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孟子九

作者:晚风吻别日期:2024-04-08人气:17

导读:卷五十九 孟子九  ◎告子上   △性犹杞柳章   问:"告子谓'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何也?"曰:"告子只是认气为性,见得性有不善,须拗他方善。此惟是程先生断得定,所谓'性即理也'。"〔至〕   孟子与告子论杞柳处,大概只是言杞柳桮棬不可比性与仁义。杞柳必

卷五十九 孟子九

  ◎告子上

  △性犹杞柳章

  问:"告子谓'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何也?"曰:"告子只是认气为性,见得性有不善,须拗他方善。此惟是程先生断得定,所谓'性即理也'。"〔至〕

  孟子与告子论杞柳处,大概只是言杞柳桮棬不可比性与仁义。杞柳必矫揉而为桮棬,性非矫揉而为仁义。孟子辩告子数处,皆是辩倒著告子便休,不曾说尽道理。〔节〕

  桮棬,想如今卷杉台子模样。杞柳,只是而今做合箱底柳。北人以此为箭,谓之柳箭,即蒲柳也。〔义刚〕

  性犹湍水章

  人性无不善。虽桀纣之为穷凶极恶,也知此事是恶。恁地做不柰何,此便是人欲夺了。〔铢〕

  生之谓性章

  生之谓气,生之理谓性。〔闳祖〕

  性,孟子所言理,告子所言气。同。

  问"生之谓性"。曰:"告子只说那生来底便是性,手足运行,耳目视听,与夫心有知觉之类。他却不知生便属气禀,自气禀而言,人物便有不同处。若说'理之谓性',则可。然理之在人在物,亦不可做一等说。"〔植〕

  问"生之谓性"。曰:"他合下便错了。他只是说生处,精神魂魄,凡动用处是也。正如禅家说:'如何是佛?'曰:'见性成佛。''如何是性?'曰:'作用是性。'盖谓目之视,耳之听,手之捉执,足之运奔,皆性也。说来说去,只说得个形而下者。故孟子辟之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又辟之曰:'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三节谓犹戏谑。然只得告子不知所答,便休了,竟亦不曾说得性之本体是如何。"或问:"董仲舒:'性者生之质也。'"曰:"其言亦然。"〔大雅〕

  蜚卿问:"'生之谓性',莫止是以知觉运动为性否?"曰:"便是。此正与'食色性也'同意。孟子当时辨得不恁地平铺,就他蔽处拨启他;却一向穷诘他,止从那一角头攻将去,所以如今难理会。若要解,煞用添言语。犬、牛、人,谓其得於天者未尝不同。惟人得是理之全,至於物,止得其偏。今欲去犬牛身上全讨仁义,便不得。告子止是不曾分晓道这子细,到这里说不得。却道天下是有许多般性,牛自是牛之性,马自是马之性,犬自是犬之性,则又不是。"又曰:"所以谓'性即理',便见得惟人得是理之全,物得是理之偏。告子止把生为性,更不说及理。孟子却以理言性,所以见人物之辨。"〔贺孙〕

  "'生之谓性',只是就气上说得。盖谓人也有许多知觉运动,物也有许多知觉运动,人、物只一般。却不知人之所以异於物者,以其得正气,故具得许多道理;如物,则气昏而理亦昏了。"或问:"如蝼蚁之有君臣,桥梓之有父子,此亦是理。"曰:"他只有这些子,不似人具得全,然亦不知如何只是这几般物具得些子。"或曰:"恐是元初受得气如此,所以后来一直是如此。"曰:"是气之融结如此。"〔焘〕

  "告子说'生之谓性',二程都说他说得是,只下面接得不是。若如此说,却如释氏言'作用是性',乃是说气质之性,非性善之性。"文蔚问:"'形色天性'如何?"曰:"此主下文'惟圣人可以践形'而言。"因问:"孔子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亦是言气质之性?"王德修曰:"据某所见,此是孔子为阳货而说。人读论语,多被'子曰'字隔,上下便不接续。"曰:"若如此说,亦是说气质之性。"〔文蔚〕

  犬牛禀气不同,其性亦不同。〔节〕

  问:"犬牛之性与人之性不同,天下如何解有许多性?"曰:"人则有孝悌忠信,犬牛还能事亲孝、事君忠也无?"问:"濂溪作太极图,自太极以至万物化生,只是一个圈子,何尝有异?"曰:"人、物本同,气禀有异,故不同。"又问:"'是万为一,一实万分',又如何说?"曰:"只是一个,只是气质不同。"问:"中庸说:'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何故却将人、物滚作一片说?"曰:"他说'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重声言两"则"字。能尽物之性',初未尝一片说。"〔节〕

  或说告子"生之谓性"章。曰:"说得也是,不须别更去讨说,只是子细看,子细认分数,各有队伍,齐整不紊,始得。今只是恁地说过去,被人诘难,便说不得。知觉运动,人物皆异,而其中却有同处。仁义礼智是同,而其中却有异处。须是子细与看,梳理教有条理。"又曰:"物也有这性,只是禀得来偏了,这性便也随气转了。"又曰:"畜兽禀得昏塞底气。然间或禀得些小清气,便也有明处,只是不多。"〔义刚〕17页,当前第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