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理员日期:2025-04-28人气:3
三月三诗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月三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三春之季,岁惟嘉时。灵雨既零,风以散之。——阮修《上巳会诗》
2、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3、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4、三月三日天气新,杏花飞帘散馀春。但将酩酊酬佳节,何用浮名绊此身。——朱朴《上巳日紫峡山人席上》
5、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西晋·陆机《三月三日诗》
6、流觞曲水,丝竹陶写。——王羲之《兰亭诗》
7、水曲兰芳静,城阴柳絮迟。——明·何景明《三月三日》
8、上巳观花花意秾,今年正与昔年同。——邵雍《上巳观花思友人》
9、肆眺崇阿,寓目高林。——谢万《兰亭诗》
10、绿幄如云护晓寒,倚栏千树忽烂斑。——范成大《上巳日万岁池上呈程咏之提刑》
11、翠袖湘裙映水鲜,踏歌游女各争妍。——袁枚《上巳竹枝词》
12、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13、上巳将过金陵路,落花飞絮满征衣。——吴伟业《上巳将过金陵》
14、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唐·崔颢《上巳》
15、春气侵脾久在床,开门桃李著泥香。牛鸣颇觉西湖近,凤去长怜北榭荒。欲出老人无伴侣,退归诸子解农桑。南邻约卖千竿竹,拄杖穿林看笋长。——宋·苏辙《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其一》
16、上巳风光好放怀。忆君犹未看花回。茂林映带谁家竹,曲水流传第几杯。——辛弃疾《鹧鸪天·上巳风光好放怀》
17、出城已觉近烟村,细草平沙旧烧痕。——查慎行《上巳日同郭三满井》
18、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19、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
20、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李商隐《上巳日》
21、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白居易《三月三日》
22、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23、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许棠《曲江三月三日》
24、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汤显祖《上巳燕至》
25、醉来金谷罚多少,兴到兰亭叙有无。——明·袁宏道《上巳日柬惟长》
26、烟雨清明,烟花上巳。——清·王士禛《踏莎行·秦淮清明》
27、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
28、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巳风光忽斩新。——杨万里《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29、单衣初着下湖天,飞盖相随出郭船。——陆游《上巳书事》
30、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1、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宋·陆游《上巳临川道中》
32、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苏轼《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33、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明·高启《上巳有怀》
34、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廙《兰亭诗》
35、黄尘奔走愧平生,对客犹称旧姓名。——黄溍《三月三日西湖舟中》
36、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唐·白居易《和春深》
37、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清·沈曾植《清平乐》
38、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39、肠断班骓去未还,绣屏深锁凤箫寒。——纳兰性德《浣溪沙·上巳》
40、辽弃燕且捐,千里失亭障。——黄浚《癸酉上巳旧都同人禊集于北海画舫斋》
41、春咏登台,亦有临流。——孙绰《兰亭诗》
42、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沈佺期《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43、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唐·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44、修禊春塘上,谁知物趣深。万花开喜色,众乐出和心。——韩琦《上巳北塘席上》
45、上巳日,人祓禊,曲水东流动日华。——韦应物《上巳日寄樊瓘、樊宗宪兼呈上浙东孟中丞简》
46、一春无况嬾游山,风景依然三月三。十里杨花深似雪,马蹄无路入江南。——仇远《上巳感怀》
47、三月三日春阴天,江头风雨停游船。——高启《上巳有约》
48、樱笋登盘节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刘克庄《上巳》
49、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徐彦伯《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50、去年来此上巳日,今年重来未寒食。——宋·杨万里《过秀溪长句》
1、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2、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
3、花飞与客浑无与,酒好招人只自惭。
4、"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冠带新,每呈美人画中仙。"——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羽书未报江东捷,何日看花到洛阳。
6、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7、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
8、行春莫放一日一,修褉仍逢三月三。
9、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春词》陈允平
10、今年三月三,乐事今古稀。
1、上巳将过金陵路,落花飞絮满征衣。——吴伟业《上巳将过金陵》
2、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3、一春无况嬾游山,风景依然三月三。十里杨花深似雪,马蹄无路入江南。——仇远《上巳感怀》
4、禁园灵沼酿风光,恩许游人入醉乡。——孔武仲《上巳与江梅叔游城西》
5、上巳观花花意秾,今年正与昔年同。——邵雍《上巳观花思友人》
6、莫春祓禊好天气,不到水边流一杯。——王炎《上巳》
7、春咏登台,亦有临流。——孙绰《兰亭诗》
8、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9、南郭同游上巳天,小桥流水碧湾环。海棠婀娜低红袖,杨柳轻盈荡绿烟。——顾太清《鹧鸪天·上巳同夫子游丰台》
10、春偷减,赊无计。怪非雨。——非晴天气。梁清标《金凤钩·其二·上巳》
11、春气侵脾久在床,开门桃李著泥香。牛鸣颇觉西湖近,凤去长怜北榭荒。欲出老人无伴侣,退归诸子解农桑。南邻约卖千竿竹,拄杖穿林看笋长。——宋·苏辙《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其一》
12、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西晋·陆机《三月三日诗》
13、辽弃燕且捐,千里失亭障。——黄浚《癸酉上巳旧都同人禊集于北海画舫斋》
14、薄暮公卿至,微风箫管频。——张籍《上巳日》
15、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沈佺期《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16、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汤显祖《上巳燕至》
