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官府鲁菜

作者:大鹏日期:2024-06-27人气:15

导读:  从文化脉络上看,“官府鲁菜”所依附的文化背景是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中原文化的骨架则是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其核心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就是“和”。因此,“官府鲁菜”的文化表象,正如雄伟而博大的泰山,厚重淳朴,又如浑厚而壮阔的黄河,源远流长。官府鲁

  从文化脉络上看,“官府鲁菜”所依附的文化背景是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中原文化的骨架则是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其核心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就是“和”。因此,“官府鲁菜”的文化表象,正如雄伟而博大的泰山,厚重淳朴,又如浑厚而壮阔的黄河,源远流长。官府鲁菜有着礼仪之邦气质。又承袭了宫廷官府饮膳传统的格调,所体现的正是儒家文化所追求的。

  官府菜之所以与众不同,根本一点在于其文化性。起源于昔日深闺大宅中的名厨佳肴,官府菜在原料丰实,工艺精湛的基础上都被赋予了浓郁的文化烙印。袁枚、李渔、张岱……将一道道美食融于一篇篇传世文章,流传至今。在山东省博物馆有两件汉代陶俑便记录了最早的官家厨夫形象。在章丘出土的“治鱼厨俑”,头戴高帽,身着开领便装,袖子高卷,跪坐短足案俎前,左手按住鱼身,右手持刀准备切割,案下有一陶器盛装治鱼剩物,足可见当时备料的考究。而在高唐出土的“切面厨俑”,面团制作动作娴熟,展现了生动的厨艺。可见早在汉代便有“红案”、“白案”的分工,着装与记忆又是如此生动,汉唐的官府菜考究可窥见一斑。

  “家蓄美厨,竞比成风”奠定了官府菜的基础,文人名家的参与则实现了饮食与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