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炎龙啸天穹日期:2025-09-01人气:2
年轻干部轮岗锻炼方案(精选3篇)
一、建立工作机构。
1、成立县委干部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人事局,负责全县干部交流轮岗工作方案的制定,对全县各部门干部交流轮岗工作进行指导;负责干部交流对象的调配,轮岗人员的统计备案。
2、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相应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干部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政工、组织、纪检、工会等岗位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干部交流轮岗工作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二、深入宣传发动(5月中旬-5月下旬)。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干部交流轮岗政策的宣传发动工作,讲明阶段性对干部实施交流轮岗,是国家《公务员法》的要求,是干部人事制度的完善,是锻炼干部的必要措施,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三、认真调查摸底(5月下旬-6月上旬)。根据交流轮岗的范围对象,对全县干部状况进行调查摸底,摸清各类型的干部人数、在单位工作时间、任职年限(时间截止20xx年5月30日止)、亲属关系、干部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等,各单位必须提供本单位在编在岗人员花名册(表一),并组织政工干部认真填写《xx县轮岗干部花名册》(表二)、《xx县交流干部花名册》(表三)、《xx县符合交流条件但暂缓交流的干部花名册》(表四)、《xx县符合交流条件但不交流的干部花名册》(表五)和《xx县轮岗干部调配方案》(表六),做到不漏报、不虚报。属于“交流、轮岗”的人员,同时符合暂缓交流条件和不交流条件的人员,应当通过会上公布和上墙等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情况要留底备查),接受群众监督,上墙公示时间统一为7天。在公示期间各领导小组要继续做好宣传工作,并针对各种思想反映采取集体谈话,个别谈心,消除各种思想顾虑。经公示后,将表二至表六(含交流轮岗方案)党群系统的报县委组织部党群科;政府系统的报县人事局干部管理科综合后统一上报县委干部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审核。个人提出交流、轮岗意见的,填写《xx县干部交流轮岗申请表》(表八),表八只供给单位提交干部交流、轮岗方案时的第一参考。
四、各乡镇、各单位领导小组制定干部交流、轮岗方案。(6月中旬-6月下旬)。领导小组集体讨论本单位干部交流轮岗方案,要组织交流轮岗干部认真填写《xx县干部轮岗登记表》(附表七)。
五、县委干部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单位方案。(7月上旬-7月中旬)。交流换岗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各单位的交流轮岗方案报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审核、审批。
六、交流、轮岗的组织实施(7月下旬-8月中旬)。交流轮岗方案经县领导小组审批后,即可组织实施。
1、干部交流。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属交流的干部,方案提交县委干部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后,由所在单位统一集中交流对象集体谈话,提出相关要求,之后由单位统一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调动手续,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原单位工作移交。由单位一名领导带交流人员到新单位报到并介绍情况。
2、干部轮岗。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制定的轮岗方案,经审核后,即可组织实施。
交流、轮岗工作基本结束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将填写好的《xx县干部轮岗情况登记表》(表七)分别报组织部党群科、人事局干部科。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和__届市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大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力度,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促进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提升,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加速、提升、增效,加快推动平度实现“跨越赶超、绿色崛起、富民强市”。
2、指导原则:坚持内部轮岗交流为主,同编制、同职级轮岗交流。统筹安排、人岗相适。
二、单位现有中层干部基本情况及符合轮岗交流的范围人员情况
根据市编制委员会确定我局的内设机构及职能,我局设“三科一室”。内设机构及中层干部职数如下:
办公室:主任1人;副主任1人