17、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18、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徐彦伯《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19、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20、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苏轼《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21、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唐·元稹《三泉驿》
22、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唐·崔颢《上巳》
23、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廙《兰亭诗》
24、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唐·白居易《三月三日怀微之》
25、永和风景今犹昔,觞咏追随迹已陈。——文徵明《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
26、绿幄如云护晓寒,倚栏千树忽烂斑。——范成大《上巳日万岁池上呈程咏之提刑》
27、修禊春塘上,谁知物趣深。万花开喜色,众乐出和心。——韩琦《上巳北塘席上》
28、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巳风光忽斩新。——杨万里《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29、芳草垂扬水底天,半晴半雨作春妍。幅巾道服篷船坐,不是诗仙即酒仙。——方岳《上巳游显亲寺题其壁》
30、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3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
32、烟雨清明,烟花上巳。——清·王士禛《踏莎行·秦淮清明》
33、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
34、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李商隐《上巳日》
35、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宋·陆游《上巳临川道中》
36、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37、肠断班骓去未还,绣屏深锁凤箫寒。——纳兰性德《浣溪沙·上巳》
38、流觞曲水,丝竹陶写。——王羲之《兰亭诗》
39、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40、黄尘奔走愧平生,对客犹称旧姓名。——黄溍《三月三日西湖舟中》
41、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
42、上巳日,人祓禊,曲水东流动日华。——韦应物《上巳日寄樊瓘、樊宗宪兼呈上浙东孟中丞简》
43、三月三日天气新,杏花飞帘散馀春。但将酩酊酬佳节,何用浮名绊此身。——朱朴《上巳日紫峡山人席上》
44、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白居易《三月三日》
45、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清·沈曾植《清平乐》
46、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明·高启《上巳有怀》
47、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48、水曲兰芳静,城阴柳絮迟。——明·何景明《三月三日》
49、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50、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谢安《兰亭诗》
51、醉来金谷罚多少,兴到兰亭叙有无。——明·袁宏道《上巳日柬惟长》
52、风清碧落,云拂飞鸢翼。——吴金水《淡黄柳·辛卯上巳素涛阁茗坐论词》
53、翠袖湘裙映水鲜,踏歌游女各争妍。——袁枚《上巳竹枝词》
54、单衣初着下湖天,飞盖相随出郭船。——陆游《上巳书事》
55、肆眺崇阿,寓目高林。——谢万《兰亭诗》
56、上巳风光好放怀。忆君犹未看花回。茂林映带谁家竹,曲水流传第几杯。——辛弃疾《鹧鸪天·上巳风光好放怀》
57、桃花三月晚,流觞三日缓。——李春辉《上巳节题咏》
58、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唐·白居易《和春深》
59、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唐·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60、诸子自修禊,怜予独远行。——方仁渊《上巳日别香麓诸子》
61、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62、三春之季,岁惟嘉时。灵雨既零,风以散之。——阮修《上巳会诗》
63、樱笋登盘节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刘克庄《上巳》
64、出城已觉近烟村,细草平沙旧烧痕。——查慎行《上巳日同郭三满井》
65、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唐·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66、江南上巳多风雨,草色空濛似画屏。——陈子龙《上巳城南雨中》
67、去年来此上巳日,今年重来未寒食。——宋·杨万里《过秀溪长句》
68、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69、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
70、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清·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
1、上巳日,人祓禊,曲水东流动日华。——韦应物《上巳日寄樊瓘、樊宗宪兼呈上浙东孟中丞简》
2、诸子自修禊,怜予独远行。——方仁渊《上巳日别香麓诸子》
3、三月三日春阴天,江头风雨停游船。——高启《上巳有约》
4、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
5、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巳风光忽斩新。——杨万里《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6、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唐·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7、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8、醉来金谷罚多少,兴到兰亭叙有无。——明·袁宏道《上巳日柬惟长》
9、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西晋·陆机《三月三日诗》
10、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唐·白居易《三月三日怀微之》
11、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清·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
12、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13、永和风景今犹昔,觞咏追随迹已陈。——文徵明《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
14、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15、春咏登台,亦有临流。——孙绰《兰亭诗》
16、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17、江南上巳多风雨,草色空濛似画屏。——陈子龙《上巳城南雨中》
18、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唐·白居易《和春深》
19、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唐·崔颢《上巳》
20、樱笋登盘节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刘克庄《上巳》
21、上巳观花花意秾,今年正与昔年同。——邵雍《上巳观花思友人》
22、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唐·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23、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白居易《三月三日》
