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卷六·秦策四
作者:噬念日期:2024-04-05人气:16
导读:卷六秦策四 一 秦取楚汉中章 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公攻秦,虽蓝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而今三
卷六·秦策四
一 秦取楚汉中章
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公攻秦,虽蓝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而今三国之辞(去)[云],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是楚与三国谋出秦兵矣。秦为知之,必不救也。三国疾攻楚,楚必走秦以[告]急;秦愈不敢出,则是我离秦而攻楚也,兵必有功。”
薛公曰:“善。”遂发重使之楚,楚之应之果劝。于是三国并力攻楚,楚果告急于秦,秦遂不敢出兵。大(臣)[胜]有功。
二 薛公入魏而出齐女章
薛公入魏而出齐女。韩春谓秦王曰:“何不取为妻,以齐、秦(劫)[攻]魏,则上党秦之有也。齐、秦合而立负蒭,负蒭立,其母在秦,则魏,秦之县也。已,呡欲以齐、秦劫魏而困薛公,佐欲定其弟,臣请为王因呡与佐也。魏惧而复之,负蒭必以魏殁世事秦。齐女入魏而怨薛公,终以齐奉事王矣。”
三 三国攻秦入函谷章
三国攻秦,入函谷。秦王谓楼缓,曰:“三国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东而讲。”对曰:“割河东大费也,免于国患大利也。此父兄之任也,王何不召公子池而问焉?”
王召公子池而问焉,对曰:“讲亦悔,不讲亦悔。”王曰:“何也?”对曰:“王割河东而讲,三国虽去,王必曰:‘惜矣!三国且去,吾特以三城从之。’此讲之悔也。王不讲,三国入函谷,咸阳必危,王又曰:‘惜矣,吾爱三城而不讲。’此又不讲之悔也。王曰:“钧吾悔也,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而悔也。寡人决讲矣。”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之兵乃退。
四 秦昭王谓左右章
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日韩、魏,孰与始强?”对曰:“弗如也。”王曰:“今之如耳、魏齐孰与孟尝、芒卯之贤?”对曰:“弗如也。”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帅强韩、魏之兵以伐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之若耳、魏齐帅弱韩、魏以攻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
中期推琴[而]对曰:“(三)[王]之料天下过矣。昔者六晋之时,智氏最强,灭破范、中行,帅韩、魏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城不沉者三板耳。智伯出行水,(韩康子)[魏桓子]御,(魏桓子)[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始吾不知水之可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利以灌(安邑)[平阳],绛水利以灌(平阳)[安邑]。’魏桓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桓子)蹑其踵,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矣。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之强,不能过智伯;韩、魏虽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此乃方其用肘、足时也,愿王之勿易也。”
五 楚魏战于陉山章
楚魏战于陉山,魏许秦以上洛,以绝秦于楚。魏战胜,楚败于南阳。秦责赂于魏,魏不与。
营浅谓秦王曰:“王何不谓楚王曰,魏许寡人以地,今战胜,魏王倍寡人也。王何不与寡人遇。魏畏秦、楚之合,必与秦地矣。是魏胜楚而亡地于秦也。是王以魏地德寡人,秦之楚者多资矣。魏弱,若不出地,则王攻其南,寡人绝其西,魏必危。”秦王曰:“善。”以是告楚。
楚王扬言与秦遇,魏王闻之恐,效上洛于秦。
六 楚使者景鲤在秦章
楚使者景鲤在秦,从秦王与魏王遇于境。楚怒。秦(合)[令]周冣为楚王曰:“魏请无与楚遇,而合[齐]于秦,是以[使景]鲤与之遇也。弊邑之于与遇善之,故齐不合也。”楚王因不罪景鲤而德周、秦。
七 楚王使景鲤如秦章
楚王使景鲤如秦。客谓秦王曰:“景鲤,楚王(使景)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不)与不如景鲤(留)[者],是便计也。”秦王乃留景鲤。
景鲤使人说秦王曰:“臣见王之权轻天下,而地不可得也。臣之来使也,闻齐、魏皆且割地以事秦。所以然者,以秦与楚为昆弟国。今大王留臣,是示天下无楚也,齐、魏有何重于孤国也。楚知秦之孤,不与地,而外结交诸侯以图,则社稷必危,不如出臣。”秦王乃出之。
共3页,当前第1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