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卷一 理气上
作者:时光叫我别等你日期:2024-03-28人气:15
导读:卷一 理气上 ◎太极天地上 问:"太极不是未有天地之先有个浑成之物,是天地万物之理总名否?"曰:"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动而生阳,亦只是理;静而生阴,亦只是理。"问:"太极
卷一 理气上
◎太极天地上
问:"太极不是未有天地之先有个浑成之物,是天地万物之理总名否?"曰:"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动而生阳,亦只是理;静而生阴,亦只是理。"问:"太极解何以先动而后静,先用而后体,先感而后寂?"曰:"在阴阳言,则用在阳而体在阴,然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不可分先后。今只就起处言之,毕竟动前又是静,用前又是体,感前又是寂,阳前又是阴,而寂前又是感,静前又是动,将何者为先后?不可只道今日动便为始,而昨日静更不说也。如鼻息,言呼吸则辞顺,不可道吸呼。毕竟呼前又是吸,吸前又是呼。"〔淳〕
问:"昨谓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如何?"曰:"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曰:"发育是理发育之否?"曰:"有此理,便有此气流行发育。理无形体。"曰:"所谓体者,是强名否?"曰:"是。"曰:"理无极,气有极否?"曰:"论其极,将那处做极?"〔淳〕
若无太极,便不翻了天地!〔方子〕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人杰〕
有是理后生是气,自"一阴一阳之谓道"推来。此性自有仁义。〔德明〕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铢〕
先有个天理了,却有气。气积为质,而性具焉。〔敬仲〕
问理与气。曰:"伊川说得好,曰:'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夔孙〕
问理与气。曰:"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而今且从理上说气。如云:'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不成动已前便无静。程子曰:'动静无端。'盖此亦是且自那动处说起。若论著动以前又有静,静以前又有动,如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这'继'字便是动之端。若只一开一阖而无继,便是阖杀了。"又问:"继是动静之间否?"曰:"是静之终,动之始也。且如四时,到得冬月,万物都归窠了;若不生,来年便都息了。盖是贞复生元,无穷如此。"又问:"元亨利贞是备个动静阴阳之理,而易只是乾有之?"曰:"若论文王易,本是作'大亨利贞',只作两字说。孔子见这四字好,便挑开说了。所以某尝说,易难看,便是如此。伏羲自是伏羲易,文王自是文王易,孔子因文王底说,又却出入乎其间也。"又问:"有是理而后有是气。未有人时,此理何在?"曰:"也只在这里。如一海水,或取得一杓,或取得一担,或取得一碗,都是这海水。但是他为主,我为客;他较长久,我得之不久耳。"〔夔孙〕义刚录同。
问:"先有理,抑先有气?"曰:"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理无形,气便粗,有渣滓。"〔淳〕
或问:"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曰:"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气则为金木水火,理则为仁义礼智。"〔人杰〕
或问"理在先,气在后"。曰:"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又问:"理在气中发见处如何?"曰:"如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绪,便是理。若气不结聚时,理亦无所附著。故康节云:'性者,道之形体;心者,性之郛郭;身者,心之区宇;物者,身之舟车。'"问道之体用。曰:"假如耳便是体,听便是用;目是体,见是用。"〔祖道〕
或问先有理后有气之说。曰:"不消如此说。而今知得他合下是先有理,后有气邪;后有理,先有气邪?皆不可得而推究。然以意度之,则疑此气是依傍这理行。及此气之聚,则理亦在焉。盖气则能凝结造作,理却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只此气凝聚处,理便在其中。且如天地间人物草木禽兽,其生也,莫不有种,定不会无种子白地生出一个物事,这个都是气。若理,则只是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也。但有此气,则理便在其中。"〔僩〕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