24、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李商隐《上巳日》
25、修禊春塘上,谁知物趣深。万花开喜色,众乐出和心。——韩琦《上巳北塘席上》
26、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许棠《曲江三月三日》
27、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28、单衣初着下湖天,飞盖相随出郭船。——陆游《上巳书事》
29、莫春祓禊好天气,不到水边流一杯。——王炎《上巳》
30、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谢安《兰亭诗》
31、翠袖湘裙映水鲜,踏歌游女各争妍。——袁枚《上巳竹枝词》
32、禁园灵沼酿风光,恩许游人入醉乡。——孔武仲《上巳与江梅叔游城西》
33、三月三日天气新,杏花飞帘散馀春。但将酩酊酬佳节,何用浮名绊此身。——朱朴《上巳日紫峡山人席上》
34、肠断班骓去未还,绣屏深锁凤箫寒。——纳兰性德《浣溪沙·上巳》
35、春气侵脾久在床,开门桃李著泥香。牛鸣颇觉西湖近,凤去长怜北榭荒。欲出老人无伴侣,退归诸子解农桑。南邻约卖千竿竹,拄杖穿林看笋长。——宋·苏辙《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其一》
36、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汤显祖《上巳燕至》
37、南郭同游上巳天,小桥流水碧湾环。海棠婀娜低红袖,杨柳轻盈荡绿烟。——顾太清《鹧鸪天·上巳同夫子游丰台》
38、薄暮公卿至,微风箫管频。——张籍《上巳日》
39、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40、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徐彦伯《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41、流觞曲水,丝竹陶写。——王羲之《兰亭诗》
42、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清·沈曾植《清平乐》
43、烟雨清明,烟花上巳。——清·王士禛《踏莎行·秦淮清明》
44、肆眺崇阿,寓目高林。——谢万《兰亭诗》
45、辽弃燕且捐,千里失亭障。——黄浚《癸酉上巳旧都同人禊集于北海画舫斋》
46、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47、出城已觉近烟村,细草平沙旧烧痕。——查慎行《上巳日同郭三满井》
48、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49、桃花三月晚,流觞三日缓。——李春辉《上巳节题咏》
50、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
51、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明·高启《上巳有怀》
52、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唐·元稹《三泉驿》
53、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沈佺期《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54、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55、水曲兰芳静,城阴柳絮迟。——明·何景明《三月三日》
56、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
57、一春无况嬾游山,风景依然三月三。十里杨花深似雪,马蹄无路入江南。——仇远《上巳感怀》
58、绿幄如云护晓寒,倚栏千树忽烂斑。——范成大《上巳日万岁池上呈程咏之提刑》
59、黄尘奔走愧平生,对客犹称旧姓名。——黄溍《三月三日西湖舟中》
60、风清碧落,云拂飞鸢翼。——吴金水《淡黄柳·辛卯上巳素涛阁茗坐论词》
1、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谢安《兰亭诗》
2、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巳风光忽斩新。——杨万里《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
4、上巳将过金陵路,落花飞絮满征衣。——吴伟业《上巳将过金陵》
5、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苏轼《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6、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7、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西晋·陆机《三月三日诗》
8、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9、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宋·陆游《上巳临川道中》
10、流觞曲水,丝竹陶写。——王羲之《兰亭诗》
11、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2、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13、黄尘奔走愧平生,对客犹称旧姓名。——黄溍《三月三日西湖舟中》
14、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15、江南上巳多风雨,草色空濛似画屏。——陈子龙《上巳城南雨中》
16、南郭同游上巳天,小桥流水碧湾环。海棠婀娜低红袖,杨柳轻盈荡绿烟。——顾太清《鹧鸪天·上巳同夫子游丰台》
17、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明·高启《上巳有怀》
18、樱笋登盘节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刘克庄《上巳》
19、芳草垂扬水底天,半晴半雨作春妍。幅巾道服篷船坐,不是诗仙即酒仙。——方岳《上巳游显亲寺题其壁》
20、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唐·元稹《三泉驿》
21、翠袖湘裙映水鲜,踏歌游女各争妍。——袁枚《上巳竹枝词》
22、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清·沈曾植《清平乐》
23、出城已觉近烟村,细草平沙旧烧痕。——查慎行《上巳日同郭三满井》
24、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25、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沈佺期《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26、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唐·崔颢《上巳》
27、莫春祓禊好天气,不到水边流一杯。——王炎《上巳》
28、风清碧落,云拂飞鸢翼。——吴金水《淡黄柳·辛卯上巳素涛阁茗坐论词》
29、三春之季,岁惟嘉时。灵雨既零,风以散之。——阮修《上巳会诗》
30、上巳日,人祓禊,曲水东流动日华。——韦应物《上巳日寄樊瓘、樊宗宪兼呈上浙东孟中丞简》
31、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许棠《曲江三月三日》
32、永和风景今犹昔,觞咏追随迹已陈。——文徵明《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
33、诸子自修禊,怜予独远行。——方仁渊《上巳日别香麓诸子》
34、一春无况嬾游山,风景依然三月三。十里杨花深似雪,马蹄无路入江南。——仇远《上巳感怀》
35、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
36、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清·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
37、三月三日春阴天,江头风雨停游船。——高启《上巳有约》
38、春咏登台,亦有临流。——孙绰《兰亭诗》
39、桃花三月晚,流觞三日缓。——李春辉《上巳节题咏》
40、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41、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徐彦伯《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42、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唐·白居易《和春深》
43、上巳风光好放怀。忆君犹未看花回。茂林映带谁家竹,曲水流传第几杯。——辛弃疾《鹧鸪天·上巳风光好放怀》
