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朱子语类》卷八十三 春秋

作者:陌颜日期:2024-04-08人气:11

导读:卷八十三 春秋  ◎纲领   春秋煞有不可晓处。〔泳〕   人道春秋难晓,据某理会来,无难晓处。只是据他有这个事在,据他载得恁地。但是看今年有甚么事,明年有甚么事,礼乐征伐不知是自天子出?自诸侯出?自大夫出?只是恁地。而今却要去一字半字上理会褒贬,却要去求圣

卷八十三 春秋

  ◎纲领

  春秋煞有不可晓处。〔泳〕

  人道春秋难晓,据某理会来,无难晓处。只是据他有这个事在,据他载得恁地。但是看今年有甚么事,明年有甚么事,礼乐征伐不知是自天子出?自诸侯出?自大夫出?只是恁地。而今却要去一字半字上理会褒贬,却要去求圣人之意,你如何知得他肚里事!〔义刚〕

  春秋大旨,其可见者:诛乱臣,讨贼子,内中国,外夷狄,贵王贱伯而已。未必如先儒所言,字字有义也。想孔子当时只是要备二三百年之事,故取史文写在这里,何尝云某事用某法?某事用某例邪?且如书会盟侵伐,大意不过见诸侯擅兴自肆耳。书郊禘,大意不过见鲁僣礼耳。至如三卜四卜,牛伤牛死,是失礼之中又失礼也。如"不郊,犹三望",是不必望而犹望也。如书"仲遂卒,犹绎",是不必绎而犹绎也。如此等义,却自分明。近世如苏子由吕居仁,却看得平。〔闳祖〕

  春秋只是直载当时之事,要见当时治乱兴衰,非是於一字上定褒贬。初间王政不行,天下都无统属;及五伯出来扶持,方有统属,"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后来五伯又衰,政自大夫出。到孔子时,皇、帝、王、伯之道埽地,故孔子作春秋,据他事实写在那里,教人见得当时事是如此,安知用旧史与不用旧史?今硬说那个字是孔子文,那个字是旧史文,如何验得?更圣人所书,好恶自易见。如葵丘之会,召陵之师,践土之盟,自是好,本末自是别。及后来五伯既衰,湨梁之盟,大夫亦出与诸侯之会,这个自是差异不好。今要去一字两字上讨意思,甚至以日月、爵氏、名字上皆寓褒贬。如"王人子突救卫",自是卫当救。当时是有个子突,孔子因存他名字。今诸公解却道王人本不书字,缘其救卫,故书字。孟子说:"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说得极是了。又曰:"春秋无义战,彼善於此则有之矣。"此等皆看得地步阔。圣人之意只是如此,不解恁地细碎。〔淳〕义刚录云:"某不敢似诸公道圣人是於一字半字上定去取。圣人只是存得那事在,要见当时治乱兴衰;见得其初王政不行,天下皆无统属,及五伯出来如此扶持,方有统属。恁地,便见得天王都做主不起。"后同。

  问春秋。曰:"此是圣人据鲁史以书其事,使人自观之以为鉴戒尔。其事则齐威晋文有足称,其义则诛乱臣贼子。若欲推求一字之间,以为圣人褒善贬恶专在於是,窃恐不是圣人之意。如书即位者,是鲁君行即位之礼;继故不书即位者,是不行即位之礼。若威公之书即位,则是威公自正其即位之礼耳。其他崩、薨、卒、葬,亦无意义。"〔人杰〕

  春秋有书"天王"者,有书"王"者,此皆难晓。或以为王不称"天",贬之。某谓,若书"天王",其罪自见。宰咺以为冢宰,亦未敢信。其他如莒去疾莒展舆齐阳生,恐只据旧史文。若谓添一个字,减一个字,便是褒贬,某不敢信。威公不书秋冬,史阙文也。或谓贬天王之失刑,不成议论,可谓乱道!夫子平时称颜子"不迁怒,不贰饼",至作春秋,却因恶鲁威而及天子,可谓"桑树著刀,榖树汁出"者!鲁威之弑,天王之不能讨,罪恶自著,何待於去秋冬而后见乎!又如贬滕称"子",而滕遂至於终春秋称"子",岂有此理!今朝廷立法,降官者犹经赦叙复,岂有因滕子之朝威,遂并其子孙而降爵乎!〔人杰〕

  春秋所书,如某人为某事,本据鲁史旧文笔削而成。今人看春秋,必要谓某字讥某人。如此,则是孔子专任私意,妄为褒贬!孔子但据直书而善恶自著。今若必要如此推说,须是得鲁史旧文,参校笔削异同,然后为可见,而亦岂复可得也?〔谟〕

  书"人",恐只是微者。然朝非微者之礼,而有书"人"者,此类亦不可晓。〔闳祖〕

  或有解春秋者,专以日月为褒贬,书时月则以为贬,书日则以为褒,穿凿得全无义理!若胡文定公所解,乃是以义理穿凿,故可观。〔人杰〕

  "世间人解经,多是杜撰。且如春秋只据赴告而书之,孔子只因旧史而作春秋,非有许多曲折。且如书郑忽与突事,才书'忽',又书'郑忽',又书'郑伯突',胡文定便要说突有君国之德,须要因'郑伯'两字上求他是处,似此皆是杜撰。大概自成襄已前,旧史不全,有舛逸,故所记各有不同。若昭哀已后,皆圣人亲见其事,故记得其实,不至於有遗处。如何却说圣人予其爵,削其爵,赏其功,罚其罪?是甚说话!"祖道问:"孟子说'春秋,天子之事',如何?"曰:"只是被孔子写取在此,人见者自有所畏惧耳。若要说孔子去褒贬他,去其爵,与其爵,赏其功,罚其罪,岂不是谬也!其爵之有无与人之有功有罪,孔子也予夺他不得。"〔祖道〕人杰录云:"苏子由解春秋,谓其从赴告,此说亦是。既书'郑伯突',又书'郑世子忽',据史文而书耳。定哀之时,圣人亲见,据实而书。隐威之世,时既远,史册亦有简略处,夫子亦但据史册而写出耳。"13页,当前第112345678910111213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