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嘿你的益达日期:2024-12-03人气:2
邯郸学步读后感(通用4篇)
这一篇文中的燕国少年真是太愚钝了,他竟然放弃了自己原来学会的步法去学习别人的步法,最后不但学不像还失去了自己原来拥有的东西。而我们千万不要像这个少年一样宁愿自己舍去自己的基本传统,生搬硬套的去吸取别人的经验,这样子不仅不能学到别人的优点,反而自己也会丢失许多长处。
我们的身旁还有许多像这样的少年。如果我们想要学也要亲自找人来教学,这样才能拿得出手,否则将会得不偿失。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千万不能硬生生的将别人的好处搬到自己身上,要不然自己会丢掉一些珍贵的东西。
《邯郸学步》这则寓言通过描写燕国少年学邯郸人的步法,结果不仅没学会,还把自己原来的步法给忘了,最后,只能爬回燕国。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模仿要得法,不能生搬硬套这样一个道理。
有一次,我在写练习册,有一道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借了几个同学的抄了。结果,抄得牛头不对马嘴,逗得全组的人都哈哈大笑。这就是生搬硬套。
生活中,也不能生搬硬套。例如,下雨了,马路上积了很多水。这时,如果你径直冲过去,汽车很容易熄火。如果,你绕个弯道过去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今天我读了《邯郸学步》,我才发现,寿陵这个人跟我十分的相似。
《邯郸学步》记述了一个叫寿陵的少年,不愁吃,不愁穿,就是没有自信心,而且还学一样丢一样。最后,他竟然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走路。来到邯郸,他眼花缭乱,不知道学哪个,又忘了自己是怎样走的了,只能爬着回家。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我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最应该做检讨,因为我也是像寿陵这位少年一样的。
我早些年学过绘画,学的是水彩,可是,我学完之后,我又不想学了,因为我还小,又像歇一歇,所以就不学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也又像乒乓球,打了之后,又觉得自己没有天赋,不学了;之后又学了书法……我就是这样唉……
我看了《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故事之后,我才明白,我应该一心一意地去学,不应该三心二意,六神无主。
是不是有些同学和我一样呢?
我觉得寿陵这个人也太心血来潮了,自己本来已学来了本领,可他却丢了旧本领而去学新本领,你说他傻不傻?
我读了这篇成语故事,让我懂得做什么要一心一意,这使我受益一生。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叫《邯郸学步》。我读得文中的青年 人很笨,很可笑。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战国时候,燕国寿陵的一个青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很好看,不过路途遥远,赶到了青年人学了几个月,还是学不会。他想,也许是自己习惯了原来的走法,所以学不好,于是他素性对掉了原本的走法,从头学习走路。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要这样,又要那样,把他搞得手足无措。最后,青年人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而且把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特钱已经花光了,不得不回寿陵,只好爬着回去。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文中的青年人真笨,他抛弃了自己的所长,而盲目防他人。这种脱离实际的学习方法,其结果是自己无所适从。最后只好趴着走路了。
读了《邯郸学步》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对待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要结合实际,发扬自己所长,学习他人的优点,做到学以致用。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