44、薄暮公卿至,微风箫管频。——张籍《上巳日》
45、三月三日天气新,杏花飞帘散馀春。但将酩酊酬佳节,何用浮名绊此身。——朱朴《上巳日紫峡山人席上》
46、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47、肆眺崇阿,寓目高林。——谢万《兰亭诗》
48、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唐·白居易《三月三日怀微之》
49、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
50、禁园灵沼酿风光,恩许游人入醉乡。——孔武仲《上巳与江梅叔游城西》
1、时俗常谈已断霜,雨寒翻著絮衣裳。花枝照眼堂堂去,茗椀关心故故香。杨柳稍传莺割据,茅茨敢望燕商量。旧游莫诵兰亭语,自觉中年易感伤。葛天民《上巳呈严叟》
2、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异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张华《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
3、稽亭追往事,睢苑胜前闻。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藉草人留酌,衔花鸟赴群。向来同赏处,惟恨碧林曛。张九龄《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
4、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5、未敢分明赏物华,十年如见梦中花。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刘得仁《上巳日》
6、海棠欲谢绵飞柳。柳丝自拂行人首。上巳是清明。新烟带粥饧。轻阴帘幕冷。闲却秋千影。曲水兴无涯。丽人花半遮。韩淲《菩萨蛮·小词》
7、昔自长淮树去帆,今从燕蓟眺东南。泥沙一命九分九,风雨六年三月三。地下故人那可作,天涯游子竟何堪。便从饿死伤迟暮,面对西山已发惭。文天祥《上巳》
8、心结湘川渚,目散冲霄外。清泉吐翠流,渌骿漂素濑。悠想盼长川,轻澜渺如带。庾阐《三月三日》
9、小桃脱萼柳梢柔,春色无边破客愁。好与永和修故事,一时人物尽风流。李若水《上巳》
10、樱笋登盘节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似曾山阴访修竹,不记水边观丽人。豪饮自怜非少日,俊游亦恐是前身。暮归尚有清狂态,乱插山花满角巾。刘克庄《上巳》
11、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鸟避连云幄,鱼惊远浪尘。如何当此节,独自作愁人。许棠《曲江三月三日》
12、圣祖发神谋,灵符叶帝求。一人光锡命,万国荷时休。雷解圜丘毕,云需曲水游。岸花迎步辇,仙仗拥行舟。睿藻天中降,恩波海外流。小臣同品物,陪此乐皇猷。赵良器《三月三日曲江侍宴》
13、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陈允平《春词》
14、轻舸趣不已,东风吹绿蘋。欲看梅市雪,知赏柳家春。别意倾吴醑,芳声动越人。山阴三月会,内史得嘉宾。皎然《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
15、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王勃《仲春郊外》
16、昨日清明,今朝上巳。莺花著意催春事。东风不管倦游人,一起吹过城南寺。沂水行歌,兰亭修禊。韶光曾见风流士。而今临水漫含情,暮云目断空迢递。秦观《踏莎行·上巳日遇华严寺》
17、钟陵暮春月,飞观延群英。晨霞耀中轩,满席罗金琼。持杯凝远睇,触物结幽情。树色参差绿,湖光潋滟明。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徒记山阴兴,祓禊乃为荣。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
18、修禊节。晋人风味终然别。终然别。当时宾主,至今清绝。等闲写就兰亭帖。岂知留与人闲说。人闲说。永和之岁,暮春之月。刘克庄《忆秦娥·上巳》
19、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花低羞艳妓,莺散让清歌。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白居易《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
20、软翠冠儿簇海棠,砑罗衫子绣丁香。闲来水上踏青阳。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洪翼《浣溪沙·上巳》
21、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22、寻芳自是少闲身,世故纷纷更咈人。一筹小园初韭脆,三杯荒舍晚醅新。云藏柳叶裁难断,月入梨花辨不真。每岁海棠时候近,今年寒重殿余春。舒岳祥《三月三日欲过小园闻海棠未开翦韭独酌有怀》
23、往来定是一年一,时节长逢三月三。天气未佳宜且住,树犹如此我何堪。花飞与客浑无与,酒好招人只自惭。安得惠风和畅景,与君方櫂看淮南。王阮《上巳日雁叉阻风呈宋彦起一首》
24、朝来一雨快阴晴,东郊百鸟间关鸣。受风柳条不自惜,蘸水桃花可怜生。不见山阴兰亭集,况乃长安丽人行。东西南北俱为客,且送江头返照明。赵蕃《上巳》
25、三月又三日,上巳复清明。问君几许,高兴儿女队中行。数点洗尘芳雨,一脉养花天气,信马出郊坰。年少五陵子,金弹惹流莺。过油璧,低粉面,按银筝。管弦丝竹,何限应自胜兰亭。共酌几杯春醑,也插一枝杨柳,归袖任纵横。听取九门钥,隐隐下西清。王世贞《水调歌头·上巳日》
26、檐溜潺潺朝复暮。燕子衔泥,穿幕来还去。素锦青袍知有处。花光草色迷汀渚。春不负人人自负。君看流觞,只恁良宵度。厌浥小桃如泣诉。东风莫漫飘红雨。王之道《蝶恋花·和张文伯上巳雨》
1、上巳迂龙驾,中流泛羽觞。酒因朝太子,诗为乐贤王。锦缆方舟渡,琼筵大乐张。风摇垂柳色,花发异林香。野老歌无事,朝臣饮岁芳。皇情被群物,中外洽恩光。——陈希烈《奉和圣制三月三日》
2、万花明曲水,车马动秦川。此日不得意,青春徒少年。晴沙下鸥鹭,幽b生兰荃。向晚积归念,江湖心渺然。——司马扎《上巳日曲江有感》
3、休沐辰良不待晴,径称闲客此闲行。春衫欺雨任教冷,病眼得山元自明。抹黛浓岚围坐晚,揉蓝新渌没篙清。栖鸦未到催归去,想被东风笑薄情。——范成大《次韵韩无咎右司上巳泛湖》
4、三月初三寒食雨,春光黯淡似秋光。羽书未报江东捷,何日看花到洛阳。——释行海《三月三日寒食》
5、似惜残红未放稀,佳人怯试薄罗衣。桃花水涨冰犹凝,燕子泥融雪更飞。老去寻芳元自懒,病来吹霎不如归。常嫌禊帖书清朗,尔许奇寒可浴沂。——方回《久苦春寒三月三日戏作俳体》
6、寒沙日午雾犹含,萧瑟风光三月三。扑地柳花新燕子,不由人不忆江南。——王微《忆江南》
7、草堂寂历自禅居,山下春光正祓除。邻犬人归纤月后,木鱼风落妙香初。萧疏远岫云林画,映带清流内史书。乘兴寻师相赏处,笔床经案独踌躇。——程嘉燧《三月三日泊虞山下步寻等慈师不遇》
8、上巳清明都过了,客愁惟有心知。子规昨夜忽催归。驿程那复记,魂梦已先飞。回首故园花与柳,枝枝叶叶相思。归来拚得典春衣。绿阴幽远处,不管尽情啼。——黄机《临江仙》
9、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元稹《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10、春归未把归期卜。薄落津头空碧玉。轻桡何处泛兰桨,寒食看看将百六。飘红片片依残绿。燕蝶劳劳忙不足。小窗醉酒惜芳辰,梦绕家山山一曲。——李元鼎《玉楼春·上巳和韵》
11、软翠冠儿簇海棠。砑罗衫子绣丁香。闲来芳径踏青阳。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洪翼《浣溪沙·上巳》
12、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更可过。处处艺兰春浦绿,萋萋藉草远山多。壶觞须就陶彭泽,时俗犹传晋永和。更使轻桡徐转去,微风落日水增波。——皇甫冉《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亭泛舟》
13、排比新声接旧欢,重门初燕语春寒。心知日暮能留客,明月西园是建安。——汤显祖《口占奉期建安三月三》
14、桃溪喷火柳拖烟,如豆青梅已半酸。燕子怯春归未得,一帘风雨杏花寒。——华岳《矮斋杂咏·上巳》
15、横浦堂前举一卮,古榕阴下坐多时。连朝好雨千山涧,昨夜新秋一叶知。梅岭乡来逢行者,兰亭今日又羲之。家声不坠风流在,如见初寮说好诗。——戴复古《南安王使君领客湛泉流觞曲水》
16、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17、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刘宪《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18、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仙龙媒下,神皋凤跸留。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19、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行乐光辉寒食借,太平歌舞晚春饶。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坐见司空扫西第,看君侍从落花朝。——沈缙凇逗蜕纤攘秤谢尘┞濉nbsp;
