才组织和培养模式,帮助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的调研、申报、研究及实验等环节,扩展工程实践视野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体会理论知识的工程背景和物理意义,有助于工程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③搭建交流平台。加强青年教师学术和教学经验交流,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改进工程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鼓励参与国内与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提升青年教师国际化工程教育能力。④实施课题支持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和主持课程改革建设,明确所承担课程的定位,准确理清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等环节,深入地掌握课程知识体系结构,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⑤优先资助出国研修。分批推荐和资助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开展合作研究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参与国际学术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开阔国际视野,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工程科研能力。

  3.2学校培养方案

  ①完善岗前培训。高校应该适时改善岗前培训的方式和内容,为不同类型的青年教师量身制定培养方案,鼓励和监督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教学能力培养,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习惯。②优化教学能力评价体系。适当减轻青年教师在考核中科研的比重,改变过去单纯侧重理论研究成果和科研论文,逐步转向侧重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鼓励青年教师潜心教学,建立起满足“卓越计划”培养要求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和评价体系。③增强校内实践教学。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参与指导实践环节的体验和创新过程,长期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此外,通过吸收青年教师参与实验室和研究室平台建设,增加工程实践设计和操作能力。④配套激励机制。明确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鼓励青年教师扎根企业挂职锻炼,青年教师回校后,考核与津贴分配上切实保障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健康成长。

  3.3企业培养方案

  ①配备现场导师。建立工程训练中心和实践基地,为挂职青年教师配备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现场导师,通过言传身教,指导青年教师提高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②安排工作任务。让青年教师亲自承担适当的企业工作任务,参与企业生产相关专业的设计、加工、安装、调试及修理等各个实践环节,提高青年教师工程问题解决能力。③提供科研项目合作机会。充分利用校企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努力创造和提供青年教师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研发和制造的机会,增强青年教师创新意识和开阔工程实践视野。④选送“双师型”青年教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宽教师渠道,企业选送青年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专业的“双师型”兼职教师,同时利用高校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氛围,不断拓展“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工程科学知识,回到企业后,也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生产服务。

  4结语

  建立一支满足“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专职教师队伍是该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和首要问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它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院系、高校及企业等不同层面的协同规划、合作与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周绪红.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现状与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1:1-4.

  [2]胡珊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xx.

  [3]曾丽娟,马云阔.大工程观理念下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xx,30(6):100-103.

  [4]程恩富,谭劲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J].红旗文稿,20xx(1):13-19.

  [5]张韦韦.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教育与职业,20xx(19):4-6.

2024年新教师培养方案 篇3

  一、行动目标

  实施“‘三格’教师培养实施方案”,旨在形成争先创优的氛围,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断提升教师的学习力、研究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实现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行动要求

  (一)“入格”教师的培养(指教龄在1周年以上3周年以下的教师)

  1、师表形象:遵守师德规范,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无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行为,师德考核等第为“优秀”。

  2、教学常规: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认真执行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无扣分。能认真履行“师徒结对”协议中规定的相关职责,师徒结对考核等第达“良好”及以上。

  3、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秩序正常,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效果良好,课堂教学水平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上。一年内至少承担两节教研组公开课,两年内至少承担一节校级及其以上公开课,公开课评价为良好及以上。

  4、教学研究:能按规定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完成规定的教研任务。能参与课题研究,近两年内有一篇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在区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5、业务进修:能自觉参加业务进修,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课时数。能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著,自觉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撰写10篇教育教学反思发于校园网,每学期至少在“武进教育信息网”上发表读后感、教育随笔、通讯稿等两篇以上。

  6、教育成效:所任教班级学科平均成绩不低于年级平均分2分以上,或较前一年有进步。辅导学生在校级及以上竞赛评比活动中成绩较好。教研组考核全年总得分不少于103分。

  (二)“升格”教师的`培养(指教龄在3周年以上15周年以下的教师)

  1、师表形象:能模范遵守师德规范,无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行为,师生满意度高,师德考核等第为“优秀”。

  2、教学常规:能模范地履行岗位职责和执行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无扣分。

  3、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水平呈优秀状态,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课堂教学水平考核得分在85分以上。一年内至少承担两节教研组公开课,两年内至少承担一节校级及其以上公开课,公开课评价为优秀。

  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完成规定的教研任务。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每年至少有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区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近两年内至少有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5、业务进修:能自觉参加业务进修,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课时数。能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著,自觉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撰写5篇教育教学反思发于校园网,每学期至少在“武进教育信息网”上发表读后感、教育随笔、通讯稿等两篇以上。

  6、教育成效:所任教班级学科平均成绩不低于年级平均分1分,或较前一年有进步。辅导学生在校级及以上竞赛评比活动中成绩良好。教研组考核全年总得分不少于105分。

  (三)“风格”教师的培养(指教龄在15周年以上,45周岁以下的教师)

  1、师表形象:有高尚的师德,在师生及家长中有良好的师表形象,无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行为,师德考核等第为“优秀”。

  2、教学常规:能在履行岗位职责和执行教学常规中起示范作用,教学常规无扣分。

  3、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已形成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水平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一年内至少承担一节教研组公开课,两年内至少承担一节校级及其以上公开课,公开课评价为优秀。

  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完成规定的教研任务。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有独立操作课题研究的能力。每年至少有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区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近两年内至少有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5、业务进修:能自觉参加业务进修,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课时数。能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著,自觉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撰写2篇教育教学反思发于校园网,每学期至少在“武进教育信息网”上发表读后感、教育随笔、通讯稿等一篇以上。

  6、教育成效:所任教班级学科平均成绩不低于年级平均分1分,或较前一年有进步。辅导学生在校级及以上竞赛评比活动中成绩优秀。教研组考核全年总得分不少于106分。

  三、考核办法

  1、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学年初须自定目标,并将相应的标准填写在《“三格”教师培养考核表》中。(工作未满一年的新教师和年满45周岁的教师自愿参加。)

  2、学年末,教师各自对照标准,先进行自评,再将自评表交学校审核。

  3、学校对每位教师的情况逐一审核,确定并以通报形式公布结果。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