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一百九十九 边防十五
作者:姐枫学卟来日期:2024-05-07人气:16
导读:卷一百九十九 边防十五 北狄六 ○突厥下 西突厥大逻便。(木杆可汗之子。)初,木杆与沙钵略可汗有隙,因分为二。(大逻便即阿波可汗。)其国居乌孙之故地,东至突厥国,西至雷翥海,南至疏勒,北至瀚海,在京师西北七千里。自焉耆国西北七日行,至其南庭;自南庭又正
卷一百九十九 边防十五
北狄六
○突厥下
西突厥大逻便。(木杆可汗之子。)初,木杆与沙钵略可汗有隙,因分为二。(大逻便即阿波可汗。)其国居乌孙之故地,东至突厥国,西至雷翥海,南至疏勒,北至瀚海,在京师西北七千里。自焉耆国西北七日行,至其南庭;自南庭又正北八日行,至其北庭。铁勒、龟兹及西域诸国,皆归附之。其人杂有都陆及弩矢毕、葛逻禄、处月、处密、伊吾等诸种。风俗大抵与突厥同,唯言语微异。其官有叶护,有设,有特勤,常以可汗子弟及宗族为之;又有乙斤屈利啜、阎洪达、颉利发、吐屯、俟斤等官,皆代袭其位。
大逻便既为处罗便可汗所擒,其国立鞅素特勤之子,是为泥利可汗。至其子达漫,号泥撅处罗可汗。(即大逻便之种落,与北突厥处罗可汗号同,非一人也。)其母向氏,本中国人,生达漫而泥利卒,而向氏又嫁其弟婆实特勤。隋开皇末,婆实与向氏诣长安。处罗可汗居无常处,然多在乌孙故地。立二小可汗,分统所部。一在石国北,以制诸胡;一居龟兹北,其地名应娑。每五月八日,相聚祭神,岁遣重臣向其先代所居之窟致祭焉。
炀帝大业六年,帝将西讨吐谷浑,遣侍御韦节召处罗会於大斗拔谷,其国人不从,处罗谢使者,辞以故。適会其酋长射匮使求婚,裴矩因奏曰:"处罗不朝,自恃强大。臣请以计弱之,分裂其国,则易制也。射匮者,都六之子,达头之孙,(达头旧为西面可汗,初与沙钵略有隙,遂分为别部,因东可汗雍虞闾死后,自立为步迦可汗。达头死后,其孙射匮微弱,不得为可汗。)代为可汗,君临西面。今闻其失职,附隶於处罗,故遣使来以结援耳。愿厚礼其使,拜为大可汗,突厥势分,两从我矣。"帝从之,遂召其使者,言处罗不顺之意,称射匮有好心,吾将立为大可汗,令发兵诛处罗,然后当为婚也。帝取桃竹白羽箭一枝以赐射匮,因谓之曰:"此事宜速疾如箭也。"使者返,路经处罗,处罗爱箭,将留之,使者谲而得免。射匮闻而大喜,兴兵袭之,处罗大败,弃妻子,将左右数千骑东走,遁於高昌东,保时罗漫山。高昌王麹伯雅上状,帝遣裴矩将向氏亲要左右往晓谕之,遂入朝。诏留其累弱万馀口,令其弟阙达设牧畜会宁郡。
处罗可汗,隋炀帝大业中,与特勤大奈入朝,仍从炀帝征高丽,赐号为曷萨那可汗。遇江都之乱,从宇文化及至河北。化及败,大唐已革命,归京师,封归义郡王。俄贡大珠於高祖,上劳之曰:"珠信为宝,王但赤心,珠无所用。"不受。自处罗朝隋后,射匮遂有其地。处罗既先与始毕有隙,及在京师,始毕遣使请杀之,高祖不许。群臣谏曰:"若不与,则是存一人而失一国也,后必为患。"迟回久之,不得已,乃引曷萨那可汗於内殿,与纵酒,既而送至中书门下省,纵北突厥使杀之。太宗即位,令以礼改葬。
阙达设初居於会宁,有部落三千馀骑。至隋末,自称阙达可汗。武德初,遣使内属,厚加抚慰。寻为李轨所灭。
特勤大奈,隋大业中与曷萨那可汗同归中国。及从炀帝讨辽东,以功授金紫光禄大夫。后分其部落於楼烦。会高祖举兵,大奈率其众以从。隋将桑明和袭义军於饮马泉,诸军多已奔退,大奈将数百骑出明和后,掩其不备,击,大破之,诸军复振。拜光禄大夫。及定京城,以力战功,赏物五千段,赐姓史氏。武德初,从太宗讨薛举,又从平王充、窦建德、刘黑闼,并有殊功。赐宫女三人,杂采万馀段。贞观三年,累迁右武卫大将军、检校丰州都督,封窦国公,实封三百户。十二年卒,赠辅国大将军。
初,曷萨那之朝隋也,为炀帝所留,其国人遂立萨那之叔父射匮为可汗,始开土宇,东至金山,西临西海,自玉门以西诸国皆役属之。遂与北突厥为敌,乃建庭於龟兹北三弥山。寻卒,弟统叶护可汗代立。
统叶护可汗,勇而有谋,善攻战。遂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悉归之,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据旧乌孙之地。又移庭於石国北之千泉。其西域诸国王悉授颉利发,并遣吐屯一人监统之,督其征赋,西戎之盛未有也。
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