20、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徐彦伯《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21、软翠冠儿簇海棠,砑罗衫子绣丁香。闲来水上踏青阳。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杨基《浣溪沙·上巳》
22、三月吾乡三日盛,一春盛事一时传。山花迎笑探芳骑,水鸟惊飞张乐船。今对清樽看细雨,更搔短发数流年。曲江芜没不堪觑,那复丽人来水边。——强至《长安上巳日对雨忆杭州》
23、山半飞泉鸣玉,回波倒卷粼粼。解巾聊濯十年尘。青山应却怪,此段久无人。行乐应须贤太守,风光过眼逡巡。不辞常作坐中宾。只愁花解笑,衰鬓不宜春。——叶梦得《临江仙·癸卯次葛鲁卿法华山曲水劝酒》
24、单衣初著下湖天,飞盖相随出郭船。得雨人人喜秧信,祈蚕户户a神钱。黄鸡煮无停筋,青韭淹欲堕涎。丞相传闻又三押,衡茅未改日高眠。——陆游《上巳书事》
25、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白居易《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26、万程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州。仙龙媒下,神皋凤跸留。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27、鉴江江上望,莫拟是山阴。元巳风光满,春流烟翠深。芳辰娱事,兰气见同心。共约乘槎去,天香若可寻。——陈迪祥《上巳泛江采兰》
28、水际丛兰碧,香风两岸闻。褰芳修罢,欲荐云中君。——邓云霄《上巳执兰》
1、一春无况嬾游山,风景依然三月三。十里杨花深似雪,马蹄无路入江南。——仇远《上巳感怀》
2、三月三日天气新,杏花飞帘散馀春。但将酩酊酬佳节,何用浮名绊此身。——朱朴《上巳日紫峡山人席上》
3、南郭同游上巳天,小桥流水碧湾环。海棠婀娜低红袖,杨柳轻盈荡绿烟。——顾太清《鹧鸪天·上巳同夫子游丰台》
4、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5、上巳将过金陵路,落花飞絮满征衣。——吴伟业《上巳将过金陵》
6、芳草垂扬水底天,半晴半雨作春妍。幅巾道服篷船坐,不是诗仙即酒仙。——方岳《上巳游显亲寺题其壁》
7、修禊春塘上,谁知物趣深。万花开喜色,众乐出和心。——韩琦《上巳北塘席上》
8、辽弃燕且捐,千里失亭障。——黄浚《癸酉上巳旧都同人禊集于北海画舫斋》
9、桃花三月晚,流觞三日缓。——李春辉《上巳节题咏》
10、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唐·白居易《三月三日怀微之》
1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
12、上巳观花花意秾,今年正与昔年同。——邵雍《上巳观花思友人》
13、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14、绿幄如云护晓寒,倚栏千树忽烂斑。——范成大《上巳日万岁池上呈程咏之提刑》
15、薄暮公卿至,微风箫管频。——张籍《上巳日》
16、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
17、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唐·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18、春偷减,赊无计。怪非雨。——非晴天气。梁清标《金凤钩·其二·上巳》
19、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许棠《曲江三月三日》
20、单衣初着下湖天,飞盖相随出郭船。——陆游《上巳书事》
21、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22、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唐·元稹《三泉驿》
23、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西晋·陆机《三月三日诗》
24、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
25、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明·高启《上巳有怀》
26、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清·沈曾植《清平乐》
27、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唐·崔颢《上巳》
28、樱笋登盘节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刘克庄《上巳》
29、去年来此上巳日,今年重来未寒食。——宋·杨万里《过秀溪长句》
30、出城已觉近烟村,细草平沙旧烧痕。——查慎行《上巳日同郭三满井》
31、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32、翠袖湘裙映水鲜,踏歌游女各争妍。——袁枚《上巳竹枝词》
33、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34、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唐·白居易《和春深》
35、莫春祓禊好天气,不到水边流一杯。——王炎《上巳》
36、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唐·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37、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谢安《兰亭诗》
38、上巳日,人祓禊,曲水东流动日华。——韦应物《上巳日寄樊瓘、樊宗宪兼呈上浙东孟中丞简》
39、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苏轼《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40、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41、诸子自修禊,怜予独远行。——方仁渊《上巳日别香麓诸子》
42、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43、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徐彦伯《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44、江南上巳多风雨,草色空濛似画屏。——陈子龙《上巳城南雨中》
4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
46、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47、黄尘奔走愧平生,对客犹称旧姓名。——黄溍《三月三日西湖舟中》
48、三春之季,岁惟嘉时。灵雨既零,风以散之。——阮修《上巳会诗》
49、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50、醉来金谷罚多少,兴到兰亭叙有无。——明·袁宏道《上巳日柬惟长》
1、三月初三寒食鱼,春光黯淡似秋光。
2、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3、张说的《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凤凰楼下对天泉,鹦鹉洲中匝管弦。旧识平阳佳丽地,今逢上巳盛明年。舟将水动千寻日,幕共林横两岸烟。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
4、杜甫的诗《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5、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春词》陈允平
6、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
7、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
8、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9、三月初三寒食雨,春光黯淡似秋光。
10、今年三月三,乐事今古稀。
11、行春莫放一日一,修褉仍逢三月三。
12、风和日丽三月三,五彩风筝飞满天。广场人流自徜徉,仰望空中见奇观。
13、"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冠带新,每呈美人画中仙。"——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4、三月三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节日之一。
15、有很多关于三月三的诗句,比如“三月三,天气新,长河落日圆”,“三月三,花光乱扑,红波缤纷不待追”等等。
