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山木

作者:汐若初见日期:2024-03-25人气:16

导读:外篇第二十山木  蘇輿云:“此亦莊徒所記,旨同於人間世,處濁世、避患害之術也。”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 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於山,釋文:“夫子,謂莊子。”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

外篇第二十山木

  蘇輿云:“此亦莊徒所記,旨同於人間世,處濁世、避患害之術也。”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 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於山,釋文:“夫子,謂莊子。”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釋文:“烹,普彭反,煮也。”王念孫云:“呂覽必己篇作‘令豎子為殺雁饗之'。據此,烹當作亨,即饗也。古書享作饗,烹亦作亨,故釋文誤讀為烹,今本遂改亨為烹。因元文作亨,故陸音普彭反,若作烹,則無須音注矣。”案:雁即鵝。說文:“鵝,雁也。”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明日,弟子問于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 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宣云:“處世亦可謂近似,然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心乎道德,則不必言材與不材矣。無譽無訾,成云:“訾,毀。”一龍一蛇,或龍見,或蛇蟄。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成云:“何肯偏滯而專為一物!”一上一下,以和為量,俞云:“此本作‘一下一上',上與量為韻;今作‘一上一下',失其韻矣。古書往往倒文協韻,後人不知而誤改者甚多。此與秋水篇‘無東無西'同。”浮游乎萬物之祖;宣云:“未始有物之先。”物物而不物於物,視外物為世之一物,而我不為外物之所物。則胡可得而累邪!此黃帝、神農〔一〕之法則也。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人類之相傳。則不然。合則離,成則毀,有合、成,即有離、毀。廉則挫,有廉隅則被挫傷。釋文亦作“銼”,即嶢嶢易缺之義。尊則議, 俞云:“議讀為俄。詩賓之初筵箋:‘ 俄,傾貌。'謂崇高必傾側。古書俄字,或以議為之,或以儀為之,或以義為之。管子法禁篇‘法制不議,則民不相私',議亦俄也,謂法制不傾袤也。”有為則虧,賢則謀,成云:“賢以志高,為人所謀。”不肖則欺,以上言世事如此。胡可得而必乎哉?不能免累。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鄉乎!”釋文:“鄉,如字,亦音許亮反。”

  〔一〕“黃帝、神農”,集釋本作“ 神農、黃帝”。

  市南宜僚見魯侯,釋文:“左傳:‘市南有熊宜僚,楚人也。'”俞云:“淮南主術訓高注:‘宜遼,姓也,名熊。'疑名姓字互誤。”魯侯有憂色。市南子曰:“君有憂色,何也?”魯侯曰: “吾學先王之道,修先君之業,吾敬鬼尊賢,親而行之,無須臾離居,釋文:“崔本無離字。 ”俞云:“崔本是也。呂覽慎人篇‘胼胝不居',高注訓居為止。無須臾居者,無須臾止也。”然不免於患,吾是以憂。”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術淺矣。夫豐狐文豹,棲于山林,伏於岩穴,靜也;夜行晝居,戒也;雖饑渴隱約,隱約,潛藏也。猶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司馬云:“胥,須也。”蘇輿云:“ 旦當作且。”案:狐豹求食,何必待旦?蘇說是也。成云:“旦,明也。”則字訛已久。宣云:“疏,遠也。言獸雖潛藏,猶且須遠于江湖無人之地而求飲食,此其處所一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羅機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為之災也。今魯國獨非君之皮邪?吾願君刳形去皮,灑心去欲,而游于無人之野。南越有邑焉,名為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與而不求其報;不知義之所適,不知禮之所將;倡狂妄行,成云:“ 倡狂,無心。妄行,混跡也。”乃蹈乎大方;其生可樂,其死可葬。郭云:“言可終始處之。”吾願君去國捐俗,與道相輔而行。”君曰: “彼其道遠而險,又有江山,我無舟車,奈何?”市南子曰:“君無形倨,司馬云:“無倨傲其形。”無留居,司馬云:“無留安其居。”以為舟〔一〕車。”君曰:“彼其道幽遠而無人,吾誰與為鄰?吾無糧,我無食,釋文:“ 我,一本作餓。”安得而至焉?”市南子曰:“少君之費,寡君之欲,雖無糧而乃足。郭云:“所謂知足則無所不足也。” 君其涉于江而浮於海,望之而不見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窮。宣云:“獨往深造如此。” 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宣云:“人不相及。”君自此遠矣。郭云: “超然獨立於萬物之上也。”故有人者累,郭云:“有之以為己私也。”見有於人者憂。郭云:“為人所役用也。”故堯非有人,宣云:“有天下而不與。”非見有於人也。宣云:“忘帝力于何有。”吾願去君之累,除君之憂,而獨與道游于大莫之國。大莫,猶廣莫。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釋文:“惼,爾雅云:‘急也。 '”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其口開翕。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以此故也。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3页,当前第1123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