监督指导科:科长1人;副科长1人
管理编研科:科长1人;副科长1人
史志科:副科长1人。
根据平人社字【20__】26号文件要求:“在同一科室或岗位担任中层正职或副职5年以上的,应进行轮岗交流,其中重点轮岗交流对象必须进行轮岗交流;实际工作岗位与任职备案职务不一致的,在实际岗位担任负责人5年以上的,应进行轮岗交流,其中重点轮岗交流对象必须进行轮岗交流”和“同一科室的正、副职一般不同时轮岗交流”的指导原则。我局拟对以下3名中层干部进行轮岗交流。
代琦,男,39岁,现任办公室主任,20__年3月7日任史志科科长(负责办公室工作),20__年12月10日任办公室主任。拟轮岗交流任史志科科长。
张磊,男,44岁,现任监督指导科科长,20__年3月7日任监督指导科副科长,20__年12月10日任监督指导科科长。拟轮岗交流任管理编研科科长。
王守梅,女,37岁,20__年3月7日任管理编研科科长。拟轮岗交流任监督指导科科长。
三、轮岗交流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1、制定轮岗交流方案(3月19日至3月21日)。
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局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实施方案,确定拟轮岗交流人选,3月21日前上报市委组织部干部科。
2、轮岗交流方案实施(3月22日至3月28日)。
市委组织部对我局实施方案和确定拟轮岗交流人选进行审核同意后,由我局组织实施。
3、办理相关手续(3月29日至3月30日)。
轮岗交流对象确定后,属于内部轮岗交流的,由党支部召开轮岗交流中层干部集体谈话会议,办理相关手续。对跨部门交流的,由市组织人社部门召开中层干部轮岗交流集体谈话会议,集中办理调派手续。
4、总结检查(4月2日至4月10日)。
轮岗交流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做好总结,并以书面形式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四、组织领导
成立局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局长徐明堂同志任组长,副局长陶瑞法同志任副组长,现任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陶瑞法同志具体牵头负责组织实施。
1、根据批复的轮岗交流方案,要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和鼓励中层干部参加轮岗交流。要精心安排,规范操作,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轮岗交流工作环境。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保证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要关心爱护轮岗交流人员,跟踪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严格执行轮岗交流纪律,不得借轮岗交流突击提拔或超职数配备干部,不得借轮岗交流对中层干部进行排挤或打击报复。被交流的干部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在规定期限内到岗任职。对不服从组织安排,经教育仍不服从的建议组织部门就地免职。
一、培养目标
通过加强学习、实践锻炼、动态管理、科学考核等方式,实现年轻干部在思想、政治、实践、写作、协调等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有效培养年轻同志成长为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撑得起、作风上过得硬的中坚后备力量,展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培养对象
乡政府机关新参加工作的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公务员、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公益性岗位等人员,年龄原则上控制在35岁以下。
三、管理培养途径
㈠实施五项培养计划
1、学习教育制度。年轻干部应努力自学,干部之间多做交流,“比、学、赶、超”。⑴坚持周一晨读制度,实行“轮流教学、共同探讨”模式,读书内容由各学习小组按需求制定,每月交流晨读心得,并检查读书笔记;⑵开展周四夜学,邀请市、县委党校专业授课教师及各领域经验丰富的知名人士进行授课;⑶月初制定学习计划,结合年轻干部的知识结构、工作阅历、能力素质等情况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和内容;⑷月底进行总结,组织年轻干部在月底总结会上进行学习心得交流,每人自制PPT汇报本月学习情况及心得体会。
2、“导师”帮带制度。每名乡科级干部联系一名年轻干部,注重年轻干部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按照“缺什么、教什么,需什么、帮什么”的带徒原则,分步骤有重点地对徒弟进行传、帮、带。⑴传授经验。积极开展师徒技术业务培训,加强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帮助徒弟调整发展方向,尽快熟悉并适应机关和农村工作,尽快开展手头业务工作。⑵帮助解惑。认真履行谈心说事制度,负责帮带的领导每月必须找年青干部谈心一次,关注其心理动向和成长状态,适时进行提醒和鼓励,促其自我总结提高,针对情况及时修正帮带办法和计划;年轻干部每周向导师汇报一次生活学习工作情况,就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及时交流请教。