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老子校释》第六十四章

作者:快乐的小青蛙日期:2024-04-09人气:14

导读: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嚴可均曰:“其脆易破”,河上作“其膬”,王弼作“易泮”。   羅振玉曰:“易泮”,景龍、御注、景福、敦煌庚、辛、壬諸本均作“破”。   武內義雄曰:敦、遂二本“脆”作“毳”。   謙之案:范本“脆”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嚴可均曰:“其脆易破”,河上作“其膬”,王弼作“易泮”。

  羅振玉曰:“易泮”,景龍、御注、景福、敦煌庚、辛、壬諸本均作“破”。   武內義雄曰:敦、遂二本“脆”作“毳”。

  謙之案:范本“脆”作“?”,“破”與傅本作“判”。范曰:“判,分也。王弼、司馬公同古本。”是范所見王本作“判”。“泮”“判”字通。遂州、邢玄、磻溪、樓正、柰卷、河上、嚴、顧、趙及治要引均作“破”。又“脆”字,敦、遂二本作“毳”。釋文曰:“河上本作膬。”又七十六章“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遂本作“柔毳”。“脆”即說文“?”字。一切經音義卷十四引說文“?”作“ 小耎易斷也”,卷三十二引作“少肉耎易斷也”,與二徐本及玉篇引均合。惟卷三引有“或作膬”三字,田潛說文箋卷四以為是“□”為“?”之或體。二徐本“膬”訓“耎易破也”,別為一字。周禮釋文謂字書無“?”字,但有“膬”字。李善於魏都、七發分引此二字,固可證有“?”字。慧琳引“或作膬”,尤足證“?”“膬”為一字。玉篇“?”“膬”音訓相同,亦是一證。惟“脆”當從范本作“?”,作“脆”俗。“毳”,當從古文作“膬”。夏竦古文四聲韻卷五引古老子正作“?”。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

  羅振玉曰:敦煌庚本“於”下有“其”字。

  謙之案:賈誼新書審微篇引老聃同此石。傅、范本兩“於”字並作“乎”,史記蘇秦傳引“於”並作“其”,下並有“也”字。吳志孫策傳引同敦本。嚴遵本二“於”字並無。

  又大田晴軒曰:“尚書周官:‘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王西莊後案以為用此章之語。”又案景龍、羅卷、柰卷“亂”均作“□”,俗字。案字鑑四:“亂,說文從乙從□。俗作□。”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羅振玉曰:“層”,敦煌庚本作“成”,辛本作“重”,壬本作“曾”。

  謙之案:類聚八八引首二句,六二引下二句,均同。“毫”,慶陽、羅卷、柰卷、高翿、傅、范均作“豪”。傅“抱”作“袌”。又“層”,傅、范作“成”,遂州、嚴遵作“重”。說文:“層,重屋也。”呂覽音初篇“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臺”,高注:“成猶重也。”又爾雅以丘一重、再重為一成。楚辭九問:“璜臺十成。”十成即十重也。成、層、重義同。

  高亨曰:“累”當讀為蔂,土籠也。起於累土,猶言起於蕢土也。淮南子說山篇“針成幕,蔂成城,事之成敗,必由小生”,高注:“蔂,土籠也。”字亦作“虆”。孟子滕文公篇“虆梩而掩之”,劉熙注:“虆,盛土籠也。”(音義“虆”或作“蔂”)字又作“螺”。越絕書:“越人使干戈人一土以葬之。”司馬貞曰:“,小竹籠以盛土也。”又或作“纍”。管子山國軌篇“梩籠纍箕”(據王念孫讀書雜志校),是也。“纍”即“累”之正字。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羅振玉曰:敦煌辛本“千里之行”作“而百刃之高”,“始”作“起”。

  謙之案:遂州本、趙志堅本作“百刃之高”,“始”作“起”。嚴遵本“刃”作“仞”。成玄英曰:“河上本作‘千里’,此言‘百仞’,七尺曰仞。”是成與嚴同。

  馬敘倫曰:言遠亦得稱仞。然古書言仞,皆屬於高。疑上“九層”句,蓋有作“百仞”者,傳寫乃以誤易“千里”耳。

  謙之案:荀子勸學篇云:“蹞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蓋本此文。足證“千里之行”是故書。

  為者敗之,□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故無失。

  嚴可均曰:河上無“是以”。

  羅振玉曰:景福、敦煌庚、壬三本均無“是以”二字。又敦煌壬本“無執”上有“聖人”二字。

  謙之案:柰卷與敦煌壬本同,嚴本“是以”作“故”,下二“故”字作“則”。又碑本“□”字乃“執”之別構。

  奚侗曰:四句與上下文誼不相屬。此第二十九章中文,彼章挩下二句,誤羼於此。 2页,当前第112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