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鸡哥日期:2024-04-01人气:19
汉语专业毕业设计:交互式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单向传输知识的传统的讲演式课堂教学容易造成学习的被动和高分低能现象。对此,以问题为本的学习(pbl)起到了一定的改进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倡导从学习者出发和加强问答的教学。探索和实践经验表明,开展交互式的课堂教学,以问题为引导,增强了课堂的交互功能,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把握了教学进程,突出了教学要点,加强了能力培养。从实际出发的交互式课堂教学大有可为。
【关键词】 交互式方法、课堂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js-s265()创刊号-0048-004
study and practice on interactive-engagement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liang jun
(sanjiang university,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jiangsu,nanjing, 210012)
abstract: the tradition lecture transmits knowledge messages in a single direction. it is easy to land the students in a passive position and bring some of them about “high score and low ability”. the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have changed the case partly. this paper applies the learn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to practice. every student is a principal part of his learning and the lecture start in all case from them. increasing interactive questions in class are proposed. both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show that, by means of the interactive-engagement method with pbl, the interactive function in classroom is enhanced, learning desire of students is aroused, teaching progress is easily held and main points of knowledge taught are highlighted and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is developed. the interactive-engagement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lassroom from practice is most valuable.
keywords interactive-engagement methods,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practice on of teaching
应届生考研取得高分,复试却表现不佳的现象已经不足为奇。这种“高分低能”现象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关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美国massachusetts大学一项研究表明,训练良好,能正确答题的物理系学生在要求解决与课本略有不同的问题时,却对熟记在心的公式符号所表征的概念关系感到困惑不解[1]。哈佛大学的一次抽测发现,毕业生对几年前所学内容的遗忘率高达90%,进一步调查还发现,学校的教学脱离了未来的工作实际[2]。多年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已经使得人们对传统课程重知识传递,轻能力培养;重书本,轻社会生活实际的弊端达成了共识。国外的改革经验也表明,课程目标要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8]。因此,“高分低能”被我们锁定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一、交互式课堂教学的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讲演、讨论和问答三种[3]、[4]。讲演式的教学方法最适于“大组”教学,在“传输式”的学习观下,这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被认为效率最高而在高等教育中保存了两千多年[3]。课堂上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传授教材上的知识,学生作课堂笔记进行“语言编码”的教学模式被公认是天经地义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个弊端,就是信息的接受是被动的,而且对学习主体的精确把握无从谈起,容易照本宣科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与讲授法相对应的是讨论法和问答法。讨论法显然比较适宜于“小组”教学,相比之下问答法更适合于“两人组” [3]或个别教学。问答式教学法因为便于教学对象的精确把握,但效率方面似乎不如讲演法而被机械认为不适宜于大组教学。
一般地,对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
第一条道路是从最流行的教育理论出发,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再通过反复的教学实践,来检验和评价最终的教学效果。
中国台湾的一项教学改革实践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5]。当前最流行的教育理论是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1、3~7]。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己过去的既有知识与经验,以阐释新引进的科学概念。这种理论注重学习中的互动,强调课堂上提供问答式的交互式(或互动式)教学法(interactive-engagement methods),以激励学生动脑筋思考及检验教学目的的达成[5]。然而,受到建构主义不同流派的影响,这项实践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上似乎出现了问题。按照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的观点,小组讨论在交互式的课堂教学中被过分夸大,结果是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惨遭失败。调查表明,八个教授中有七个都认为小组讨论虽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但受学生水平和学时的限制而滞碍难行。调查还表明,比起小组讨论方式,学生更关心是否在学习内容上增加了更多的生活实例[5]。共3页,当前第1页123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