每年年底导师与徒弟均写出书面总结一份,向乡党委汇报一年来的帮带情况。⑶带到一线。将年轻干部有计划地带到“基层建设一线、信访稳定一线、重点项目一线、抢险救灾一线”等一线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相应行政村协助做好村级工作,即在基层建设一线中协助做好党建指导、政策宣传、组织建设、活动开展等工作;在信访稳定一线中协助做好纠纷调解、矛盾化解、不稳定因素排摸等工作;在重点项目一线中协助做好村经济发展规划制订、特色经济发展、村级项目推进等工作;在抢险救灾一线中协助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抢险救灾,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3、谈心说事制度。定期与年轻干部谈心说事,工作、生活上为年轻干部排忧解难,帮助健康快速成长。⑴帮带“导师”谈话。负责帮带的领导每月必须找年青干部谈心一次,引导年轻干部经常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适时进行提醒和鼓励,促其自我总结提高。⑵书记、组织委员谈话。由书记或组织委员确定时间对每名年轻干部谈话,每年不少于两次,关注其心理动向和成长状态。
4、说写提升制度。充分结合实际工作内容,提供平台让年轻干部多写、多说,锻炼培养年轻干部能干、能写、能说的能力。⑴写作“两定”。一是规定写作内容,根据岗位职责,规定信息写作及新闻报道的重点内容;二是定任务,每名年轻干部每月至少撰写信息4篇,每月至少在乡级网站刊发2篇、县级及以上网站或刊物发表信息1篇,每季度撰写体会文章或调研文章1篇。⑵开展干部交流论坛,采取上台演讲述职的方式,总结自身学习和工作中的心得,全年在周四“干部讲堂”上制作PPT授课2次以上。
5、岗位锻炼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经历比较单一的年轻干部进行轮岗锻炼。⑴轮岗交流。确定部分岗位进行轮岗(轮岗期间原则上以原岗位本职工作为主),使年轻干部对乡镇工作尽快有全方位的了解。⑵重点岗位锻炼。对于缺乏重要岗位锻炼的年轻干部,要有意识地安排到综治信访、农业农村等关键岗位跟班学习,全年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不少于2起。让年轻干部在情况复杂、条件艰苦的环境中经受考验,磨练意志、丰富经验、熟悉程序、提高能力。⑶联村值班制度。首先由年轻干部自愿申请,再由党委研究综合考虑决定,将所有年轻干部分到联村和值班岗位,培养其处理一线问题的能力。
㈡进行动态管理、科学考核
1、建立成长档案。为每一名年轻干部建立一本成长档案,组织办具体负责对年轻干部的考核,重点围绕年轻干部任务目标完成情况、日常工作表现、参加集体活动、学习能力提升、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表现、民主评议、帮带人点评等方面采用百分制量化考核,由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和随机抽取的机关干部评委进行综合评议,每次评议结果将计入干部成长档案,以便全面掌握年轻干部的成长情况。
2、评先表模优先制度。以年轻干部成长档案为依据进行量化记分,全方位掌握年轻干部思想境界、政治素质、组织协调能力、工作实绩、发展潜力、群众公认度等,结果向青年培养对象进行公开和反馈。同等情况下,年轻干部享有优先权,对得分较高者实行年终评先表模优先制。
㈢拓宽成长平台
1、交流锻炼。与东西湖区、东湖风景区、民族工业园、新城管委会等建立长期的交流往来,让年轻干部加强联系,互相交流锻炼,分批参与到各项富有锻炼意义的工作中,一方面为积极支持民族工业园和县城新区建设出力,另一方面以着力提高个人解决工作难题的能力为目的,使年轻干部迅速成长起来,让有能力、有干劲、有激情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同时把条件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大胆地放在重要位置使用,让他们用得其时、用得其所。
2、建立年轻干部培训基地。培训基地为各村社区、乡福利院、学校、卫生院、大龙坪村长巴联线苏维埃政府红色基地。培训形式由年轻干部组织一期培训活动,活动内容由当期负责人自行决定,内容选择范围宽泛,要丰富、健康、有深度,活动方式灵活多样。通过深入农村、企业、社区,进行调研走访基层,写出详实的调研报告等活动实现培训目的,当年轻干部通过培训积累到一定的一线工作方法后,可适当安排年轻干部独立处理一线工作,提高其独当一面的工作本领,展现培训成果。
3、丰富年轻干部的业余生活。在充分利用乡政府各项文娱设施的同时,增添必要的文娱设施,为年轻干部的文体活动提供条件,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年轻干部的业余生活,引导年轻干部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创造机会与其他兄弟乡镇进行交流、联谊,具体活动由年轻干部每人轮流策划、主持。
㈣经费保障与激励机制
1、设立年轻干部培训基金。乡机关财务室设立1万元年轻干部培训基金,资金从乡政府财政中支出,由年轻干部推选专人负责,在乡团委的指导下使用,保证各项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2、实行素质提升奖励制度。凡在我乡机关工作的年轻干部(公务员除外),考上公务员的奖励1000元(用于补助个人学习资料费、报名费、差旅费等);进行在职学历深造的年轻干部,可凭国家机关授予的学历证书或证明等有效证件报销学费。
3、落实一次性安家补助政策。凡在乡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公益性岗位等均可享受一次性安家补助1000元。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