16、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17、三月三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也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团结日之一,每年的这一天,各族人民都相聚在一起,欢庆团圆,展示各自的民族文化,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馨和谐。
18、三月三的九曲池畔,细嫩的柳条随风飘扬。前来游春的士人很多,车马如云,踏起的尘土直扑鼻子,弄脏了游人美丽的春衫。
19、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1、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唐·白居易《和春深》
2、春气侵脾久在床,开门桃李著泥香。牛鸣颇觉西湖近,凤去长怜北榭荒。欲出老人无伴侣,退归诸子解农桑。南邻约卖千竿竹,拄杖穿林看笋长。——宋·苏辙《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其一》
3、一春无况嬾游山,风景依然三月三。十里杨花深似雪,马蹄无路入江南。——仇远《上巳感怀》
4、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徐彦伯《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5、单衣初着下湖天,飞盖相随出郭船。——陆游《上巳书事》
6、绿幄如云护晓寒,倚栏千树忽烂斑。——范成大《上巳日万岁池上呈程咏之提刑》
7、三月三日天气新,杏花飞帘散馀春。但将酩酊酬佳节,何用浮名绊此身。——朱朴《上巳日紫峡山人席上》
8、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唐·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9、薄暮公卿至,微风箫管频。——张籍《上巳日》
10、翠袖湘裙映水鲜,踏歌游女各争妍。——袁枚《上巳竹枝词》
11、醉来金谷罚多少,兴到兰亭叙有无。——明·袁宏道《上巳日柬惟长》
12、辽弃燕且捐,千里失亭障。——黄浚《癸酉上巳旧都同人禊集于北海画舫斋》
13、春咏登台,亦有临流。——孙绰《兰亭诗》
14、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15、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
16、桃花三月晚,流觞三日缓。——李春辉《上巳节题咏》
17、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许棠《曲江三月三日》
18、诸子自修禊,怜予独远行。——方仁渊《上巳日别香麓诸子》
19、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李商隐《上巳日》
20、樱笋登盘节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刘克庄《上巳》
21、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唐·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22、永和风景今犹昔,觞咏追随迹已陈。——文徵明《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
23、烟雨清明,烟花上巳。——清·王士禛《踏莎行·秦淮清明》
24、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巳风光忽斩新。——杨万里《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25、肠断班骓去未还,绣屏深锁凤箫寒。——纳兰性德《浣溪沙·上巳》
26、黄尘奔走愧平生,对客犹称旧姓名。——黄溍《三月三日西湖舟中》
27、莫春祓禊好天气,不到水边流一杯。——王炎《上巳》
28、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29、南郭同游上巳天,小桥流水碧湾环。海棠婀娜低红袖,杨柳轻盈荡绿烟。——顾太清《鹧鸪天·上巳同夫子游丰台》
30、江南上巳多风雨,草色空濛似画屏。——陈子龙《上巳城南雨中》
31、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清·沈曾植《清平乐》
32、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汤显祖《上巳燕至》
33、出城已觉近烟村,细草平沙旧烧痕。——查慎行《上巳日同郭三满井》
34、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35、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36、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
37、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宋·陆游《上巳临川道中》
38、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9、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40、水曲兰芳静,城阴柳絮迟。——明·何景明《三月三日》
41、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42、流觞曲水,丝竹陶写。——王羲之《兰亭诗》
43、三月三日春阴天,江头风雨停游船。——高启《上巳有约》
44、上巳将过金陵路,落花飞絮满征衣。——吴伟业《上巳将过金陵》
45、修禊春塘上,谁知物趣深。万花开喜色,众乐出和心。——韩琦《上巳北塘席上》
46、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47、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明·高启《上巳有怀》
48、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唐·崔颢《上巳》
49、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沈佺期《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50、禁园灵沼酿风光,恩许游人入醉乡。——孔武仲《上巳与江梅叔游城西》
51、上巳风光好放怀。忆君犹未看花回。茂林映带谁家竹,曲水流传第几杯。——辛弃疾《鹧鸪天·上巳风光好放怀》
52、上巳日,人祓禊,曲水东流动日华。——韦应物《上巳日寄樊瓘、樊宗宪兼呈上浙东孟中丞简》
53、三春之季,岁惟嘉时。灵雨既零,风以散之。——阮修《上巳会诗》
54、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唐·白居易《三月三日怀微之》
55、风清碧落,云拂飞鸢翼。——吴金水《淡黄柳·辛卯上巳素涛阁茗坐论词》
56、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谢安《兰亭诗》
57、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58、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
59、肆眺崇阿,寓目高林。——谢万《兰亭诗》
60、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西晋·陆机《三月三日诗》
61、去年来此上巳日,今年重来未寒食。——宋·杨万里《过秀溪长句》
62、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
63、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白居易《三月三日》
64、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唐·元稹《三泉驿》
65、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清·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
66、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苏轼《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67、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68、上巳观花花意秾,今年正与昔年同。——邵雍《上巳观花思友人》
69、芳草垂扬水底天,半晴半雨作春妍。幅巾道服篷船坐,不是诗仙即酒仙。——方岳《上巳游显亲寺题其壁》
70、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廙《兰亭诗》
1、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2、烟雨清明,烟花上巳。——清·王士禛《踏莎行·秦淮清明》?
