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夏小筑:优秀范文写作参考

个人总结| 实习报告| 年度总结| 安全生产总结| 学校教育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公司部门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搜索
分类 古诗手抄报黑板报教学设计学习计划国学经典生活常识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

作者:泪咽却无声日期:2024-05-04人气:12

导读:卷一百九十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上   ○孔绍安 (子祯 孙若思) 袁朗 (弟承序 利贞 孙谊) 贺德仁庾抱 蔡允恭 郑世翼 谢偃 崔信明 张蕴古 刘胤之 (弟子延祐 兄子藏器) 张昌龄 崔行功 孟利贞 董思恭 元思敬 徐齐聃 杜易简 (从祖弟审言) 卢照邻 杨炯 王勃(兄勮 勔) 骆宾王

卷一百九十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上

  ○孔绍安 (子祯 孙若思) 袁朗 (弟承序 利贞 孙谊) 贺德仁庾抱 蔡允恭 郑世翼 谢偃 崔信明 张蕴古 刘胤之 (弟子延祐 兄子藏器) 张昌龄 崔行功 孟利贞 董思恭 元思敬 徐齐聃 杜易简 (从祖弟审言) 卢照邻 杨炯 王勃(兄勮 勔) 骆宾王 邓玄挺

  臣观前代秉笔论文者多矣。莫不宪章《谟》、《诰》,祖述《诗》、《骚》;远宗毛、郑之训论,近鄙班、扬之述作。谓"采采苤諲",独高比兴之源;"湛湛江枫",长擅咏歌之体。殊不知世代有文质,风俗有淳醨;学识有浅深,才性有工拙。昔仲尼演三代之《易》,删诸国之《诗》,非求胜于昔贤,要取名于今代。实以淳朴之时伤质,民俗之语不经,故饰以文言,考之弦诵。然后致远不泥,永代作程,即知是古非今,未为通论。夫执鉴写形,持衡品物,非伯乐不能分驽骥之状,非延陵不能别《雅》、《郑》之音。若空混吹竽之人,即异闻《韶》之叹。近代唯沈隐俟斟酌《二南》,剖陈三变;摅云、渊之抑郁,振潘、陆之风徽。俾律吕和谐,宫商辑洽,不独子建总建安之霸,客儿擅江左之雄。爰及我朝,挺生贤俊,文皇帝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门罗吐凤之才,人擅握蛇之价。靡不发言为论,下笔成文,足以纬俗经邦,岂止雕章缛句。韵谐金奏,词炳丹青,故贞观之风,同乎三代。高宗、天后,尤重详延;天子赋横汾之诗,臣下继柏梁之奏;巍巍济济,辉烁古今。如燕、许之润色王言,吴、陆之铺扬鸿业,元稹、刘贲之对策,王维、杜甫之雕虫,并非肄业使然,自是天机秀绝。若隋珠色泽,无假淬磨,孔玑翠羽,自成华彩,置之文苑,实焕缃图。其间爵位崇高,别为之传。今采孔绍安已下,为《文苑》三篇,凯怀才憔悴之徒,千古见知于作者。

  孔绍安,越州山阴人,陈吏部尚书奂之子。少与兄绍新,俱以文词知名。十三,陈亡入隋,徙居京兆鄠县。闭门读书,诵古文集数十万言,外兄虞世南叹异之。绍新尝谓世南曰:"本朝沦陷,分从湮灭,但见此弟,窃谓家族不亡矣!"时有词人孙万寿,与绍安笃忘年之好,时人称为孙、孔。绍安大业末为监察御史。时高祖为隋讨贼于河东,诏绍安监高祖之军,深见接遇。及高祖受禅,绍安自洛阳间行来奔。高祖见之甚悦,拜内史舍人,赐宅一区、良马两匹、钱米绢布等。时夏侯端亦尝为御史,监高祖军,先绍安归朝,授秘书监。绍安因侍宴,应诏咏《石榴诗》曰:"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时人称之。寻诏撰《梁史》,未成而卒。有文集五卷。

  子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祯曰:"恩宠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祯累迁绛州刺史,封武昌县子。卒,谥曰温。

  子季诩,早知名,官至左补阙。

  绍安孙若思。

  若思孤,母褚氏亲自教训,遂以学行知名。年少时,有人赍褚遂良书迹数卷以遗若思,唯受其一卷。其人曰:"此书当今所重,价比黄金,何不总取?"若思曰:"若价比金宝,此为多矣!"更截去半以还之。明经举,累迁库部郎中。若思常谓人曰:"仕至郎中足矣!"至是持一石止水,置于座右,以示有止足之意。寻迁给事中。

  中宗即位,敬晖、桓彦范等知国政,以若思多识故事,所有改革大事及疑议,多访于若思。再转礼部侍郎,出卫州刺史。先是,诸州别驾,皆以宗室为之,不为刺史致敬,由是多行不法。若思至州,举奏别驾李道钦犯状,请加鞫讯。乃诏别驾于刺史致礼,自若思始也。俄以清白称,加银青光禄大夫,赐绢百匹。历汝州刺史、太子右谕德,封梁郡公。开元十七年卒,谥曰惠。

  袁朗,雍州长安人,陈尚书左仆射枢之子。其先自陈郡仕江左,世为冠族,陈亡徙关中。8页,当前第112345678

Copyright © 2024-2025 夕夏小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豫ICP备2024057237号-1

声明: 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