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集解》內篇第七應帝王
作者:女人的用心都不懂日期:2024-03-24人气:25
导读:內篇第七應帝王 郭云:“無心而任乎自化者,應為帝王也。” 齧缺問于王倪,四問而四不知。見齊物論。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釋文:“屍子云:‘蒲衣八歲,舜讓以天下。'崔云:‘ 即被衣,王倪之師也。'淮南子曰:‘齧缺問道於被衣。'”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
內篇第七應帝王
郭云:“無心而任乎自化者,應為帝王也。”
齧缺問于王倪,四問而四不知。見齊物論。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釋文:“屍子云:‘蒲衣八歲,舜讓以天下。'崔云:‘ 即被衣,王倪之師也。'淮南子曰:‘齧缺問道於被衣。'”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而,汝。有虞氏不及泰氏。成云: “泰氏,即太昊伏羲也。”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一〕始出於非人。崔云:“懷仁心以結人也。”宣云:“非人者,物也。有心要人,猶擊於物,是未能超出於物之外。”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於,司馬云:“徐徐,安穩貌。于於,無所知貌。”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成云:“或馬或牛,隨人呼召。”其知情信,成云:“率其真知,情無虛矯。”其德甚真,郭云:“任其自得,故無偽。”而未始入於非人。” 宣云:“渾同自然,毫無物累,未始陷入於物之中。”
〔一〕“未”原作“非”,據集釋本改。
肩吾見狂接輿。狂接輿曰:“日中始何以語女? ”李云:“日中始,人姓名,賢者也。 ”崔本無“日”字,云:“中始,賢人也。”俞云:“ 日,猶言日者也。義見左文七年、襄二十六年、昭七年、十九年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經式義度,司馬雲“出,行也。”王念孫云:“經式義度,皆謂法也。義讀為儀,古字通。” 人孰敢不聽而化諸!”狂接輿曰:“是欺德也。成云:“以己制物,物喪其真,是欺誑之德,非實道。” 其於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涉海而鑿為河。而使□負山也。夫聖人之治〔一〕也,治外乎?用法,是治外也。正而後行,正其性而後行化。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李云:“確,堅也。 ”宣云:“不強人以性之所難為。”且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鑿之患,成云:“矰,網。鼷鼠,小鼠。神丘,社壇。”宣云:“ 物尚有知如此。”而曾二蟲之無知!”曾是人之無知不如二蟲乎!
〔一〕“治”原作“知”,據集釋本改。
天根游于殷陽,崔云:“地名。 ”至蓼水之上,李云:“蓼水,水名。”適遭無名人而問焉,曰:“請問為天下。 ”無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問之不豫也!俞云:“釋詁:‘豫,厭也。'楚詞惜誦‘行婞直而不豫兮',王注:‘豫,厭也。'此怪天根之多問,猶雲何不憚煩也!”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人,偶也,詳大宗師篇。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成云:“莽眇,深遠。”案:謂清虛之氣若鳥然。以出六極之外,成云:“六極,猶六合。 ”而遊無何有之鄉,說見逍遙遊篇。以處壙埌之野。崔云:“壙埌,猶曠蕩也。”汝又何帠以治天下感予之心為? ”帠,徐音藝,未詳何字。崔本作“為 ”,當從之。又複問。無名人曰:“汝游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宣云:“不用我智。”而天下治矣。”
陽子居見老聃曰:成云:“姓陽,字子居。”案:即楊朱,見寓言篇注。“有人于此,向疾強梁,嚮往敏疾,強幹果決。 物徹疏明,事物洞徹,疏通明達。學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 是于聖人也,胥易技系,勞形怵心者也。言此其學聖人,如胥之易,如技之系,徒役其形心者也。郭慶藩云:“胥徒,民給徭役者。易,治也。胥易,謂胥徒供役治事。技系,若王制‘凡執技以事上者,不貳事,不移官',是為技所系也。”且也虎豹之文來田,以文致獵。猿狙之便、捷也。執□之狗來藉。司馬云:“ 藉,系也。”案:猴、狗以能致系。二 語亦見天地篇。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陽子居蹴然曰:“敢問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成云:“聖人功成不居,似非己為之。”化貸萬物而民弗恃,宣云:“貸,施也。”成云:“百姓謂不賴君之能。”有莫舉名,宣云:“似有,而無能名。” 使物自喜,成云:“物各自得。 ”立乎不測,宣云:“所存者神。”而游於無有者也。”宣云: “行所無事。”
共3页,当前第1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