3、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4、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清·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
5、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清·沈曾植《清平乐》
6、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宋·陆游《上巳临川道中》
7、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唐·元稹《三泉驿》
8、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9、醉来金谷罚多少,兴到兰亭叙有无。——明·袁宏道《上巳日柬惟长》
10、去年来此上巳日,今年重来未寒食。——宋·杨万里《过秀溪长句》
11、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唐·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12、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唐·白居易《和春深》
13、水曲兰芳静,城阴柳絮迟。——明·何景明《三月三日》
14、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
15、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唐·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16、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唐·崔颢《上巳》
17、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明·高启《上巳有怀》
18、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
1、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
2、月亮牡丹很明亮。春天世界中的壮观人。
3、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4、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
5、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6、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
7、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8、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9、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
10、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
11、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1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汉乐府。
14、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15、凭人寄将去,三月无报书。——出自唐·元稹《酬乐天书怀见寄》
16、南阳令尹振华镳,三月春风困柳条。——出自北宋·黄庭坚《送彭南阳》
17、《绝句漫兴九首·其五》作者:杜甫朝代:唐唐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译文: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18、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丹阳孟珠歌》孟珠[南北朝]。
19、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20、一时欢呼罢,三月农事休。——出自唐·元稹《竞舟》
21、烟花三月下扬州清明时节雨纷纷
22、《绝句》作者:杜甫朝代: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3、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24、《春日》作者:朱熹朝代:宋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5、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出自唐·崔颢《渭城少年行》
26、黄轩若有问,三月住崆峒。——出自唐·杨炯《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
27、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1、南郭同游上巳天,小桥流水碧湾环。海棠婀娜低红袖,杨柳轻盈荡绿烟。——顾太清《鹧鸪天·上巳同夫子游丰台》
2、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谢安《兰亭诗》
3、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宋·陆游《上巳临川道中》
4、修禊春塘上,谁知物趣深。万花开喜色,众乐出和心。——韩琦《上巳北塘席上》
5、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苏轼《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6、三春之季,岁惟嘉时。灵雨既零,风以散之。——阮修《上巳会诗》
7、禁园灵沼酿风光,恩许游人入醉乡。——孔武仲《上巳与江梅叔游城西》
8、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白居易《三月三日》
9、永和风景今犹昔,觞咏追随迹已陈。——文徵明《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
10、肠断班骓去未还,绣屏深锁凤箫寒。——纳兰性德《浣溪沙·上巳》
11、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
12、桃花三月晚,流觞三日缓。——李春辉《上巳节题咏》
13、出城已觉近烟村,细草平沙旧烧痕。——查慎行《上巳日同郭三满井》
14、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15、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16、水曲兰芳静,城阴柳絮迟。——明·何景明《三月三日》
17、芳草垂扬水底天,半晴半雨作春妍。幅巾道服篷船坐,不是诗仙即酒仙。——方岳《上巳游显亲寺题其壁》
18、诸子自修禊,怜予独远行。——方仁渊《上巳日别香麓诸子》
19、春偷减,赊无计。怪非雨。——非晴天气。梁清标《金凤钩·其二·上巳》
20、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21、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22、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23、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唐·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24、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
25、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清·沈曾植《清平乐》
26、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唐·白居易《和春深》
27、春咏登台,亦有临流。——孙绰《兰亭诗》
28、辽弃燕且捐,千里失亭障。——黄浚《癸酉上巳旧都同人禊集于北海画舫斋》
29、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徐彦伯《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30、流觞曲水,丝竹陶写。——王羲之《兰亭诗》
31、肆眺崇阿,寓目高林。——谢万《兰亭诗》
32、三月三日天气新,杏花飞帘散馀春。但将酩酊酬佳节,何用浮名绊此身。——朱朴《上巳日紫峡山人席上》
33、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廙《兰亭诗》
34、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巳风光忽斩新。——杨万里《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35、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36、单衣初着下湖天,飞盖相随出郭船。——陆游《上巳书事》
37、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唐·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38、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唐·崔颢《上巳》
39、莫春祓禊好天气,不到水边流一杯。——王炎《上巳》
40、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明·高启《上巳有怀》
41、薄暮公卿至,微风箫管频。——张籍《上巳日》
42、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唐·白居易《三月三日怀微之》
43、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44、上巳观花花意秾,今年正与昔年同。——邵雍《上巳观花思友人》
4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46、樱笋登盘节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刘克庄《上巳》
47、绿幄如云护晓寒,倚栏千树忽烂斑。——范成大《上巳日万岁池上呈程咏之提刑》
48、春气侵脾久在床,开门桃李著泥香。牛鸣颇觉西湖近,凤去长怜北榭荒。欲出老人无伴侣,退归诸子解农桑。南邻约卖千竿竹,拄杖穿林看笋长。——宋·苏辙《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其一》
49、上巳风光好放怀。忆君犹未看花回。茂林映带谁家竹,曲水流传第几杯。——辛弃疾《鹧鸪天·上巳风光好放怀》
50、去年来此上巳日,今年重来未寒食。——宋·杨万里《过秀溪长句》
5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
52、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沈佺期《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53、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许棠《曲江三月三日》
54、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清·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
55、风清碧落,云拂飞鸢翼。——吴金水《淡黄柳·辛卯上巳素涛阁茗坐论词》
56、上巳日,人祓禊,曲水东流动日华。——韦应物《上巳日寄樊瓘、樊宗宪兼呈上浙东孟中丞简》
57、一春无况嬾游山,风景依然三月三。十里杨花深似雪,马蹄无路入江南。——仇远《上巳感怀》
58、江南上巳多风雨,草色空濛似画屏。——陈子龙《上巳城南雨中》
59、翠袖湘裙映水鲜,踏歌游女各争妍。——袁枚《上巳竹枝词》
60、醉来金谷罚多少,兴到兰亭叙有无。——明·袁宏道《上巳日柬惟长》
61、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62、三月三日春阴天,江头风雨停游船。——高启《上巳有约》
63、上巳将过金陵路,落花飞絮满征衣。——吴伟业《上巳将过金陵》
64、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
65、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西晋·陆机《三月三日诗》
66、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李商隐《上巳日》
67、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68、黄尘奔走愧平生,对客犹称旧姓名。——黄溍《三月三日西湖舟中》
69、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汤显祖《上巳燕至》
70、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唐·元稹《三泉驿》
1、"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诗酒趁年华,行乐须及春光好。"——刘禹锡《竹枝词·次韵王仲舒集贤院见赠》
2、三月三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节日之一。
3、《三月三日》
4、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唐婉《游园不值·其一》
6、花飞与客浑无与,酒好招人只自惭。
7、往来定是一年一,时节长逢三月三。
8、三月三的诗句主要是围绕着春天和爱情展开,这句诗是以送女友为主题,描绘了柴门边边飞舞的柳絮,表达了爱情的柔情和顺畅。
9、许棠的《曲江三月三日》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鸟避连云幄,鱼惊远浪尘。如何当此节,独自作愁人。2、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3、白居易的《三月三日》,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船。
10、三月三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人们会在此日涂鸦、赛龟等庆祝活动,也是一个表达感情和展现诗意的好机会。
11、忍遣晴光作阴雨,更将急溅涴春衫
12、羽书未报江东捷,何日看花到洛阳。
1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14、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15、今年三月三,乐事今古稀。
16、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17、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18、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苏道味《正月十五夜》
19、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20、三月初三寒食雨,春光黯淡似秋光。
21、三月三,又称上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这个节日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以下是一些与三月三有关的诗句:
22、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23、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24、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
2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6、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27、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
28、风和日丽三月三,五彩风筝飞满天。广场人流自徜徉,仰望空中见奇观。
29、我爱这漫天翻飞的大风车我爱这鸳鸯戏水的绣花鞋我爱这古色古香的“蓝靛色”我爱这情意绵绵的彩绣球我爱这流光溢彩的'三月河更爱这满山情深的三月歌
30、行春莫放一日一,修褉仍逢三月三。
31、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32、《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33、太平天空风筝福,悠然自得舞蹁跹。男女老幼且慢赏,好景细品方知甜。
34、"三五桥边春水流,桃花流水鳜鱼肥。上巳恩深谢圣朝,百年时节汉家归。"——唐代陆龟蒙《上巳日游潭州东岳庙》
35、安得惠风和畅景,与君方櫂看淮南。
36、花儿与少年,风景与欢笑,三月三,民族团结高歌!这句诗描绘了三月三这一重要的民族团结日的美好景象和欢乐氛围,让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谐。
37、以上仅是少数与三月三相关的诗句,不同朝代、不同诗人的作品风格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38、例如在江南地区,三月三时人们会赏樱花吃桃,因此江南地区的诗句可能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3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
40、三月初三寒食鱼,春光黯淡似秋光。
41、三月三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也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团结日之一,每年的这一天,各族人民都相聚在一起,欢庆团圆,展示各自的民族文化,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馨和谐。
42、宋·杨万里
4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杜甫《江南春·淡蕊轻舟已过岸》
4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5、《上巳日雁叉阻风呈宋彦起一首》
46、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47、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48、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壮志难酬,于是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心情愉悦写下此诗。
49、"过屈原祠舟楫云,南朝群芳正旦新。西园草色悠悠在,岸上行人有橹声。"——唐代李白《过巫山顶上驿楼侍人时人话为巫山一段亲》
50、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5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2、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53、送女友柴门外,古道边边柳絮飞。
54、张说的《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凤凰楼下对天泉,鹦鹉洲中匝管弦。旧识平阳佳丽地,今逢上巳盛明年。舟将水动千寻日,幕共林横两岸烟。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
55、"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冠带新,每呈美人画中仙。"——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57、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58、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59、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春词》陈允平
60、三月三的九曲池畔,细嫩的柳条随风飘扬。前来游春的士人很多,车马如云,踏起的尘土直扑鼻子,弄脏了游人美丽的春衫。
61、唐·杜甫
62、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63、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64、天气未佳宜且住,树犹如此我何堪。
6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6、想到清代高鼎的《村居》
67、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春景:在杨柳春风吹拂下,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而这美景中最动人的当属那画桥旁的芳草地,一双燕子飞回来了,它们在这片草地上筑巢安家,春光中十二座红楼绚丽多彩。
68、"天色渐晚,小船儿慢划。点点烛光,阑风夜雨后。欲过重阳上巳,高阳坐上闲谈,离人陌上无情,不知又是几年。"——清代纳兰性德《齐天乐·上巳献策》
69、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70、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
71、"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陶渊明《桃花源记》
72、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73、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74、值得一提的是,三月三在各地的风俗习惯也非常不同,因此不同地区的诗句也会存在较大差异。
75、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宋朝姜白石
76、"急管繁弦,潮湿花笺,一曲东篱,一撇飞燕。玉浆珠翠,清香尽蘸,上巳细雨齐飘,才销凝脂,又轻粉蝶。"——宋代辛弃疾《满江红·游春告怀》
77、这使我常常梦见故乡江南,那里的苦笋、鲥鱼味道很鲜美。苏州城笼罩在烟水茫茫之中,晚风轻轻吹来,使人感到很惬意。河汊中的归舟慢慢落下风帆。
78、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79、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80、三月三是传统节日,蟠桃会是其中重要的活动,以下是一些与三月三蟠桃会相关的诗句:
81、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代.
1、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
2、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3、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4、“三月三,走亲戚,妆点楼台月色新。”
5、水流花落任匆忙。
6、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7、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
8、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舟形随转,桥影与虹低。
9、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
10、海棠过雨红初淡,杨柳无风睡正酣。杏烧红桃剪锦草揉蓝,三月三,和气盛东南。
11、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
12、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
13、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14、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
15、子规独抱区区意,血泪交零晓未休。
16、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17、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8、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19、藉草人留酌,衔花鸟赴群。向来同赏处,惟恨碧林曛。
20、曲江三月三日唐—许棠
21、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唐—元稹
22、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
23、斗转春归不自由,韶华已逐水东流。
24、“桃花一簇开三月,不知人间已五更。”
25、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26、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
27、翠幄连云起,香车向道齐。人夸绫步障,马惜锦障泥。
28、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29、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30、正月桥西卖酒家,柳初青眼草初芽。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